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蒙巴顿方案”的内容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记住亚洲经济发展的代表性国家如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等,了解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说出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间和结果,解释中东战争和巴以冲突的由来和影响。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二、能力与方法
编制大事年表。例如:战后亚洲民族国家的建立;分地区列举战后亚洲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战后中东和平的艰难进程;结合“巴勒斯坦分治”地图和巴(阿)以冲突图片,学会释读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信息;结合时政资料学习印、巴分治和巴勒斯坦问题,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认识现实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亚洲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认识亚洲民族国家的建立意味着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终结;分析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树立改革开发意识和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认识当今世界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认识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国际争端。
2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在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太少。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根本没安排学习的必要时间,只是在考试来临时,才翻翻书,划划知识点。历史科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单纯考察记忆力的题很少了,因此学生必须在平时通过做一些题来强化理解、运用课本观点,只有如此训练,才能应付开放性考试的能力考察。
学生答题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做材料分析题感到非常吃力,常常地把握不准观点,做出错误判断,导致整题失分,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在一些观点相似或相对立的问题上容易混淆,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不到位;其次,在考试中,学生失分多的还有选择题,这与学生课后看书少,熟悉课本程度不够有关;最后是在材料题上,存在要点把握不全以及书写不规范造成材料题难以拿到高分。
解决措施及今后教学对策:
1.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知识点问题归纳化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地把中考的考点把它以问题的形式归纳出来,为中考做奠基准备的基本工作。
2.坚持以培养分析、判断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向。在课堂上设计时事点评的教学环节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同时在测试中尽量选入一些中考试题,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中考开放式、多元化考察能力的考试题型,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考能力考察的方向,以改变传统的记忆力学习方法,转为注重自己分析、运用能力的培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千方百计挤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巩固练习。初三级学生程度不尽相同,任课老师应该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点的巩固练习
4、努力探索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遗忘较快;学生尚未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深入探究学生心理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大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班级,不同成绩段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循序渐进,触类旁通。
3重点难点
:蒙巴顿方案和印、巴独立;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巴(阿)以冲突和巴勒斯坦问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导入新课:
运用课件播放第五学习主题背景图片“砸碎殖民主义锁链”。
师:这幅图片明确的告诉了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新兴的,亚、非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为国际关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第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是二战以后国际形势的又一显著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
㈠印巴分治(课件展示板书)
师: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巴分治。
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著名的反英斗争
生: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师: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
生: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印度独立。但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两大主要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对印度独立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国大党领导人甘地和尼赫鲁坚持印度的统一和独立,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则坚决要求建立单独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国。同时,印度国内的宗教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加剧。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蒙巴顿的任务就是如何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蒙巴顿到印度后,针对印度的现实情况,放弃了原先的建立印度联邦的方案,在6月3日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一个月后,英国议会通过了这个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斯坦国家和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位;(二)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东巴包括孟加拉和阿萨姆的一部分。印度联邦则由原英属殖民地其余行省组成;(三)在印巴分治前,先解决旁遮普和孟加拉两省的划界问题,但两省是否一分为二由两省立法议会投票决定;(四)印度制宪议会也一分为二,归属各自国家;(五)授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了这一方案。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由于按照宗教原则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故土,投奔各自宗教相同的国家。同时,也在克什米尔土邦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克什米尔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后,当地的穆斯林一直不满意,对南亚次大陆的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948年1月30日,一向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一致的圣雄甘地也因此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身亡。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真纳出任巴基斯坦自治领第一任总督和制宪议会主席。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
㈡亚洲其他地区的独立与发展(课件展示板书)
投影《亚洲政区图》
师:在图中找出二战后,亚洲相续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
生: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
教师总结: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使帝国主义在
亚洲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同时也为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振兴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为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铺平了道路。亚洲各国、各地区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是怎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
㈠印度
师:同学们先阅读教材,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的
主要成就有哪些
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
业体系;在计算机和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成绩斐然。
师:在印度辉煌的发展背后,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巴关系紧张等。而作为邻邦的中国,我们国家与印度在经
济发展上存在哪些相似之处的困难呢
(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中国与印度一样,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
要因素。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粮食、土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
们要认识到人口盲目增长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㈡韩国和新加坡
师:与此同时,在东亚和东南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绩(出示课件)
惊人的江汉之奇————————韩国
神奇的港口之国———————新加坡
亚洲四小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但是,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韩国。在60年代,上述国家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因工资高、劳动力缺乏,地价、物价上涨,致使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依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70年代,它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来源:数理化网]
师: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各国情况不一,原因有异,但从总体上看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政治前提;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蓝图;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等。
三、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战争
(出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视资料)
师:通过这段影片我们知道了在人人呼唤着和平时代的当今世界,战争的
硝烟还弥漫在亚洲的西部一带,血仍在流躺着,是什么阻碍了和平
㈠巴勒斯坦问题(课件展示板书)
(出示巴勒斯坦分治图)
师:通过地图可以看出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生:它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
略位置非常重要。
师:由于巴勒斯坦位置的重要性,围绕它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形成了巴勒斯坦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师:(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总结)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㈡中东战争(课件展示板书)
师:阿、以之间发生的矛盾长期未获得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成为困扰中东
和平的焦点和核心。自以色列立国以来,阿、以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插入〈五次中东战争〉的课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它发动攻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土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教师根据
具体情况做必要补充(理清线索: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
师: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中东战争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师:战争能够解决巴以问题、实现中东和平吗 对解决巴以问题、实现中东和平你有什么建议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
㈠印巴分治(课件展示板书)
师: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巴分治。
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著名的反英斗争
生: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师: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
生: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印度独立。但是,印度独立运动的两大主要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对印度独立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国大党领导人甘地和尼赫鲁坚持印度的统一和独立,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则坚决要求建立单独的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国。同时,印度国内的宗教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加剧。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蒙巴顿的任务就是如何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蒙巴顿到印度后,针对印度的现实情况,放弃了原先的建立印度联邦的方案,在6月3日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一个月后,英国议会通过了这个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一)印度分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印度斯坦国家和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位;(二)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巴基斯坦包括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东巴包括孟加拉和阿萨姆的一部分。印度联邦则由原英属殖民地其余行省组成;(三)在印巴分治前,先解决旁遮普和孟加拉两省的划界问题,但两省是否一分为二由两省立法议会投票决定;(四)印度制宪议会也一分为二,归属各自国家;(五)授予土邦自由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的权利。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接受了这一方案。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由于按照宗教原则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离开故土,投奔各自宗教相同的国家。同时,也在克什米尔土邦等一系列问题上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克什米尔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克什米尔土邦王公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归入印度后,当地的穆斯林一直不满意,对南亚次大陆的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948年1月30日,一向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一致的圣雄甘地也因此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身亡。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真纳出任巴基斯坦自治领第一任总督和制宪议会主席。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
㈡亚洲其他地区的独立与发展(课件展示板书)
投影《亚洲政区图》
师:在图中找出二战后,亚洲相续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
生: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
教师总结: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使帝国主义在
亚洲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同时也为亚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振兴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为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铺平了道路。亚洲各国、各地区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是怎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
㈠印度
师:同学们先阅读教材,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的
主要成就有哪些
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
业体系;在计算机和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领域成绩斐然。
师:在印度辉煌的发展背后,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
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巴关系紧张等。而作为邻邦的中国,我们国家与印度在经
济发展上存在哪些相似之处的困难呢
(指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中国与印度一样,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成为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
要因素。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粮食、土地、水资源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
们要认识到人口盲目增长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㈡韩国和新加坡
师:与此同时,在东亚和东南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绩(出示课件)
惊人的江汉之奇————————韩国
神奇的港口之国———————新加坡
亚洲四小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但是,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韩国。在60年代,上述国家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因工资高、劳动力缺乏,地价、物价上涨,致使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依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70年代,它们的经济就以年增长率超过10%的速度高速发展,不仅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成为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竞争对手,令世界瞩目,被称为“70年代的奇迹”。
师: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各国情况不一,原因有异,但从总体上看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政治前提;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蓝图;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等。
三、巴勒斯坦问题和中东战争
(出示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视资料)
师:通过这段影片我们知道了在人人呼唤着和平时代的当今世界,战争的
硝烟还弥漫在亚洲的西部一带,血仍在流躺着,是什么阻碍了和平
㈠巴勒斯坦问题(课件展示板书)
(出示巴勒斯坦分治图)
师:通过地图可以看出巴勒斯坦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生:它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
略位置非常重要。
师:由于巴勒斯坦位置的重要性,围绕它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
形成了巴勒斯坦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师:(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必要的补充和总结)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㈡中东战争(课件展示板书)
师:阿、以之间发生的矛盾长期未获得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成为困扰中东
和平的焦点和核心。自以色列立国以来,阿、以之间的流血冲突不断。(插入〈五次中东战争〉的课件)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它发动攻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土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教师根据
具体情况做必要补充(理清线索: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
师: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中东战争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师:战争能够解决巴以问题、实现中东和平吗 对解决巴以问题、实现中东和平你有什么建议
21教育网
活动2【活动】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自主学习、小组展示
印度独立的背景 领导人 何时通过什么方式独立 意义
揭开了非洲独立运动序幕的是什么运动
活动3【练习】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1.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指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A.印度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马来西亚
2.印度独立后,实行印巴分治,其中印巴是指
A.印度、巴勒斯坦B.印度、巴基斯坦
C.印度尼西亚、巴勒斯坦D.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
3.印巴之间冲突的根源之一是殖民主义统治,那你知道这个恶果是哪个殖民国家造成的吗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4.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哪展开
A.北非B.西非C.东非D.南非
5.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由于在这一年
A.埃及通过“七月革命”赢得了真正的独立B.在非洲大陆上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C.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D.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6.二次大战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取得独立。对下列国家按独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埃及③印度④古巴⑤纳米比亚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③④C.③④①②⑤D.③①②④⑤
7.二次大战以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取得独立。其中领导印度、埃及和古巴人民获得民族解放的领导人分别是
A.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B.尼赫鲁、卡斯特罗、纳赛尔
C.苏加诺、纳赛尔、卡斯特罗D.尼赫鲁、卡斯特罗、苏加诺
8.“中东不死鸟”终于飞走了。75岁的他带着未竞的事业和遗憾辞世了。……他是一位战士,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衣服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徽章。他是
A.阿拉法特B.拉宾C.艾哈迈德 亚辛D.萨达特
9.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几次战争
A.二次B.三次C.四次D.五次
10.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英法直接派兵参战的是
A.第一次中东战争B.第二次中东战争C.第三次中东战争D.第四次中东战争
11.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首先发起进攻的是
A.第二、三次中东战争B.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C.第三、四次中东战争D.第二、四次中东战争
12.一位宗教信徒说:“耶路撒冷是我们的圣城”。你觉得这个人可能是哪个宗教的信徒
①犹太教②基督教③伊斯兰教④佛教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B.埃及和以色列的冲突
C.大国的争夺D.以色列和叙利亚的冲突
14.对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印巴冲突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
B.巴以冲突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
C.造成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的因素中都包括宗教信仰问题
D.印巴冲突和巴以冲突中的“巴”都是指巴勒斯坦
15.印度第一任共和国总理是()
A.甘地B.提拉克C.尼赫鲁D.纳赛尔
16.一战后,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7.真正让非洲人民扬眉吐气、彻底摆脱五百年来殖民者奴役和压迫的事件是
A.1960年有17个国家先后取得独立B.埃及“七月革命”赢得了真正的独立
C.非洲首先开始了民族解放运动D.纳米比亚取得独立21cnjy.com
活动4【作业】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与振兴
做同步指导第12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