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2 14: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1·cn·jy·com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www.21-cn-jy.com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2·1·c·n·j·y
2学情分析
这时的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三年的历史了,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所以在讲解本课的时候除了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的讲解和阐述,用理论来联系实际。要多培养学生的情感及价值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由学生们日常使用的手机,使用的电脑等引出本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电脑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 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6课《第三次科技革命》21·世纪
教育网
2,整体感知
本节课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
一、认知科技(主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
二、感受科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3.自主学习
主要在课件上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先看书自主完成,叫学生起来回答,完成填空,然后老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及扩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时间
起源地
标志
特点
影响
4.师精讲点拨
(一)认知科技
让学生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和核心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起源地:美国
标志: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征: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帮学生普及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名字、运算速度发明的地方等)
再讲一些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
解释一下克隆技术带来的好处与争议。
(二)知识整合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归纳整合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兴起时间
主要发明
进入的时代
共同影响
启示
(三)反思科技
解释一下克隆技术带来的好处与争议以及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利弊。
(四)课后思考
如何看待克隆技术
(五)课后做作业
同步练习册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世界历史下册比较重要的一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着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21教育网
在讲授的时候需要练习,在发挥作用和影响整个时代的科技进行讲解,这涉及的范围很广,所以在讲的时候由于时间以及知识面的广度问题导致讲授时不是很详细及得体,这以后需要改进。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