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2.2 海陆变迁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上2.2 海陆变迁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12-22 15:1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陆变迁
课题
第二章
第四节
海陆变迁
课时
2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能用实例说明。2、知道“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
重点难点
板块构造学说及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
学习内容
师生随笔
一、感悟新知:自学教材P40-P45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地表形态变化1.列举海陆变迁的事实海


迁实
例证
据海洋→陆地
陆地→海洋2.知识拓展:(1).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促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的内部,它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
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内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内力作用的结果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①地壳运动
地壳在不断运动着,它使地表有的地方隆起或抬升,有的地方凹陷或下沉,从而引起地形的变化和海陆的变迁。②地震
当地壳中的岩体,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或拉伸断裂时,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发生地震。③火山活动
由于地壳运动致使地壳内部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或地壳脆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火山。
(2).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改变地表形态的另一种力,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它们的作用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总是侵蚀地表较高的部分,把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相反,要把高的地方削平,把低的地方填平,使地表趋向平缓。(二)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科学家
,他提出的假说证据是
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三)板块构造学说:1.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可划分为
大板块:





。其中
几乎全部是海洋。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比较稳定,
地带比较活跃。3.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集中在
,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地带。
3.板块张裂处地壳断裂,多形成裂谷和海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的山脉
,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四)火山与地震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于(
)板块的交界地带。3.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处于(
)板块的交界地带。4.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二、探究新知:1.用板块的知识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2.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三、归纳整理:四、达标测评:1.三峡地区发现了三叶虫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这里曾经是海洋,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
B.这里现在又变成了海洋C.这里将来会变成海洋
D.不能说明什么2.地球岩石圈由( )A.六大板块组成 B.七大板块组成
C.三大板块组成 D.四大板块组成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A.板块的上升 B.板块的下降
C.板块的张裂 D.板块的碰撞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说明海洋可变为陆地 B.地震、火山活动可在短时间内改变地形
C.台湾海峡峡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
D.大地非常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5.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国土狭小
B.日本经济发达
C.日本人口太多
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
学教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