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古诗五首》练习
一、古诗积累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 。21cnjy.com
(2)《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 , 。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 。21·cn·jy·com
(4)《望岳》一诗的名句是 , 。
(5)《观沧海》中表现曹操博大胸襟、宏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魄的名句是 , ; , 。
二、课文透析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人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3. 下列对《题破山寺后禅院》理解有误的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4. 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理解中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三、诗歌鉴赏
5.阅读杜甫的二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望岳》的“望”:
《春望》的“望”:
(2)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诗句。(任选一句)
(A)阴阳割昏晓。(B)城春草木深。
选( ) 赏析:
《古诗五首》参考答案
一、古诗积累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课文透析
1. BC 2. D 3. B 4. D
三、诗歌鉴赏
5.(1)《望岳》的“望”:热情赞美泰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2)选(A)赏析:“割”字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阳光切断,泰山南北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选(B)赏析:“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让人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乱流离失所、国家濒于倾覆的深重灾难。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69张PPT)
《古诗五首》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
第一课时
激 趣 导 入
激情导入
古诗是我国古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甚至每一首优秀的古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都是一幅绚丽的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古诗,来体会古诗的无穷魅力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激 趣 导 入
作者名片
激 趣 导 入
作者名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宁西南人),唐代著名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
激 趣 导 入
作者名片
激 趣 导 入
题目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听说。
“左迁”,贬谪。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贱。
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时写了这首诗,并从遥远的地方寄给他。
王昌龄(?-约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激 趣 导 入
作者名片
激 趣 导 入
情景朗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tí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激 趣 导 入
关于体裁
这首诗是属于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
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是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激 趣 导 入
诗句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子规:杜鹃
啼:叫
龙标:借指王昌龄,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
五溪:在今湖南西部,当时属蛮荒之地。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
激 趣 导 入
诗句赏析
李白在诗的首句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为暮春季节。
杨花
子规
飘落
啼叫
飘零流落
离别悲哀
融情于景
激 趣 导 入
诗句赏析
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
作用:直叙其事;
闻道————惊悉
过五溪———被贬谪之远、路之难
流露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挂念
激 趣 导 入
诗意梳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与:给
夜郎: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沅陵县。
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伴着您奔赴夜郎之西。
激 趣 导 入
精读赏析
3-4句重在 ,用了 的修辞手法。
抒情
拟人
“愁心”寄给“明月”———抽象化形象写作特色
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激 趣 导 入
问题探究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少托月寄情的诗句,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为什么能别具一格?
这种托月相送的意境,此前已有运用。如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再如张若虚的才《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想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些意境,都是寄情于明月,托明月以达情。比较而言,李白的意境更有动感,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流徙于贬谪之地。诗人通过想象,将明月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这是这两句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激 趣 导 入
结构图解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写景点时令
飘零之感
叙事表惊悉
迁谪之远
抒情表牵挂
情深意长
同情和关切
激 趣 导 入
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和同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激 趣 导 入
关于诗题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传说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因此得名。
登飞来峰
写作对象
内容
点明了
激 趣 导 入
背景资料
王安石于1050年登上飞来峰,写了这首诗。当时王安石29岁,任浙江靓县知县期满,在去官返乡途中登灵隐山东南飞来峰,即兴作出此诗。这首诗是诗人初涉宦海之作。当时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胸臆,寄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激 趣 导 入
诵读古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激 趣 导 入
字词全解
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
这里指听到的意思
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者其他消极事物。
因为
作动词,“置身”之意。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
激 趣 导 入
赏析诗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上”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
千寻之塔——夸张手法写塔的高峻
运用联想,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侧面表现塔的高耸
写景
实景
虚景
激 趣 导 入
赏析诗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语意双关
登得高、望得远的生活哲理
议论
激 趣 导 入
主题归纳
诗人登塔远望,踌躇满志,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请你总结下这首诗的主旨?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激 趣 导 入
走进作者
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他的诗以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作品集有《常建集》。诗歌《高楼夜谈筝》《江行》《塞下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激 趣 导 入
题目解说
题破山寺后禅院
1.“题”表明是题壁诗
2.“破山寺”即兴福寺,古址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
3.“后禅院”,禅院即寺院,后禅院指的是僧人居住区
诗题奠定了全诗幽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的禅隐之心。
激 趣 导 入
诵读诗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chán
lài
jì
qìng
激 趣 导 入
字词全解
这些意思你都知道吗?
初日:早上的太阳
高林:山上的树林
径:小路
山光:山的景色
悦:使……高兴,使动用法
空:使……空旷,使动用法
人心:指的人的尘世之心
万籁:各种声响
寂:静,无声
但:只
钟磬:钟和磬,佛教法器。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早晨,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
万物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激 趣 导 入
诗文赏析
找一找诗中描写景物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
激 趣 导 入
诗意感悟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点明时间、地点和古寺环境,“古寺”和“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激 趣 导 入
诗意感悟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景物独特,以静衬静,形象的描绘出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激 趣 导 入
诗意感悟
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激 趣 导 入
诗意感悟
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以有声写无声,客观景致与诗人感受巧妙融合。
激 趣 导 入
主题归纳
这首诗通过写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
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
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1.背诵今天学习的三首诗。
2.收集三位诗人相关诗歌。
激 趣 导 入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望岳
杜甫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激 趣 导 入
诵读诗文
dài
fú
céng
zì
líng
激 趣 导 入
走进作者
请同学简单介绍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诗圣”。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激 趣 导 入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卷之一。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 )、南岳( )、西岳( )。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泰山
衡山
华山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
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齐鲁:春秋时候的诸侯国,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
未了:未尽,没完
泰山到底有多高大呢?从齐到鲁都可以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阴暗不同。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集中
阴阳:山的北面和南面
割:剖分,划分。
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
晓:天亮,这是是明亮的意思。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曾:通“层”,重叠。
决:裂开
眦:眼眶
激 趣 导 入
疏通诗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凌:登
一:全
览:看
激 趣 导 入
精读赏析
从体裁方面来看,《望岳》属于 ——
五言律诗
望岳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设问
雄伟高大
“钟”
有情有义
“割”
衬托高大
气象万千
启发性
象征性
(哲理名句)
远望
近望
细望
极望
多角度描绘
层层深入
激 趣 导 入
精读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岳
登岳
会当
诗人不怕苦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激 趣 导 入
感受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激 趣 导 入
主题小结
诗作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
而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则体现了他积
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观 沧 海
曹 操
激 趣 导 入
解释题目
观:看
沧海:大海
沧海桑田
激 趣 导 入
走进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是建安诗坛当之无愧的领袖。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
文学上把曹操父子称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许劭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激 趣 导 入
关于体裁
《观沧海》是汉末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1.古体诗
2.乐府歌辞
3.四言诗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
“四言”指四字组成的诗句。
“四言诗”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
激 趣 导 入
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激 趣 导 入
朗诵诗歌
观看三国演义中诵读观沧海片段,感受并跟着朗诵。
二二节拍
激 趣 导 入
疏通文意
掌握字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何:多么
澹澹:水波的样子
竦峙:高耸突兀
若:好像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哉:表感叹语气
激 趣 导 入
疏通文意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激 趣 导 入
形象感知
激 趣 导 入
形象感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激 趣 导 入
形象感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激 趣 导 入
形象感知
激 趣 导 入
精读赏析
1.全诗以哪个字为统领?
“观”
2.那么诗人登上碣石后观看到什么景色?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点?
海水
山岛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日月
星汉
竦峙
澹澹
丛生
丰茂
萧瑟
涌起
出其中
出其里
动
静
静
静
动
动
实景
虚静
属于作者的联想
激 趣 导 入
精读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何艺术特色?
丰富奇特的想象
夸张的表现手法
既抓住了大海的气势磅礴也彰显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互文的修辞方法
激 趣 导 入
拓展延伸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激 趣 导 入
主旨归纳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云吐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
记一记
激 趣 导 入
课后作业
1.背诵五首诗歌,要求能默写。
2.从五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