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过程与方法: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效果。
3、知识与技能:在老师的指挥下初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2学情分析
1、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2、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前4个乐句。
3重点难点
1、了解歌曲的来历,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2、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猜一猜,图 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与长江并称为中国母亲河。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黄河是古老中国的象征,有着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很多艺术家都以黄河为题材,创作了各种精美的画卷。 刚才,我们通过图片感受了黄河的美丽。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来感受黄河的另一面。 播放视频《保卫黄河》 听了刚才的歌曲,歌曲中的黄河又给你怎样的感受?(汹涌澎湃,万丈激昂) 这首歌曲名叫《保卫黄河》,是由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在中华名族饱受日寇侵略的危难之际,于1939年3月在延安创作的一首气势磅礴的经典歌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以保卫黄河又有保卫祖国的意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边学歌边感受黄河的魅力,好吗?
活动2【讲授】初听歌曲
师:(教师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师: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2、复听第一部分:师: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齐唱)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1、学唱歌曲,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活动4【活动】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轮唱
1、欣赏第二部分, 师: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两个声部在演唱,一个声部先唱一个后唱) 师: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由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 (二部轮唱) 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 (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师: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师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活动5【活动】复听第三、四部分
1、师: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三部轮唱) 2、师: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师:歌曲的第四部分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又回到了齐唱) 师: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师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活动6【活动】完整复听
师: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轮唱,以及后面的移调齐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 复听全曲,播放视频《保卫黄河》。
活动7【活动】教学小结
师:《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课件31张PPT。保卫黄河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休止符)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