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效果。
3、在老师的指挥下初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了解基本的合唱常识,掌握一到两种合唱方法技巧。
2、学生已有生活和学习经验:现在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知识丰富,而且可以通过家长、书籍、网络等了解到一些合唱常识:对齐唱、分声部唱有所了解。
3、学生学习该内容能存在的困难: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所以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齐唱,并且有很强的节奏感。
3重点难点
1、了解歌曲的来历,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2、学唱歌曲及二部轮唱并有感情的演唱。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导入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黄河船夫曲》
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黄河;保卫黄河;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母亲河……
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千折百弯的黄河,象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人们往往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但在1937年,我们的母亲河也曾经受到过让千万代子孙铭记的屈辱。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一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看到这部诗词,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引入课题:保卫黄河
活动2【讲授】初听歌曲
二、初听歌曲:
1、介绍作者
课件播放词曲作者的资料
师: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的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2、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提问: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
3、再听
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齐唱)
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
提问:你认为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活动3【活动】学唱歌去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1)听琴识谱
(2)轻声唱谱
(3)轻声填词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处理情绪,处理气口
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这里的休止符可以表现出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决心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活动4【活动】二部轮唱
四、二部轮唱
1、欣赏第二部分,
师: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他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两个声部在演唱,一个声部先唱一个后唱)
师: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
(二部轮唱)
再听,说说你认为这段歌曲有什么其他的特点呢?
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师: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师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复听全曲,播放视频《保卫黄河》
活动5【讲授】介绍《黄河大合唱》
五、全面介绍完整的《黄河大合唱》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活动6【讲授】教学小结
六、教学小结:师:《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课件10张PPT。保 卫 黄 河 千折百弯的黄河,象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因此,人们常常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但在1937年,我们的母亲河也曾经受到过让千万代子孙铭记的屈辱。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一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看到这部诗词,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冼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仅用了六天就创作出了伟大的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词曲作者光未然光未然,男,(1913—2002),原名张光年,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男,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最后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们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他们演唱的顺序一样吗?
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二部轮唱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样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 河 大 合 唱1、黄河船夫曲 (混声合唱)
2、黄河颂 (男声独唱)
3、黄河之水天上来 (配乐诗朗诵)
4、黄水谣 (女声二部轮唱)
5、黄河对口曲 (男声对唱)
6、黄河怨 (女声独唱)
7、保卫黄河 (轮唱)
8、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