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毕业歌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22 18: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毕业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弦歌、逍遥、劳燕分飞、直上青云”等词语的含义。
2、了解歌词的作者及写作的相关背景。
3、让学生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4、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主旨内容。
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前程。
2教学媒体:
投影仪、作者的图片及生平资料、《义勇军进行曲》(歌曲及伴奏)
3重点难点:
1、了解歌词写作的相关背景,整体感知歌词内容。
2、把握歌词的主要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珍惜友谊。
4教学过程
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音频素材)
教师:
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对,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21教育网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田汉(1898~1968),原名叫寿昌,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杰出的戏剧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屈死狱中,终年七十岁。
二、《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毕业歌》、《渔光曲》、《大路歌》、《新女性》、《四季歌》、《天涯歌女》、《十字街头》、《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进步歌曲都是专门为电影创作的。以聂耳为代表的左翼歌曲创作者们将歌曲这种宣传手段应用到电影当中,一方面为歌曲在电影中的使用做了成功的尝试,另一方面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电影歌曲也因此成为早期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整体感知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歌词,并划分层次结构。
《毕业歌》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全曲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号召性的,像声声警钟;
第二段是宣誓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
第三段以高昂的音调、开阔的节奏,突出了“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
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热情的呼吁。
四、活动建议
播放歌曲及伴奏,让学生试唱,并讲述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五、问题探究
《毕业歌》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先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提示、明确:
这首歌词是自由体的新诗,聂耳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将全曲分为四段。通过顺乎语势的旋律进行,使词曲结合紧密无间,情绪发展环环相扣,达到了整体的统一与平衡。第一段的音乐是号召性的,像声声警钟。第二段是宣誓性的,展现了一代青年的志向和抱负。第三段聂耳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以高昂的音调、开阔的节奏,突出了“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的气势。这个乐句也起了推动全曲高潮到来的作用。最后一段也是号召性的,但变成更为急切、更为热情的呼吁。它把第一段的音调、节奏作了富于动力性的集中展现,具有很强的概括力,使全曲在高昂的战斗气氛中结束。21cnjy.com
六、活动建议
就要毕业了,试着写首短诗,或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或歌颂真挚纯洁的友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