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嘎达梅林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22 19:45:39

文档简介

嘎达梅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通过欣赏及演唱《嘎达梅林》,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2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五十六朵花”的系列总结,以前对于蒙古族的音乐介绍和欣赏的少,本单元的内容安排上,此内容不太偏重,但蒙古音乐学生还是特别喜欢的,因此我把蒙古族音乐的欣赏单独安排了一课时,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和民族音乐。
从各民族音乐体系来说,四年级教材上册安排了傣族的民族音乐,五年级安排了羌族的歌曲,而蒙古族音乐尽管在教材中曾有出现,但也不是作为重点。因此我认为作为一首以蒙古民歌为素材的音乐作品,它也应当承担起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都是本课欣赏的重点。《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包括民歌、叙事诗、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音乐及交响诗等,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系统性,我把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作为重点内容,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
4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光片。
二、导入新课、交流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教师播放马头琴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提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这是哪个名族的乐器?他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三、认识马头琴、讲马头琴的故事。
1、认识马头琴。(课件出示马头琴图片)。
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马头琴的琴声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表现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怀。马头琴的由来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2、讲述马头琴的故事。(课件出示音话结合)。
请学生讲述马头琴的故事。
四、学习新课
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师: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萧萧然,几可乱真。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情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下面我们来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1、播放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师:欣赏了刚才的乐曲,他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壮。
2)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师:为什么这首乐曲会有悲壮情绪在里面呢?因为我们方才欣赏的一段马头琴独奏实际上是一首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这首民歌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非常悲壮的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深情悲悯的马头琴曲中来了解这个故事吧。
2、在马头琴曲中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课件播放)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3、知道嘎达梅林的意思。(“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弟弟;)“梅林”是其官职。
4、今天我们学习的作品是一首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马头琴作品,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嘎达梅林》。我们来欣赏一段声乐演唱,仔细听歌曲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5、让学生一起来视唱《嘎达梅林》的歌谱,尝试用声音表现出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想一想,这首作品是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呢?
6、完整欣赏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仔细听,说一说马头琴演奏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7、再次欣赏
1)数一数《嘎达梅林》的主题在其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吗?
2)请同学们听马头琴前奏部分,在主题出现前有一个长音,你认为这个长音有什么作用?
8、完整听赏歌曲《嘎达梅林》
五、拓展:
1、引导学生跳起蒙古族舞蹈,表现歌曲。师生随音乐律动。
2、师:《嘎达梅林》这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不仅激发了音乐家的创作热情,也激发了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宁的创作热情。电影《嘎达梅林》也诞生了。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电影剧照)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可以看一下。
六、课堂小结
师:嘎达梅林是一首诗,一首用音乐凝成的诗,是一首赞歌,一首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播放独唱的《嘎达梅林》)
课件14张PPT。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欣赏马头琴独奏 《嘎达梅林》美






家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知道这是什么乐
器的声音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内





情 简单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几乎家家都有。马头琴的声音非常好听,不光人们爱听,就连骆驼听到这琴声都不肯走开。马头琴的琴声甘美、浑厚、悠扬、动听,表现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怀。马




识 马




说 一天,他放羊回家,看见路边躺着一匹刚刚出生的小白马,就把它抱回家。小白马在他的细心照料下,渐渐长大了。小白马奔跑起来,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冲在前面。和苏得了第一名。王爷指着苏和说:“你这穷小子,也配骑这样的骏马!”说着叫手下人夺了小白马,还狠狠地抽了苏和一顿鞭子。小白马猛地一跳,把他狠狠地摔了下来,撒腿就跑。可是谁也追不上小白马。狠心的王爷命令手下人用箭射它。嗖嗖嗖嗖,箭像一阵雨点,射中了小白马。可是小白马不顾疼痛,还是一个劲儿地向前跑。苏和回到家里,正伤心地想着小白马,浑身是箭的小白马回来了。它亲了亲苏和,就倒在地上死了。苏和难过极了,泪水不住地往下淌。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就能永远跟你在一起了。苏和天天都带着这把马头琴去放羊。他坐在草地上拉着琴,悠扬的琴声在辽阔的草原上飘荡。小白马仿佛又回到了他身旁。




今天我们学习的作品是一首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马头琴作品,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嘎达梅林》。我们来欣赏一段声乐演唱,仔细听歌曲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嘎






“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弟弟;
“梅林”是其官职。










今天我们学习的作品是一首根据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马头琴作品,这首作品的名字叫《嘎达梅林》。我们来欣赏一段声乐演唱,仔细听歌曲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蒙



调 请同学们一起来视唱《嘎达梅林》的歌谱,尝试用声音表现出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想一想,这首作品是蒙古族的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呢? 欣






请同学们完整欣赏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仔细听,说一说马头琴演奏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1、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2、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情感,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1、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作品,数一数《嘎达梅林》的主题在其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吗? 2、请同学们听马头琴前奏部分,在主题出现前有一个长音,你认为这个长音有什么作用?嘎



让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