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课件+教案+素材 (2)

文档属性

名称 嘎达梅林 课件+教案+素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22 19:45:14

文档简介

嘎达梅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通过欣赏多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4、简单了解蒙古族相关的风俗、文化。
2学情分析
1.六年级学生的视谱能力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2.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3.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说很难听。
4.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
2.《嘎达梅林》有多种音乐形式,包括民歌、叙事诗、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音乐及交响诗等,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系统性,我把马头琴《嘎达梅林》和民歌《嘎达梅林》作为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2.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
4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蒙古风光片。
二、师生音乐问好。
三、导入新课、交流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图片和歌曲大家熟悉吗?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大家对蒙古族都有那些了解呢?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师: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在刚才的歌曲中还唱到了蒙古族的一样乐器,同学们听出来了吗?
师: 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
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
四、新授部分:
(一)蒙古族风土人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
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吃:以肉食为主,多吃肉块、炖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
奶食以马乳为主。
穿:四件套(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圆形为主,冬暖夏凉。易于拆建。
语言:使用本民族语言学家规范的蒙古文。
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蒙古笔举行那达慕“娱乐游戏”之意。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
歌舞:传编的有马刀舞、盅碗午、鄂而多斯舞。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乐器:马头琴。
宗教信仰:喇嘛教。
(二)认识马头琴
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马头琴:(课件展示)
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4、谁知道马头琴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草原上有一个叫苏和的放牛娃。一天,他看到路边有一匹刚生下来的小白马,非常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去养着。小白马一天天长大了,他们就象一对好朋友,一时一刻也不分开。有一年,苏和带着他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草原上的赛马会,并得了第一名。王爷要苏和把小白马卖给他,苏和不肯,狠心的王爷赶走了苏和,抢走了小白马。小白马想念苏和,跑了出去,被王爷命人乱箭死。苏和日夜思念着小白马,一天晚上,他梦见小白马回来了,轻轻对他说:“我的小主人,我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吧!这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了。”苏和含着眼泪拿小白马的骨头做了一把琴,琴杆顶上雕刻了马头。从此,苏和天天拉琴,就象小白马在唱着歌。就这样,马头琴传遍了整个草原,成为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5、简介马头琴:
追溯马头琴的历史,非常久远。元朝初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1275年5月就到了内蒙古多伦县。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了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马头琴一般为独奏乐器,有时也用于民乐队演奏。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弓子不是在两根弦中间演奏,而是在两弦的外面演奏。
6、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马头琴独琴,体会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三)欣赏《嘎达梅林》
认识了马头琴,我们不得不提到,用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1、《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
“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还有一种解释是: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2、《嘎达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那《嘎达梅林》这首有名的蒙古民歌,为什么代代相传?(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请同学们电影片断)
4、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请同学们猜猜由这故事改编成的民歌最早有多少段歌词?(500多段)。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四段,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改编的。
5、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民歌《嘎达梅林》,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1、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人们还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嘎达梅林的赞美与追忆。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电影《嘎达梅林》。就是我国著名的导演冯小宁根据这动人的故事而创作的。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
2、你还知道《嘎达梅林》的哪些音乐表现形式?
3、作曲家辛沪光,以《嘎达梅林》这首民歌为素材,用音乐中的一个大型形式来全面而深刻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交响诗《嘎达梅林》就这样诞生了。
3、简介交响诗
这首交响诗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草原主题;第二部分斗主题(包括第一次战斗和第二次战斗);第三部分民歌主题。我们欣赏音频:
[草原主题]:乐曲一开始仿佛把人带入那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紧接着双簧管吹出了一段抒情而优美的草原主题。但在快结束时,这个主题失去了原有的抒情,而使人感到其中隐含的辛酸、哀痛和激动。为什么?因为这毕竟是在被封建奴役下的草原。
[斗争主题]
①第一次战斗:一声刺耳的音响,预兆王爷要出卖土地——人们被惊醒,愤怒、紧张——嘎达梅林领导人民反抗的战斗场面——再现草原主题意味战争初胜。
②第二次战斗:欣赏前先提问:发挥你的想象并回答,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告诉你战斗失败了?欣赏完后讲解:叛徒的出卖——嘎达部队被包围——战斗更激烈——一声沉重而漫长的音响,英雄倒下了——奏出哀乐。
[民歌主题]
最后欣赏民歌主题,请仔细欣赏并回答问题。这首民歌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这首民歌主题为何要重奏多遍?
4、当然,老师这里还有以《嘎达梅林》民歌改编的舞蹈以及蒙古族人民去年2008把马头琴喜迎奥运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
有关《嘎达梅林》的题材很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我们下节课学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了蒙古,认识了马头琴,也看到了我们英雄的《嘎达梅林》,英雄可以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不朽。让我们一起颂读对他的怀念吧:
嘎达梅林是一首诗,一首用音乐凝成的诗,是一首赞歌,一首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唱响这首优美动人的颂歌!
课件15张PPT。嘎 达 梅 林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3 5 1 6 - - - 内蒙古民歌 嘎 达 梅 林1=D 4/4 . . . .. . . . ..南 方 飞 来的 小 鸿 雁 啊 ,不 落 长 江 不 呀 不 起 飞,
北 方 飞 来的 大 鸿 雁 啊 ,不 落 长 江 不 呀 不 起 飞,
天 上的鸿 雁 从 南往 北飞,是 为 了 追 求 太 阳的 温 暖,
天 上的鸿 雁 从北往 南飞,是 为 了 躲 避 北 海的 寒 冷,
︵要 说 起 义的 嘎 达 梅 林 是 为 了 蒙 古 人 民的土 地。 要 说 造 反的 嘎 达 梅 林 是 为 了 蒙 古 人 民的土 地。 反 抗 王 爷的 嘎 达 梅 林 是 为 了 蒙 古 人 民的利 益。 造 反 起 义的 嘎 达 梅 林 是 为 了 蒙 古 人 民的利 益。︵︵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 5 1 6 - - - 1=D 4/4 . . . .. . . . .. 赞颂、哀悼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 5 1 6 - - - 1=D 4/4 . . . .. . . . .. 3. 6 6 3 5 6 - - 3 3. 6 6 3 5 3 - - 2
6. 1 2 6 6 2 2 - - - 1. 6 2.3 5 1 6 - - - 6061. .61.tr...35.1=bB 4/4辽阔草原 美好生活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 5 1 6 - - - 1=D 4/4 . . . .. . . . .. ....1=bE 4/46 . 3 3 - - 6 . 3 3 - 3 3 2 3 5 . 6 1 6 . 6 6 - -号召起义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 5 1 6 - - - 1=D 4/4 . . . .. . . . .. .....1=C 4/46 3 3 3 2 3 5 5 6 4 2 5 5 6 1 6 2 - 6 2 2 2 1 6 1 1 2
6 2 5 5 6 1 1 6 -..........骑马驰骋民族交响诗
——《嘎达梅林》(辛沪光)交响诗: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3. 6 6 3 5 6 - - 3 3. 6 6 3 5 3 - - 2
6. 1 2 6 6 2 2 - - - 1. 6 2.3 5 1 6 - - - 6061 . . . . . .6135tr辽阔草原 美好生活︵︵. .. > > > > > > > > > >
5 – 3 5 | 6 – 5 6 | b7 – 6 3 | 6阴森暴戾6. 3 3 - - 6. 3 3 - 3 3
5. 6 1 6. 6 6 - - 2 3. ..号召起义6 3 3 3 2 3 5 5 6 4 2 5 5 6 1 6 2 -
6 2 2 2 1 6 1 1 2 6 2 5 5 6 1 1 6 -. .. . . . . . . . . . 驰骋草原牺 牲6 3 3 2 3 5 6 1 6 2 3 2 1 6 2 . 3 5 1 6 - - -
5 6 5 3 5 5 6 1 6.6 1 6 1 5 6 2 . 3 5 1 6 - - - 1=D 4/4 . . . .. . . . .. 哀悼、赞颂
嘎 达 梅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