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22 19: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懂得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培养学生欣赏大型声乐作品的情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重点难点
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大型声乐作品的含义,大合唱的基本概念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却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21cnjy.com
三、新课讲授
(一)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的概念(展示)
大型声乐作品:是指作品在结构上各自独立,情节上互相有一定联系的多乐章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包括: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组曲、康塔塔(大合唱)、声乐协奏曲。


唱: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1、简介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作品分析。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
《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序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3、简介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作品赏析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一段体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
◎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惊涛骇浪的情景。
◎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21教育网
第四乐章《黄水谣》
演唱形式: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三段体
第一段:曲调亲切自然,描绘了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人民富裕
的景象。
第二段:转入低沉的诉说,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巨
大苦难。
第三段:再现
情感表达及歌曲风格:
◎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21·cn·jy·com
◎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广,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深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结构:序和四段
情感表达及音乐风格:
◎是整个大合唱的终曲
◎它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号角
◎这段音乐有着宽广的幅度
◎层次递进,最后推向高潮,呈现坚忍不拔的乐段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分析:音乐语言上的特点:反复、加快,再加快、再加强,达到了一个战鼓轰鸣、号声震天、急流澎湃、不可阻挡的最高潮。www.21-cn-jy.com
四、说一说谈一谈
1、谈谈你对“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的理想是什么?
2、我们中国现在处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钓鱼岛争端、台湾问题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炎黄子孙,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五、总结课堂
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早日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1·c·n·j·y
六、兴趣提示
写一篇简短的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