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我的家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江我的家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2-22 19:2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江我的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欣赏《长江之歌》时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间的联系
在演唱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前几年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以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简单的评价等。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学科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设定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并能用甜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难点:
体会《长江之歌》旋律的起伏与歌曲旋律线及长江的走势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进入情境、产生兴趣。
1、
组织教学
随着律动的音乐进入教室。观看关于长江的一些画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2、课前训练和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2)发声练习。
(3)导入:我们这一单元的标题是“母亲河”
在中华大地上被称为“母亲河”的是什么
(长江和黄河)
出示图片(多媒体)21cnjy.com
活动2【讲授】(二)聆听体验、整体感知
1、欣赏管弦乐合奏《长江之歌》。
这首乐曲气势磅礴委婉秀丽,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雄姿。这首曲子的旋律线条与长江上游的走向相似,大起大落,雄伟壮丽,而中部的旋律线缓缓起伏,与长江中下游的走向相似。表现了长江的柔美秀丽。(学生聆听,感受旋律的起伏)
复听乐曲,随音乐画出旋律线。21教育网
2、欣赏合唱版的《长江之歌》。
请同学们先读歌词。欣赏时,请同学们注意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 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 哪里推向高潮 (学生欣赏合唱回答问题)注意:合唱与独唱的不同,合唱的气势更雄伟,音乐表现更丰富。2·1·c·n·j·y
活动3【活动】(三)参与学唱、自主感悟。
1、歌曲教唱
(1)欣赏歌曲。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含义。“我”(指的是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的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
(4)简单学习乐理知识。让学生感受音乐课不仅仅是唱歌,还可以学到音乐知识
(5)随音乐学唱。在同学们对歌曲不是完全领会之前,我先通过识谱学唱、分句学唱、难点教唱、随范唱齐唱等形式让学生进行难点部分的学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歌曲处理
(1)这首歌曲分为几部分
(2)它们有什么不同 从情感、演唱方式、速度、力度对比两段的不同。
第一部分:甜美的女童声独唱,曲调温暖亲切。
第二部分:童声合唱,旋律跃上高峰。突出了“长江是我的家”主题。听起来更富有激情有气势感情更强烈。
从速度和力度方面第一部分中速稍慢中弱的演唱力度衬托甜美的女声。第二部分中速稍快力度也加强更能表现强烈的情感。21·cn·jy·com
(3)结束句的处理方法
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聆听来体会旋律的起伏。歌曲在渐慢渐弱中结束,身临其境的感受,好像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一样。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4【练习】课上练习
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练习,可以以各种形式来比拼。如:以“我是大明星”方式来进行练唱。
活动5【测试】课上检测
我将进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和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律动,比如:身体像一只小船一样随着音乐摆动,把右手变成一只长江,让它随音乐的起伏划行,加强了音乐的动感,同学们不由自主的画出旋律线体会音乐的美,可以让他们兴趣满满的参与。指导学生有感情,声情并茂的进行领唱、合唱的完整表演。www.21-cn-jy.com
活动6【作业】(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描绘长江的音乐,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养育着炎黄子孙,孕育着灿烂文化,谱写着更加辉煌的新的历史篇章。现在由于用水量的剧增,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母亲河发生了严重断流的现状,所以我们要热爱母亲河、关注母亲河、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不再让它伤心、流泪。好了,伴着动听的旋律,我们要下课了。同学们再见!www-2-1-cnjy-com
活动7【作业】(五)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演唱长江和黄河的歌曲。
熟记《长江我的家》歌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