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 散文之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 ) 散文之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3 08: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呢?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然要谈到他们对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了。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散文同诗歌一样,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先秦时代的史书,本身就是生动的历史散文;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不少篇章堪称优秀的论说文。到了汉代,政论和史论成为散文中的热门体裁,贾谊、晁错等人在这方面贡献良多。而司马迁《史记》中的史传,更是开创了中国古代人物传记的创作传统,构建出了最出色的传记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代替散文,逐渐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对偶的工切、用典的巧妙,在艺术形式上堪称精美,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一些作家过分追求辞藻的富丽,使骈文日益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出于对文风浮靡绮丽的反感,从唐代前期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子昂、萧颖士等一批有识之士相继起来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明显成效。“安史之乱”后,与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相伴随,韩愈和柳宗元顺应时代要求,倡导了文学领域的革新,也就是著名的中唐古文运动。他们主张用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取代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由于这种文体时代较古,就被称为“古文”。韩、柳不仅提出一系列鲜明的古文创作主张,更以其为数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的古文作品享誉士林。在他们周围,团结了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等一批古文作家。但是古文兴盛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韩、柳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只知尽力模仿韩愈奇崛的文风,而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到了晚唐,骈文复炽,古文运动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
中唐古文运动的历史任务,到了北宋欧阳修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才得以完成。宋代以降,朝廷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为古文的重新繁荣提供了契机。宋初即出现了柳开、王禹偁等提倡古文的作家,但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是雕章琢句的“西昆体”时文。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这种文风,可矫枉过正,使文坛兴起了一种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扭转了古文创作中的这种不良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欧阳修明智地抛弃了韩文“怪怪奇奇”的一面,继承了其平易的风格。在不断提高古文写作技巧的同时,他还尽力从多方面保证古文在文坛的主导地位。他发现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古文创作人才,并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由于后继有人,宋代便没有出现唐代那样骈文复炽的情况。在欧阳修的后辈里,苏轼是最杰出的一位。他早年的应试文章已让人刮目相看,后期历经磨难,更是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古文佳作,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四人,成就虽不及苏轼,但同样曾受过欧阳修的帮助,是北宋古文创作的中坚力量。正因为欧阳修等人实际上完成了中唐那一场古文运动没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欧阳修所领导的古文运动被有的学者称为“新古文运动”。
由此可见,唐宋八大家是中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而从散文史的角度看,这两场运动本身就具有连续性,因此将唐宋八大家视为一个整体,应该说是与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的,故而得到公众认可。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中国古代诗歌一样,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史漫长,从先秦、两汉,至唐宋经历两次古文运动后,达到高峰。
B.作为两次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唐宋八大家对扭转不良文风、健康发展“古文”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C.从散文史角度看,中唐和北宋两次古文运动具有连续性,唐宋八大家是其领导者和核心人物,可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D.尽管韩愈、柳宗元在中唐倡导了古文运动,但真正完成了古文运动任务的却是北宋欧阳修、苏轼等人。
【答案】C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下列对“古文运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唐古文运动伴随着思想领域兴起的儒学复兴思想而兴起,它反对形式主义严重、思想贫弱、内容空疏的骈文。
B.所谓“古文”,是一种先秦和西汉时代曾经盛行的、以单行散句为主的文体,因其时代较古被称为“古文”
C.北宋古文运动中,欧阳修扭转了“太学体”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不良创作倾向,使宋文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D.作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唯一领袖,欧阳修发现并培养了曾巩、王安石、“三苏”等人才,完成了古文运动的任务

【答案】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秦的史书和诸子著作、两汉的政论史论、司马迁的《史记》、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这些著作中均有不少佳作。
B.由于韩愈、柳宗元的后继者创作才能有限,不能自铸伟词,写出器局宏大、构思新颖的力作,导致第一次古文运动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C.宋代石介等文人极力抨击柳开、王禹偁等提倡的“西昆体”时文,但因矫枉过正,反而使文坛兴起措辞怪异、佶屈聱牙的“太学体”古文。
D.欧阳修继承了韩愈文章平易的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古文写作技巧;同时,他还运用主考官的权力,竭尽所能地扭转考场文风,提倡古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西昆体”并非柳开、王禹偁等提倡。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东园翁家传
(明)归有光
东园翁马勖者,字文远,长洲甫里人。翁蚤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事其母甚谨,出入必告。初好内典,有卖饧者劝令读儒书,遂通诗、易、史传。洪武中,凉国公①得罪,尸于市。翁时游京师,衷之,往观叹焉,几为逻卒所缚。大理寺少卿胡槩,巡抚苏州,翁为乡老。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邑民虞宗蛮,以豪皆簿录。时巡抚无行院,居瑞光寺,胡卿雅善其僧,僧特为宗蛮请。胡卿曰:“当问马者。”胡卿重翁,不名而呼其姓也。僧乃私许翁百金。翁起便旋,摇其首。僧以为少也,益之千金,翁竟不许,遂没宗蛮家。他郡送囚至,皆已论死,翁知有冤,不及白,意常恨之。临安关吏苛留人,翁从胡卿入,抗言之,关吏诛死。胡卿养鹤,市儿不知,击死之,逮及其父母。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胡卿乃以死鹤予市儿。尝为胡卿规建书院,即今巡抚行院治所也。
翁虽以乡老时时从胡卿,而好读书,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舍于眠牛泾,远近来贺,至以囷②贮菜。郡别驾张大猷登拜于堂,扁之曰东园,故甫里至今称东园翁云。翁与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善,皆甫里人。谷宾,姚少师荐至京师,以跛辞归,宗文,洪武间举人材,辞以母老;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荐为鄱阳令,尝为翁作翠云朵歌。翠云朵者,东园石也。
翁三子,望、企、行。望子,曰永、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杲。望尝相其三子,日:“伯有钱而无权;仲蚕眼,有钱;季鹅行鸭步,当以万计。”其后皆如其言。杲为杨氏赘婿,不为舅所礼。夫妇空手不持一钱而出。卒自奋,积赀巨万。马氏盖兴于成化间,后诸子皆能继其业,遂甲于甫里,为长洲著姓。诸孙淮,以太学生调官海南。还,七十余,好学不倦。瀚,太学生,好尚文雅。用拯为诸生,通史学。曾孙致远,南京乡贡进士。
赞曰:余论东园翁,悉载用拯之词,盖以为其家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得而略焉。用拯,余女弟夫也。余闻吴故有大理卿熊槩巡抚,类以没人产为事,吴民冤痛。今马氏书谓“熊”为“胡”,误也。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是必有阴德,宜其子孙之盛也。
(节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之二十六》)
注:①凉国公:明朝元勋宿将,洪武二十六年(1393),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②囷:圆形谷仓。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事其母甚谨
谨:恭敬
B.胡卿雅善其僧
雅:平素
C.逮及其父母
逮:捉拿
D.不为舅所礼
礼:礼待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东园翁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翁时游京师,哀之
②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
③翁起便旋,摇其首
④翁从胡卿入,抗言之
⑤翁以市儿为家僮,携之入见
⑥为胡卿规建书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②是有胆气,⑤是有同情心,⑥交待书院是他规划建造的。所以选A。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勖被称为东园翁,源自于别驾张大猷庆贺他在眠牛泾筑的房子时,贺匾上称其为“东园”。
B.文中交待东园翁与周谷宾、赵宗文关系好,从侧面表现了东园翁人格的高尚。
C.东园翁的子孙都能继承家业,马氏家族后来成了甫里的首富,长洲的大姓,作者认为这是东园翁积下的阴德所致。
D.胡槩和东园翁是同乡,他尊重东园翁,遇事听取他的意见,为民除害,可以肯定胡槩在位时是个好官。
【答案】D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胡卿对众有谑语,翁谏,以为非大人在上者所宜,胡卿乃谢之。(5分)
(2)以槩之酷,东园翁事之,观死鹤事,其所匡救岂少哉 (5分)
【答案】(1)(5分)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卿对众人说玩笑话,东园翁规劝他,认为这不是在上位的为官者应该有的行为,胡少卿于是向他道歉。(2)(5分)凭胡檗的残酷,东园翁侍奉他,从死鹤一事来看,他救助的人难道少吗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谑语”
“谏”
“大人在上者”
“谢”
“以”
“事”、“其所匡救岂少哉 ”反问语气。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东园翁叫马勖,字文远,是长洲甫里人。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翁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侍奉母亲非常恭敬,进出家门一定禀告母亲。他起初喜好佛教典籍,有一个卖糖的人劝说他读儒学著作,于是通晓《诗》《易》和史传。洪武年间,凉国公获罪,在集市上被陈尸示众。东园翁当时在京城求学,哀怜凉国公,前去观看并大为感慨,差一点被巡逻的士卒抓住。大理寺少卿叫胡槩,巡视抚察苏州,东园翁是他的同乡。胡少卿对众人说玩笑话,东园翁规劝他,认为这不是在上位的为官者应该说的话,胡少卿于是向他道歉。城里有个人叫虞宗蛮,因豪取被登记抓获。胡少卿当时巡视抚察无行院,住在瑞光寺,胡少卿平素和那里的僧人交好,僧人特地为虞宗蛮求情。胡少卿说:“应当问问姓马的。”胡少卿敬重东园翁,不称他的名,而是称他的姓。僧人于是私下里答应给东园翁一百两银子。东园翁起身上厕所,摇着头。僧人以为东园翁嫌钱少,于是加到了一千两银子,东园翁最终也没有同意,最终官府抄没了虞宗蛮家。其他的郡送来囚犯,都已被判死罪,东园翁知道那些囚犯有冤情,来不及查明实情,心里常常感到遗憾。临安关吏呵斥扣留行人,东园翁跟随胡少卿入关,慷慨陈词,关吏被处死。胡少卿养了只仙鹤,市中小儿不知道,打死了仙鹤,牵连到了自己的父母。东园翁把市中小儿当做家僮,带着他进去拜见胡少卿。胡少卿就把死鹤赏给了市中小儿。东园翁曾经替胡少卿规划建立书院,就是现在巡抚行院的治所。
东园翁虽然凭借同乡的身份常常跟从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卿,但是爱好读书,在眠牛泾修筑书斋,远近的人前来道贺,以至于用谷仓储藏果品。郡别驾张大猷登门到堂前拜贺,为书斋题匾额叫“东园”,所以甫里人到现在还称他为东园翁。东园翁和征士周谷宾、鄱阳令赵宗文交好,他们都是甫里人。周谷宾,姚少师推荐他到京城,他用跛脚为借口推辞归乡。赵宗文,洪武年间被推荐为人才,他用母亲年老为借口推辞;永乐三年,翰林典籍梁用行推荐他担任鄱阳令,他曾经为东园翁写了一首翠云朵诗。翠云朵,是东园里的石头。
东园翁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马望、马企、马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望的儿子,分别叫马永、马昴、马杲。马望曾经预测他的三个儿子,说:“老大将来有钱但是没权;老二眼如卧蚕,将来有钱,老三像鹅一样行走像鸭一样迈步,将来家产会数以万计。”之后三个儿子的命运都如同他所预测的。马杲成为杨家的上门女婿,不被舅舅礼待。夫妻二人空着手不拿一分钱出了家门。最终自我奋发,积累资财达到数万。马家大概在成化年间兴起,后来儿辈都能承继祖业,于是在甫里富甲一方,是长洲的大姓。孙辈马淮,凭借太学生的身份调到海南为官。还乡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好学不倦。马瀚也是太学生,喜好崇尚风雅。马用拯是生员,精通史学。曾孙马致远,是南京乡贡进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11分)
满庭芳①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元丰七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调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告别。②元丰三年闰九月,元丰六年闰六月,故为“再闰”。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答案】①首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了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及不能归家的怅恨。②“来日苦无多”表达对时光流逝、年岁已高的感慨。③“山中友,鸡豚社酒”等句,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质朴的情谊。④“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表达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⑤“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表达对黄州雪堂的留恋。
(写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共5分)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
比喻:用“来往如梭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人生无定,表达人生失意坎坷,自己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感。
②想象(虚写):“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表达随缘自适的思想。
③拟人:将“堂前细柳”拟人化,说柳惦念我,实则表达自己对黄州的留恋之情。
(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达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之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片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答案】(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赵 新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周乡长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庄村下乡。周乡长非常喜欢太行山区的秋色,办完公事之后,就沿着村边的长满绿草开满黄花的小路往山上走。走到山脚下时,忽一阵秋风,脑门儿就被碰疼了。周乡长抬头一看,原来他走进了一片偌大的枣树林,枣树上密密麻麻结满了大枣。正是仲秋八月,斜阳一照,那枣个个红得玲珑剔透,整个枣林如霞似火,眼前一片壮丽一片鲜活。碰了周乡长脑门儿的,就是枝头上的大枣。  
周乡长知道刘庄的大枣在全县、全省有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伸手摘了一颗放进嘴里。因觉得那颗枣又脆又甜,满口生香,吃起来很美妙、很惬意、很享受,就多摘了几把装起来,准备带回城里去。那天是星期六,他自然是要回家的。
  
周乡长总共摘了两兜枣,一兜给媳妇儿吃,一兜给孩子吃。
  
周乡长心满意足正要退出枣林时,忽然被一个人喊住了。那是一位60岁左右的老汉,老汉的手里握着一把明晃晃的镰刀。
  
老汉喊道:同志,你等等再走!
  
老汉简直是从天而降,说话之间就站到了周乡长面前。周乡长打个愣怔,随即笑道:大叔,您好。您是在这里……
  
老汉说:我是在这里看秋的,防止有人偷我的红枣。
周乡长捂了捂自己的两个衣兜,坦然说道:大叔,光天化日,我这算偷吗?
  
老汉说:你又没和我打招呼,咋不算偷?光天化日,应该罪加一等!
  
老汉的脸色很严肃,口气也很严肃,两只眼睛钉子一样盯住周乡长,没有一点儿通融的意思。
  
周乡长后退一步说:老人家,您认识我吗?我常到你们刘庄村来,和你们村主任特别熟!
  
老汉说:我当然认识你,你不是乡里的周乡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吗?你开会时老在台上给我们讲,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一草一木。你偷的不是村主任的枣,你和他熟不熟和我没关系。
  
既然人家知道他的身份,还多次听过他的讲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又确实讲过那样的话,周乡长也就没了奈何。周乡长发现自己很笨很愚蠢,在这种场合你提村主任干什么?拉关系吗?走后门吗?要挟人吗?你不提村主任还好,你一提村主任你的思想水平就低了。
  
周乡长说:大叔,对不起,我来赔偿您的损失吧,您看您要多少钱?
  
老汉说:周乡长,钱不钱的等等再说。我们这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乡俗,这树上的枣你吃多少也不犯规矩,但是一个也不能往口袋里装,装了就得挨罚。现在你就吃吧,你如果能把你摘下的两兜枣全部吃完,你就走你的,我一分钱不要;如果你吃不完,剩下多少我再罚多少。说完从腰带上拽出一杆秤来,顺手扔到了地上。
  
周乡长知道了老汉的厉害,他是带着秤看秋护枣的。
  
周乡长不想挨罚,不是怕掏钱,而是害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丢面子——哪有村民罚乡长的?说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所以在老汉的监督下,就把兜里的枣全部掏出来,一颗一颗地吃。一开始吃得狼吞虎咽,秋风扫落叶似的,但是吃着吃着犯了疑惑:我这是干啥呢?我这样一吃,不就真的成了偷枣的贼人了吗?我是乡长,我是干部,我拿不出这么一点点钱?而且被自己装进兜里的枣有四五斤之多,一时半会儿能吃得光吗?这岂不让老汉笑话,而且吃光了也是笑话,吃不光也是笑话。
  
周乡长发现自己真是愚蠢至极,真是笨而又笨。
  
周乡长把他吃剩的红枣全捧进秤盘里,请老汉过秤,算钱。结果是3斤7两枣,每斤合款5元,共计18元5角钱。
  
周乡长说:大叔,您把那个零头抹了吧,我给您18元。
  
老汉说:不能抹!我又是浇水又是施肥又是除虫,弄点儿收成容易吗?
  
周乡长还是给了老汉18元钱,他手里没有那5角零钱,老汉手里也没有那5角零钱。
  
过了秋天到了冬天,过了冬天到了春节。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前夕,老汉亲自来到乡政府,找到周乡长,递给他18元5角钱。老汉说:周乡长,眼看就要过年了,我把这钱退给你吧,这还是你那18元5角钱。周乡长说:大叔,奇怪了,您什么时候拿过我的钱?老汉说:哎呀,怕你忘掉你还真给忘掉了。这是秋天时你摘我的枣被我罚过的钱。我看你人不赖,就决定把钱退给你。周乡长说:老人家,你看我哪儿不赖?老汉说:第一,你认错,认罚;第二,你不搞打击报复,不给弄过你难堪的人穿小鞋儿;第三,你心里想着你的老婆孩子——后来我才听说那几斤枣是为你的老婆孩子摘的。
  
周乡长笑了。周乡长请老汉抽烟、喝茶,在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屋里多坐一会儿。周乡长说:老人家,不对账呀,那工夫我给了您18块钱,现在您给了我18块零5角……老汉说:我知道,我知道。那5角钱是给你留个念想,你好好收着。
  
老汉起身走了,周乡长还没来得及问他的名字。
  
周乡长想,大叔您要留给我怎样的念想呢?
(选自《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写到枣树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枣林茂密果实累累的场景,再现了改革之后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B、周乡长在乡下工作,经常挂念家人。每逢星期六要回城与妻儿团聚,不忘要给她们带去脆美香甜的大枣,所以“多摘了两兜大枣”。
C、刘庄村乡俗淳朴。外来的客人在枣林吃多少枣都是允许的,但是吃后装口袋带走是不可以的,尽管是上级领导干部也要尊重这个不成文的规定。
D、周乡长为人很有礼貌。从吃枣到被买枣的过程中,他始终听着看秋老汉讲话,并且完全按照老人的意愿把剩下的枣如数买下。
E、小说于平缓之中展开了故事情节,看秋老汉与周乡长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周乡长买枣而结束,篇幅短小,但是老汉与乡长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突出。
【答案】A,3分;C,2分;D,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从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B“经常”
“每逢”无确凿的证明;D“完全按照老汉意愿”有不妥之处;E“矛盾冲突随着周乡长买枣而结束”不准确。所以选AC。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请概括出小说中的老汉这一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6分)
【答案】(形象3分、分析3分)老汉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庄村里的一位勤劳能干(身体硬朗)、倔强耿直(严肃认真)而又淳朴善良(能观察)或是的枣农。(慷慨,也可以,但要找准事实)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请分析小说结尾部分划线句“周乡长笑了”有怎样的含意。(6分)
【答案】(6分。分号前后各3分)周乡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笑是源于刘庄村老枣农:自己当初尊重老枣农而买下未吃了的枣,换来了枣农对自己的信任,构筑了一种和谐的干群关系;这次老汉退还买枣的钱所说的话让周乡长认识到领导干部形象在群众眼中是多么的重要。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本题可联系上句枣农的一番话来分析“笑”的含义:信任、和谐、形象。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小说的结尾写到“周乡长想,大叔您要留给我怎样的念想呢?”,请结合全文分析你对“念想”理解。(8分)
【答案】这个念想是老枣农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的群众对周乡长代表的领导干部的希望。(2分)希望周乡长记住并珍惜枣农艰辛劳动的成果,吃不了的要过秤;也希望周乡长记住刘庄村吃枣这件事,提醒着领导干部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更希望周乡长记住领导对群众的尊重能够换来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换来干群关系的和谐。(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题,可根据小说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来鉴赏“念想”在文中的含义,这篇小说重在通过吃枣这件事,从干群关系、农民劳动果实、群众利益、信任与希望等角度来探究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层级为探究F。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世纪学人梁伯强:妙术仁心
杏林漫山


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客家院士”梁伯强降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梅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梁劭勤是一名教师。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梁家子女都勤奋好学,梁伯强在班中也是名列前茅。然而不幸的是,在梁伯强6岁时,一场疫症夺取了他母亲的生命。济世救人的理想,也像一颗种子,从此撒播在梁伯强幼小的心灵间。
20世纪初,先进的西洋医术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坚船利炮,送抵积贫积弱的中国。通过先进的西洋医术,增强国民体质,成为不少有识之士的洞见。“病理解剖对于医者,譬如一盏光耀的灯,在黑暗的中国医道上,光照他们,引着他们走上路。”梁伯强的感言,道出了那个年代中国医者的心声。而这一点冀盼,也成了将梁伯强引上从医之路的指路明灯。
1912年,梁伯强入读梅县巴色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中学。梁伯强勤勉好学,每天坚持早起背诵德语词典。他仅仅用了4年时间,便修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梁伯强,师从著名病理学教授F·欧本海姆,并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尸体解剖。毕业后,梁伯强留在医学院里担任助教。而在这所为德国同行垄断的医学院里,梁伯强显然是一个另类。他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常常因学术观点的分歧,与德国教授争论。
因教学水平优异,梁伯强为校方推荐,赴德国慕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留学期间,他在钻研西洋医术经典之余,还著文向海外阐述中国的医学成就。与当时学者普遍怀疑和否定中医的态度不同,梁伯强对传统医学进行了客观而辩证的分析。他表示,近代医学遇到的不少问题,如胃肠解剖等,在《黄帝内经》便早有论述。当然,梁伯强最感兴趣的,还是如何借助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就着眼关注国人体质,以及地方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最终,梁伯强凭借《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一文,以最优等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梁伯强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1932年,由于上海战事吃紧,他回到了广州,作为当时教育部的部聘教授,受聘到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
当时的病理学研究所,只有一名助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名技术员,教学用具严重不足。梁伯强立即申请经费,购置教学投影机、显微镜和教学图片,并率领助教和技术员装配课室和建造尸解室,向德国母校征集人体标本。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病理学研究所便成了当时国内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第一流学术机构之一。
1949年初,梁伯强正于美国约翰
( http: / / www.21cnjy.com )·霍普金斯大学考察。由于国内时局动荡不明,不少亲友都劝他留在当地工作。然而,梁伯强婉拒了这一请求,解放前夕,梁伯强终于回到了广州。
从1952年开始,梁伯强连同秦光煜、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瑛两位教授,连续开办了十多期高级病理学师资培训班。每逢开学之初,梁伯强总要亲临现场,作尸解示教,在解剖室里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每逢上课铃声一响,梁教授总是准时准点地出现在讲台上。他讲的每一堂课,都会让助手预先绘制图标,印发讲义,精心挑选标本和幻灯片。每作一场学术报告,梁伯强还要事先实地测量幻灯机的摆放位置,以求为听众预备最佳的观察距离。
尽管身居教授的要职,梁伯强却虚怀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谷,不耻下问。他时常鼓励学生超越老师。梁伯强多次向自己一手培养的学生表示“甘拜下风”。对助手杨简制作的模式图,梁伯强更是逢人说项。他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能前进。他也将“能否培养出能够超越自己的学生”,视为老师成功与否的一条检验标准。事后,杨简也因其对食道癌病因研究的杰出成绩,成为国际知名的肿瘤学家。
他常常告诫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科学研究本身探索前人所未能认识的事物,因此虽重视前人的经验,却不能囿于前人的条框。1962年,梁伯强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首先提出了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并阐明了“肿瘤间质反应”的新概念。他所提出的肝癌发生机理,也与当时国际的主流观点相抵牾。梁伯强根据自己的长期研究,提出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并非是由于营养缺乏。这一科学见解,直到1980年才为病毒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的大量研究资料所证实。
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潜心学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梁伯强,虽一直避免卷入政治漩涡,却未能躲过这场无妄之灾。他受到了严酷的审查,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68年11月28日,由于心脏病复发得不到及时救治,梁伯强在广州与世长辞,终年69岁。直到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还试图邀约梁伯强参与上呼吸道肿瘤组织学分型图谱的复审工作,可惜此时他早已不在人世,这也成了学术界永远的遗憾。
(节选自2013年4月《南方日报》)
[注]将医家称作“杏林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乃是源于三国名医董奉定下的一则奇怪的规章:为人治病,不取钱物,病愈者栽杏一株或五株,再将种杏所得,易谷济贫。十年之后,十万杏树,郁然成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伯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在严父慈母的管教之下,他学习成绩优异,所以他自幼立下学习西方医术、济世救人的理想。
B、梁伯强以教育部聘任的同济大学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授的身份,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克服了教学用具严重不足的困难,只用几年的时间就使病理学研究所成了当时国内学术氛围最为浓郁的第一流学术机构之一。
C、梁伯强对助手杨简制作的模式图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病理学的事业才会得以推进,在他的鼓励引导下杨简有了杰出的成就。
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梁伯强提出的肝癌发生机理与当时国际主流观点相矛盾,他的这一见解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研究资料证实。
E、潜心于学问的梁伯强未能躲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因心脏病复发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与世长辞,给医学界留下了遗憾。
【答案】D,3分;E,2分;A,1分。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在积弱积贫的中国,梁伯强最终能获得德国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6分)有志向:年幼时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病逝,他立志济世救人;中国积贫积弱,先进的西洋医术传入,引导他走上从医之路;勤勉好学:成绩优异才得以学医,继而被留任助教,又被推荐到德国研修;不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辩证分析传统医学,关注实际进行研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梁伯强先生的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路,文中很清晰的叙述了。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写了家庭原因、时代背景使他立下志向治病救人;三、四段写了他的勤勉好学,不迷信权威;回国后仍然坚持钻研不耻下问;倒数第二段写了他独立思考,进行科学研究。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作为医学教授,梁伯强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6分)学术(为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作为部聘教授,兼任病理学研究所主任,能够克服困难,率领成员使研究所成为一流学术机构之一;理想(爱国或是为人)方面:留美考察深造,并在特殊时期能拒绝留美工作,坚持回国;教学(为师)方面:与其他教授连续开办十多期病理学师资培训班,亲临现场、认真施教(身居要职,虚怀若谷,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告诫学生不能“尽信书”,重视并超越前人经验——有一例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点清晰,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中“医学教授”,事例不能超出该范围。一个人的肯定之处就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从事职业的态度与成就,这几方面文章都已经涉及到,考生只需筛选出与“医学教授”相关的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即可。组织答案时可按如下角度进行:学术(为学)方面,理想(爱国或是为人)方面,教学(为师)方面。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世纪学人的梁伯强,他的仁心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8分)
【答案】(8分)因一场症疫夺取母亲的生命,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济世救人的想法;想要通过先进的西洋医术,增强国民体质;在美国考察期间拒绝留美,特殊时期坚持回国;身居要职,精心施教,鼓励学生出成就。(以上四点,一点2分)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看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第一个句子说的是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的奇珍异宝,所以,目不暇接更恰当。而第三个空应接不暇更恰当。“琳琅满目”指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第三个句子强调的是东西美,第四个句子强调的是东西的品种多,所以答案应选D。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
B、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指出:过滤嘴对吸烟者的健康无益,被丢弃的烟蒂也因无法降解而污染环境。
C、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已实现全线贯通,这足以证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成熟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
D、北京市政协提出建议:应以功能调整优化为目标,启动北京市部分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毛笔的笔杆一般用竹管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究些的用斑竹管制,也有用犀牛角、象牙或金银制的,那就是工艺美术品了。





。好的毛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优点。
①柔毫主要是山羊毛所制
②笔头所用兽毫分为柔(软)健(硬)两类
③四周包着稍短的毫称为副毫
④健毫则用兔脊毛和黄鼠狼尾毛等制成
⑤笔头制作是中间一簇长毫称为锋,即笔尖
⑥柔毫和健毫杂在一起称为兼毫
A.⑤③②①④⑥
B.③⑤④⑥②①
C.②①④⑥⑤③
D.②⑥①④⑤③
【答案】C
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此题注意应先介绍笔头,然后在介绍它的制作,由此排除AB,介绍笔头①④⑥应先分后总,由此得到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下面是北京地下交通图的局部,某人要从北京火车站到奥体中心,请你给出最简单的地铁乘坐方式。(不超多35字)(5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答案】地铁北京站(1分)乘坐2号线(1分)到鼓楼站(1分)换乘地铁8号线(1分)到奥体中心站下车(1分)。
【解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凡事
。特区政府对此次“占中”违法活动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并不意味着
。连日来香港社会市民遭受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已历历在目,这极少数“始作俑者”应当也必须
。惟有让极少数组织策划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人以身试法、胡作非为。
【答案】①都要依法
②极少数组织策划者就会逍遥法外
③依法受到严惩(每点2分,超出字数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成箱的银耳和木耳,码放在三居室的各个角落。俯身细嗅,清香扑鼻。“这是山的味道。”来自山区的马永生,对山货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2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年底马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开了家卖山货的淘宝店。毕业即创业,马永生认为自己并非一时冲动。“我的性格不适合当中规中矩的上班族,我有我自己的路。”
如今,他的网店年销售额已近百万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地铁5号线
地铁1号线
地铁8号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