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
语言积累与运用
第3讲 病句的辨析删去“随着”。【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认真分析句子,我们发现这个句子因为用了介词“随着”,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使“《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成为句子的主语。主要类型
1.缺主语。如: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去掉“通过”或“使”,使句子主语变为“学习”或“我”。)2.缺谓语。如: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一个介宾短语,只能作状语,全句缺少谓语,应在句末加上“努力奋斗”。)
3.缺宾语。如: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句中“改善”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现状”。)4.缺定语、状语。如: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八年的考察,已先后查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句中第二个“鸟类”之前缺少修饰语,可补出“栖息的”作定语。)
5.缺关联词语。如: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句子前面已用“不仅”,后面分句中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
解题技巧
1.看介词。句子出现介词时,要避免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
2.看动词。要注意看句中的动词是否带了宾语,带了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修饰语能否搭配。
3.看关联词。要注意关联词是否完整。【针对训练1】
1.(2016·广安T4,C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2.(2016·荆门T4,B项)5月4日,荆门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黄博文同学,并祝贺他荣获“五四好青年”。(缺主语)
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删去“随着”或“使得”。(缺宾语)
“荣获”的宾语残缺,可在句末加上宾语“的称号”。3.五月上旬,我们学校初中部“我爱我的母亲”诗歌朗诵比赛。
(缺谓语)
此句缺谓语,可在“初中部”后加上“举办了”。
4.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缺关联词语)
整个句子先肯定后否定,中间必须要有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连接,语义表达才通顺。所以,应在“要有度”前加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但是)”。删去“但”。【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这句话属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仅”与“而且”或“还”搭配,应将“但”字删除;主要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如: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落实。(“意识”和“落实”不能搭配,应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2.动宾(补)搭配不当。如: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听到的”和“阅读时代的复兴”不能搭配,可将“听到的”删掉。)再如: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动词“缩短”与补语“10倍”不能搭配,不符合生活逻辑,应将“10倍”改为“十分之九”。)
3.主宾搭配不当。如:苗乡侗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成为“旅游胜地”的是“苗乡侗寨”,而不是“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前半句可改为:具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风情的苗乡侗寨。)4.介宾搭配不当。如: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了大家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介词“关于”与宾语“手机质量”不能搭配,可将“关于”改为“对于。”)
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他在研究航天飞行方面花了很大心血。(“很大”与“心血”不能搭配,可将“很大”改为“很多”。)【针对训练2】
1.(2016·襄阳T4,A项)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主谓搭配不当)
主语“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与谓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搭配不当。应将“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作家杨绛先生”。2.(2016·南宁T4,D项)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主宾搭配不当)
主语“五色糯米饭”与宾语“民族传统手艺”不能搭配。将“传统手艺”改为“传统风味小吃”或将整个句子改为“煮五色糯米饭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3.(2016·滨州T4,B项)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动宾搭配不当)
这个句子中的“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只能说“加快速度”“加大规模”。删去“和规模”或改为“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加大了改造的规模”。4.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5.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只有……就……”搭配不当,可把“就”改为“才”。?(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修饰语“坚实的”与中心语“知识”搭配不当,“坚实的”可以与“基础”搭配。应改为“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知识基础”。应改为“是倍受广大文学爱好者欢迎的”。【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这个句子的定语“广大文学爱好者”位置不当,应将它放到动词“倍受”之后。主要类型
1.定语语序不当。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破案经验的侦查大队的刑事侦查警察。[正确的顺序应为:侦查大队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破案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刑事侦查(名词短语)警察。]
2.状语语序不当。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3.并列词语或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只有先“继承”,才能“发扬”,所以应把“发扬”和“继承”对调位置。)再如: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它以独特的方式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前后主语一致时,主语应该在关联词的前边,所以应把“它”移到“不仅”前面。)
?【针对训练3】
1.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学经验的西藏高原的乡村教师。
(定语语序不当)
这里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应为“西藏高原的(表处所)一位(数量)有3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乡村(名词)教师”。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状语语序不当)
“任意”指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从句意来看,“任意”的主动者不是“我们的祖国”,而是“帝国主义列强”,应把“任意”移到“列强”之后。3.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主语都是“这些产品”,前比质量,后比成本,所以关联词语“不是”应放在“质量”前。4.(2016·柳州T4,B项)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正常逻辑应该是先“防范”,然后再“杜绝”,所以“杜绝”和“防范”应对调位置。“大约”和“左右”任意删去一个。【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大约”和“左右”都表示约数,同时使用语意重复了。主要类型
1.文言词汇乱用。如:他不堪忍受老板的歧视和侮辱。(“堪”本身就有“忍受,承受”之意,应去掉“忍受”或将“堪”改为“能”。)
2.成语乱用。如:看到妹妹的装扮,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和“笑了”语义重复,应去掉“忍俊不禁地”或“地笑了”。)3.程度副词乱用。如:你不要过分苛求他了,他还只是个孩子。(“苛求”指过严地要求,与前面的程度副词“过分”表意重复了,应删去“过分”,或把“苛求”改为“要求”。)
4.约数词乱用。数量词与约数词连用,要注意数量词前后约数词是否赘余。如: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将达到约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优先受益。(“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重复了,应删去一个。)5.其他类型的赘余。
(1)定语赘余。如: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句中的定语“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有重复的地方,应删去一处。)
(2)语意重复。如: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句中的“分道扬镳”已有“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的意思,与前面的“各自”重复,应把“各自”删去。)?解题技巧
1.如果句子出现文言词语、成语、程度副词时,要看其与前后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无重复。
2.数量词与约数词同时出现时,要注意有无重复。
3.多个定语、状语、补语出现时,要注意语义是否重复。
?
?【针对训练4】
1.这年头“低头族”越来越多,拒绝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不能光说不做,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文言词汇乱用)
“诸是“之于”的合音。与后面的“于”重复了,应删去“于”,或将“诸”改为“之”。2.(2016·滨州T4,D项)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程度副词乱用)
“非常”是个副词,指十分;“深感”的“深”也是副词,指很,十分。“非常”与“深”语意重复了。删去“非常”或“深感”。3.(2016·随州T5,D项)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定语赘余)
“在世界上”和“国际价值”重复,应该把“在世界上”去掉。
4.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约数词乱用)
“大约”与“左右”都是约数,应删去一个。5.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更加弥足珍贵。
(成语乱用)
“弥足珍贵”就是十分珍贵、非常珍贵,与前面的副词“更加”重复了,应删去“更加”。6.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语意重复)
句中的“发生”就有“出现”的意思,与后面的“出来”重复,应删去“出来”。【思路点拨】 “避免”“不再”连用,意思是“为了让打扰的事情再发生”,意思说反了。 否定不当,应删去“不”。主要类型
1.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前后矛盾。)
2.否定不当。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重否定不当,应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3.主客颠倒。如:那时候,报纸对我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我”应为主动,“报纸”为被动,可改为“我对报纸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4.分类不当。如:她给山村的孩子们买了衣服、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衣服”不属于学习用品,应改为“她给山村的孩子们买了衣服,还买了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5.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如: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效果。(“能否”和“提高”是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解题技巧
1.注意否定词。如出现“不、非、无、没有、勿、未、否”“不能不、不得不、不会不、没有不、非……不可、难道不”“禁止、切忌、杜绝、避免、防止、预防”等时,要注意表达的意思有没有说反了。
2.注意并列短语。要注意并列词语前后是否对应。【针对训练5】
1.(2016·武威T4,D项)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自相矛盾)
“近”指将近,还不到;“多”指超过。“近”和“多”前后矛盾,应删去“近”或“多”。2.(2016·长沙T3,B项)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否定不当)
“防止”与“不要”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要发生意外事故”,否定不当,应去掉“防止”或者“不要”。3.(2016·株洲T4,C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主客颠倒)
这个句子的主动者是“初中生”,它们产生接受动作的对象是“传统文化”。所以,这个句子主客颠倒了,应改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可能比较陌生”。4.(2016·包头T4,A项)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5.(2016·广安T4,B项)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是否”与“是”两面对一面,前后搭配不一致、不协调。应删去“是否”。,?(分类不当)
“糯米”“豆类”不属于干果范围,应删去“干果”。【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在这个句子中,“荣获……”和“是……得主”两种句式杂糅,导致句子不通顺,意思不清。“荣获……”或“是……得主”两种句式任选一种。主要类型
1.句式杂糅。如: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围绕……这个中心”与“以……为中心”两个句子杂糅,导致语句不通顺。可改为“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或“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2.中途易辙。如: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学校……”只说了一半,中途又换成了以“许多学生”为主语的句子,可将“自从”放在“学校”前。)常见杂糅句式及其修改
(1)是因为……的原因→……的原因……是因为
(2)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3)原因……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4)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以……为目的的
(5)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
(6)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7)是由于……决定的→是由于……;是由……决定的
(8)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9)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0)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11)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针对训练6】
1.(2016·宜宾T4,B项)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句式杂糅)
“主要的销售途径是……”与“是通过……卖出”两种句式杂糅,导致句子不通顺,意思不清。应删去“的销售途径”或“通过……卖出”。2.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中途易辙)
前面以“全体科技工作者”为主语的句子只说了一半,中途又换成了以“神舟七号”为主语的句子,可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终于让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应在“和”前面加上逗号,或者在李曼后面加上逗号,并加上“自己”。主要类型
1.存在歧义。如:四个国家领导人在三亚开会,共同讨论如何发展亚洲经济。(“四个国家领导人”中的“四个”存在歧义,到底是“四个国家”还是“四个领导人”,不清楚。)
2.指代不明。如:王明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明还是李强?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王明”或“李强”。)【针对训练7】
1.(2016·曲靖T4,A项)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存在歧义)
“静静”可理解为安静,也可理解为人名,句子有歧义。2.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王老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身体瘦弱”的到底是王老师,还是王老师的父亲,不清楚。可改为“王老师那身体瘦弱的父亲”。应将“虽然……但是……”改为“不仅……而且……”。主要类型
1.词义使用不当。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灾区。(“节俭”为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2.感彩使用不当。如: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教育,教育不仅要循序渐进、夸夸其谈,还需要以身作则,付出实际行动。(“夸夸其谈”是贬义词,应改为“谆谆教导”。)3.虚词使用不当。如: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对”与“上”不搭配,可将“对”改为“在”,或删去“上”。)
?解题技巧
1.句中出现含有明显感彩的词语时,要注意其意思是否符合语境。
2.句中出现虚词时,要注意虚词适用的对象是否正确。【针对训练8】
1.他非常虚心,经常请教老师,有时为一个问题甚至要跑十几里路,他这种刻苦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词义使用不当)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他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显然对象使用不对。2.(2016·淮安T2)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
(感彩使用不当)
“虚情假意”指用虚假的情意待人,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含贬义。“虚情假意”应改为“情真意切”。3.当前,国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国土面积过于狭窄、没有丝毫纵深感的日本能源供应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其对于能源的危机感更是可想而知。
(虚词使用不当)
“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一般是人“对”物,物“对于”人。句中是“日本‘对’能源的危机”,所以“对于”应改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