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联盟]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3 06: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弱国无外交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作用。认识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
三、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教学目标问题导学1、新中国建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在哪一年提出的?内容?影响?
3、万隆会议时间?性质?内容?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有什么意义?1.新中国建国初,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周恩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 出提出者内 容意 义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首


出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主权和领土完整利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周恩来总理会晤
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与印度
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指的是什么? 同”是指遭遇相同:都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强调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是我们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是我们这次会议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异”是指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强调这些不同之处的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妨碍我们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活动与探究假设:
1、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加以反驳
2、中国代表团对一些国家的指责不予理睬
这样做分别会出现什么情况?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么说的…该说啥好呢???周恩来发言的精髓:求同存异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标志外交
政策成熟求同存异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本课小结1.有记者问:“你们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为什么还要使用美国制造的商品?” (事实的确如此。诸位请看,这支派克笔就是美国制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这可是在抗援朝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啊!)2.有记者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3.有记者问:“我们西方人走路总是挺起胸堂,中国人走路总是弯腰驼背,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们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4.有记者问:我们美国人走的是公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的是马路呢?(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周恩来外交智慧机智、聪慧的周总理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有人问周总理“你们国家有多少钱啊?”总理机智的答到“我们国家只有十八块八角八分钱。”(在当时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只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这十种币值的人民币,其和正好是18.88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课堂练习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课堂练习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课堂练习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万隆精神万隆精神想一下“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兴趣作业“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 愿同学们和中华民族一起自强不息!中国外交的辉煌,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自强!同学们的进步,来源于同学们的自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