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八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第五课
亲爱的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 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我们无法忘记,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小城里,一天之内,有7000多个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孩子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去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激情导入 【课题解析】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被纳粹残害的孩子在临死前发出的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这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对法西斯强盗的控诉,对和平的呼唤。以此为题有益于引起人们的联想,在回顾历史事实中看现实的走向,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永远热爱和平,痛斥战争,呼吁“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自主预习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 聂华苓(1925~ ),女,世界著名美籍华裔作家,湖北应山人。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代表作品 《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等等。自主预习 【字词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呵护( ) 杀戮( ) 悼念( )
憧憬( ) 蜿蜒( ) 荒谬( )
屹立( ) 恍惚( ) 缭绕( )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粹( ) 戮( ) 裸( )
碎( ) 谬( ) 棵( )
猝( ) 戳( ) 稞( )自主预习hēlùdàochōng jǐngwān yán miùyìhuǎng hūliáo rào纳粹杀戮赤裸粉碎荒谬一棵树猝死戳穿青稞自主预习3.根据所给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荒谬)
(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恍惚)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或简短的书信。(片纸只字)
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人情味。(灭绝人性)
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响彻云霄)自主预习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记述了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
(2)课文分几个层次。
【交流点拨】一(1~17):写作者一行来到当年屠杀300个孩子的基地的所见所闻。
二(18~23):写纪念活动的各种形式,内容及此产生的联想和思考。
三(24~33):记叙各国作家座谈会的情况。
四(34):写作者一行参观纪念馆时看到的被残杀者死前几分钟写在小纸片上或身份证的遗言。自主预习1.课文开头的引文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为什么既说是沉重上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记忆?
【交流点拨】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是沉重的;但面地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表现出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的引文说:“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为什么既说是沉重上的记忆,又是美丽的记忆?
【交流点拨】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是沉重的;但面地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他们怀着对生命强烈的爱,却不向刽子手乞怜,表现出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丽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3.文章写的是血腥的屠杀,可作者却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孩子们被残杀,是沉重的;他们临死前留下的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强烈的爱,这是美丽的。……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合作探究 4.课文中三次写到“南京大屠杀”有何用意?
【交流点拨】三次写到南京大屠杀,把东方与西方联系起来,扩大了世界人民呼唤和平这个主题。
5.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
【交流点拨】引导明确:一方面,是罪恶的枪声,是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是孩子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正是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一切美好的生活和情感。 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写一则感想或评论,100字左右。迁移拓展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既沉重又美丽的记忆,并且要和平、不要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课文的主题。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请把我埋得浅一点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天,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他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小女孩不断哭泣着询问她母亲去哪儿了,人们编着各种谎话来哄她。到最后,实在不能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了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清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拓展阅读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地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的逼近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面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了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4.从全文看,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总起下文,留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5.请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女孩歌声清新委婉,深入人心,以此反衬集中营气氛的阴暗沉闷。
6.第⑤段中“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在这句话中你是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语的?
“撞痛”一词说明了人们当时在小女孩的话语中受到震撼,从麻木中清醒过来,从而激起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7.简要概括文章叙述的这件事。
二战时期,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数万犹太人一起被活埋,小女孩被活埋前天真无邪的话语震撼了刽子手的心灵。
8.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那位纳粹士兵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提示:要描写出纳粹士兵当时的矛盾与恐惧心理,注意使用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