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洗衣服的学问 课件+教案(3)

文档属性

名称 3.4洗衣服的学问 课件+教案(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5:54:12

文档简介

3.4洗衣服的学问 教案
教学目标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穿的衣服沾上汗渍、菜汁、油污的情况,有时不小心还会蹭上墨汁、果汁、血迹等,令人十分烦恼。这些恼人的污迹,不是用肥皂或洗衣粉洗洗就能够解决得了的,洗衣服确实大有学问。本课是通过做不同洗涤剂去污能力的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实验中变量进行探究,并在实验中观察到洗涤剂能与污渍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然后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观察到变化,明白不用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去除。在探究中意识到控制变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学情分析
据调查: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少自己洗衣服,若是衣服上沾有墨汁、油污、血迹等更是束手无策,只会找妈妈或是用常规方法处理。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孩子独立性差、懒惰之外,还有就是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除去污迹。本节课就是力图让学生知道洗衣服的学问,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丰富生活的经验,提高解决身边麻烦事的能力,增强用科学改变生活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会做不同洗涤用品去污能力的鉴别实验。
难点:会控制变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广告导入、引起冲突
设计意图:播放奥妙和汰渍的广告片段,引发问题,产生研究的冲动
提问1:看完2段广告后有什么想法?
1.是真的效果好吗
2.到底这两个品牌哪个效果好
3.觉得很不真实,如果这么好的话,应该家家户户都用这个品牌了
4.作为消费者,广告需要甄别,不可盲目相信
洗涤用品广告满天飞,说明要把衣服洗干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洗衣服当中蕴藏着不少的学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板书标题)
活动2【活动】二、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调动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回顾对比实验的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能设计自己想要研究的实验方案,得出结论。
提问2:就像广告那样,一般衣服上都会有许多种污渍,好比老师今天准备的布条,上面有油污、番茄汁、圆珠笔渍、水笔渍、高锰酸钾(展示图片),你们帮老师出出主意,要怎么洗才会更干净?
1.洗衣液多加点(增加用量)
2.洗久一点(延长洗涤时间)
3.用力搓(洗涤方式的选择)
4.换种品牌(品牌的选择)
……
换言之,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除此之外,如果污渍的面积越大,越费洗涤用品;
布料不同,洗起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水量不同,清洗干净程度也不相同。
(白板展示影响因素)
提问3:如果今天我打算研究品牌对洗涤效果的影响,我该怎么研究?
(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一次方案的设计:控制变量法)
除了想研究品牌,你们还想研究其他什么内容?
今天老师提供这些材料(奥妙洗衣液、汰渍洗衣液、皂粉)
请各小组挑选出你们想研究的问题进一步设计。
小组上台汇报、在白板上拖动说明,补充
提问4:决定好了研究的方向后,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洗的问题了。
平时生活中你会怎么洗衣服?家里人是怎么洗的?
(即:谈谈实验步骤)
学生若回答机洗,则:
可问题是现在让你洗布条,(展示杯子)我们就拿它模拟洗衣机,那该怎么做?
假设研究品牌对洗涤效果的影响,怎样才对这两个品牌公平对待呢?
(提供洗涤工具,学生说老师示范,白板总结)
在洗涤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看哪组的效率最高,动作最快。
小组汇报、归纳、总结
活动3【活动】三、拓展总结
设计意图:发现洗涤用品并不是万能的,生活中有许多洗衣服的妙招,需要甄别。
控制变量法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洗衣服的学问。
1.变魔术:高锰酸钾+Vc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课件8张PPT。它们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洗衣服的学问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洗涤用品+水
2、放入布条
3、振荡洗涤
4、清水漂洗
5、观察比较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操作。
2. 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
3. 分工合理,团结协作。
4. 整理桌面,保持整洁。这神奇的洗涤用品到底是什么呢?讨论: 为什么洗衣粉、肥皂等洗涤用品可以去除污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