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馒头发霉了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馒头发霉了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5:5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馒头发霉了
学案
学科
科学
课题
3. 馒头发霉了


问题解决课

2
课时
主备教师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编排,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一、观察,认识霉有不同形态。二、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三、运用研究成果,探讨防止霉变的方法,四、霉的作用,害处,尤其是抗生素。
导学目标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指导霉菌也使微生物的一种。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地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导学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导学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
学法指导
观察法、对比实验法
课前准备(师生)
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大烧杯、馒头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馒头)





计(第
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
学案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修改或补充
5分6分10分5分6分
8分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了解到霉有颜色差异。 二、用显微镜观察,认识到霉有形状差异。 三、探讨发霉的条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四、展示霉菌生长情况,比较得出: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五、讨论食物和其他物品防止发霉的办法。 六、霉的功与过。
1、出示发霉的馒头,请学生观察。 2、请学生借住放大镜进行观察。 3、分发显微镜,要求仔细观察,用图画画下所看到的霉菌样子。 4、师给于肯定,提出质疑:这些霉菌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呢?根据是什么? 5、让学生做出预测,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预测设计实验。比一比谁最快发霉,发霉最多? 6、师分发同样对的同一时间生产的馒头。 4、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1、请同学们出示各小组地馒头发霉情况,比较生霉的多少。 2、师小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滋生与生长。 3、引发讨论:那么我们该怎么来防止发霉? 4、介绍其他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5、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6、霉菌在生活中经常可见,我们有时要运用它,有时要避开它。介绍霉的功与过。(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弗莱明-青霉菌-青霉素,使食物霉变)
1、学生观察带来的发霉食物,比较其颜色,认识到颜色多样:黄、绿 等 2、汇报发现:在放大镜下看到的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等。 3、按小组进行观察,边看边画,师给于指导。然后汇报。 4、引发学生的讨论。 温暖潮湿?温暖干燥?寒冷潮湿?寒冷干燥? 5、学生根据预测,小组讨论如何实验。1、小组展示并介绍馒头是在什么环境中。 2、进行记录。 3、讨论得出:寒冷、炎热、干燥的环境中都不易发霉。 4、黄梅天气后晒衣服,食物的存放等等。 5、学生自学。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