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的表面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2地球的表面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3 16: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地球的表面
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制作地表模型;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材分析
《地球的表面》是苏教版六上小学《科学》教材“我们的地球”这一单元的第2课,从单元内容编排结构来看,本课内容具有总起作用,教材内容的安排:大致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地形图的一课,让学生通过实际图片再到地形图的一个过程,从而初步认识观察地形图的方法,同时这样的观察又是开放的、具有探究性。本课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展示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这一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回忆去过地方的地形来相对应说出这一地形特点的地貌特征,这一认识从实到形;第二、学会制作地表模型;第三、认识并学会画地形图,这一活动步骤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www.21-cn-jy.com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地球的表面》教学过程
1.初步感知地形特征
师:出示课件,引出课题《地球的表面》。
师: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幅老师以前出去旅游的图。大家感觉怎么样
生:很漂亮。。。。。。
师:图片所展示的这些地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思考、议论)
生:有山有水,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高。。。。。。
师:小结,并简单说明一下。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情景来初步感知说说地形。】
2.初步认识地形特点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了一些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再欣赏一段短片啊
师: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注意短片介绍了哪些地形 这些地形各自有什么特点
生:各小组成员间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一下。
生:小组汇报。
【本环节设计意图:进一步知道地形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初次感知到地形的简单类型,并能初步概括出地形的特点。】21教育网
3.进一步深入认识地形特点
过渡:刚才我们又一次领略了大自然中奇特而又美丽的地形。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了:大自然中的地形千奇百怪,那它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看能不能从这几幅图中解决老师的疑问。21cnjy.com
生:欣赏图片。(可小组合作)
师:补充介绍地形地貌特点,(出示相关课件和图片)。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叠嶂;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
【本环节设计意图:比较科学地对地貌进行分类,引出地形类别,并知道地球中各种地形类别的特点。】
4.制作梦想
过渡: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自然界中的地形的主要类型。那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自己梦想中的地方呢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的同学可能就想过要住在一个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要住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山林中。2·1·c·n·j·y
生:对。。。。。。
师:老师今天也没有带什么大树,也没有带什么大草原,只带了一些简单的材料,虽然条件是艰苦了点,但我想你们那聪明的脑袋再加上你们那灵活的双手一定能造出你们梦想中的地方的。为了增加点难度,所以同学们的“造梦工程”要采用比赛的形式。21·世纪
教育网
(师:在比赛前,老师有个小问题:能不能材料拿到手就做
生:不能
师:为什么 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
生:要先预设好,想好做什么样的地形。
师:很好,比赛计入倒计时。)
师:预备,321,开始。。。。。。
师:向全班同学展示各小组的活动成果,请别的小组的同学进行一些恰当地点评。(生生互评)
生:汇报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初步感知——猜想认识到地形类别——进一步认识地形类别——自己亲手制作地形模型的过程。】www-2-1-cnjy-com
(机动)5.描绘梦想
师:梦想有了,那我们怎么把它描绘出来呢 也就是怎么样把你梦想中的地方的地形图画出来呢
生:停顿,沉思。
师:老师也不知道,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地形图吧!
师:地形图: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图,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认识它们吗
生: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地形地球仪。以中国地形图为例,介绍比例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和地形地球仪,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猜测)
师:老师提醒一下:一些地方的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嘛 知道这些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生:(猜测)
师:棕色: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
褐色: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山地;
白色: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深浅不同的蓝色:各种深度的海洋;
绿色:海拔200米左右,比较低平的平原。
师:大家现在也认识了地形图,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把自己梦想中的地方的地形图画出来了吧 现在开始动笔。
【本环节设计意图:内在的转化,从简单的地形转到地形图。懂得了不同地形类别如何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的方法,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让学生对不同的颜色认识要到位。】
6.课外延伸
师:关于地球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小组汇报。(教师要尽量启发学生多讲,可以是地球形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地球表面山脉或海洋知识都可。)21·cn·jy·com
师: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发生变化的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课后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资料,并最好有图片说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本环节设计意图:深入探讨,举一反三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状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