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随堂作业——练双基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她”指的是( )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埃及
答案:B
解析:注意关键信息:“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渊源。
2.下列关于爱琴文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B.是指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C.衰亡的主要原因是战乱
D.实行的主要是君主制
答案:B
解析: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不仅仅指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故答案为B。
3.米诺斯宫复原图说明克里特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
A.兴起于公元前2000年
B.尚武精神
C.宏大的王宫建筑群
D.象形文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米诺斯宫复原图恰恰反映了克里特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王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4.迈锡尼文明与克里特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 )
A.好战尚武 B.重视商贸
C.重文轻武
D.重视民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迈锡尼文明不同于克里特文明的是其充满好战气息。这可从建筑风格和艺术题材得出结论。
5.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但也有的文明发源于海洋。下面四种古代文明,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答案:D
解析: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
知识点二
古希腊城邦
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古希腊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度的形成
C.“个人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
D.古希腊航海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文化渊源”“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希腊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其民主制度发展的影响。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故答案为A。
7.《希腊简史》中写道:“所有这些城邦的共同之处是,在各城邦之间的关系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城邦对城邦都划定了边界,可以宣战或议和,互派大使,签订条约,缔结同盟。……这就赋予了希腊历史的特殊重要性。”由此可见,古希腊的社会状况是( )
A.城市兴起
B.列国分立
C.海洋文明
D.战乱频繁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各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边界分明的,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城邦的特点,A项不全面;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但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主题不符。
8.下面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B.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C.各城邦都实行民主制
D.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
答案:C
解析:民主制只是城邦政体的一种,古希腊城邦实行的还有贵族制、君主制、寡头制等,故答案为C。
9.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 )
A.海洋
B.山川
C.河流
D.森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重要影响。解题时需注意题中关键词“大海”,由此可判断答案为A项。
10.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C
解析:A、B、C、D四项都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知识点三
古希腊城邦政体
11.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形态中的一种。这里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指( )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
B.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
C.城邦林立且小国寡民
D.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存在着众多的城邦国家,它们之间相互竞争,面对这种现象,城邦人需要团结起来保护城邦的利益;同时,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够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这些都促使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故答案为C。
12.伯里克利曾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材料中的“公民”是指( )
A.全体国民
B.所有的成年男子
C.贵族
D.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国民,而是指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故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柏拉图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概括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3)这些特点对希腊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说明海洋对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性。
(2)三面环海,港湾众多,山地多,平原少。
(3)海外殖民扩大了地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从东方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希腊半岛被纵横交错的群山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区域,不少地区彼此隔绝,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容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因而希腊城邦林立。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地区找不到广阔的平原,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初,渴望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到海上去当海贸商人、殖民者。这种贸易使希腊本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
材料三 农业商品化……不可避免地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城市里的富裕家庭也要求获得与他们经济力量相符的政治地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希腊的地理环境及对其政治文明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古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对希腊经济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三概述古希腊经济上的这种变化对其城邦政体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答案:(1)地理环境:濒海多山,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希腊人被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影响: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形成。
(2)经济影响:海外贸易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商品化,希腊本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政体影响:导致激烈的阶级斗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3)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密切,它会影响人类文明发展;但是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黑格尔说,欧洲人只要一提到希腊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家园之感”。
2.“泥版文书的出土,宏大的王室陵墓,好战尚武的气息。”这反映了( )
A.克里特文明
B.斯巴达文明
C.雅典文明
D.迈锡尼文明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中“泥版文书”“好战尚武的气息”,可知是迈锡尼文明。
3.某同学撰写的研究性论文中,包含有以下关键话语: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等。据此判断,该研究性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答案:D
解析:题干所列关键话语涉及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诸多条件,包括地理环境、城邦制度、社会环境等,因此D项概括正确。
4.公元前6世纪初,亚里士多德说,当时“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人民起来反抗贵族”,“雅典阶级斗争已达到公开暴动的严重地步”。这表明( )
A.直接民主的弊端逐渐暴露
B.贵族专制统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C.雅典公民不愿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体制已经不适应雅典社会需要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在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矛盾就已经严重激化,阶级斗争尖锐,贵族专制成为矛盾的焦点,社会动荡不安。
5.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B.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
D.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古希腊能够参与政治的是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移民都被排除在城邦民主政治权利之外。
6.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雅典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
B.雅典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奴隶社会经济的制约
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若与材料中所述的女子结婚,那么他的后代就不能成为雅典公民了,因为成为雅典公民的条件之一是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故答案是B。
7.某学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古希腊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斯巴达却一度建立的是寡头政体。根据材料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斯巴达等城邦国家逆潮流而行
B.雅典城邦实行民主政治是地理环境制约的结果
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和雅典地理条件相似的斯巴达等城邦国家建立的是寡头政体而不是民主政体,这说明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故答案为D。
8.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主权的两个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反映的历史实质是( )
A.民主一词发源于古希腊
B.希腊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文文字和古希腊的语汇一脉相承
D.民主的含义即人民掌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即现代民主与古希腊的渊源关系。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
9.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公民
答案:D
解析:古希腊是民主政治,全体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但其全体公民不包括A、B、C三项。
10.《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雅典可以使用来自各地的商品,因此,反映了海外贸易的发达。
11.古代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主要不同点是( )
①彼此都是独立自治的 ②发展趋势是最终建立统一的帝国 ③从统治范围上看,诸侯国比城邦要大得多 ④城邦之间和诸侯国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无论城邦还是诸侯国都是独立自治的政治实体,只不过中国有个名义上的“共主”周王,而希腊各邦并没有这么一个统一的上级政权,它们之间互不统属。但城邦和诸侯国一样,它们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
12.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古希腊公民( )
A.积极参政的政治素养
B.深受海洋文明影响的素养
C.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强烈的民主意识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往往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我们可以判断,亚里士多德称赞的是希腊公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约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最大的政治单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爱琴海岛屿的萨莫斯等。斯巴达面积3
000平方英里,雅典1
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他的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
政治上,它们经历了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随着大地产所有者经济力量的壮大,他们从“国王”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治权力,将其赋予由其控制的议事会。并最终废弃了王政……又由于土地的稀缺,希腊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
——《古希腊文明史概要》
(1)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希腊城邦的政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还有哪几种形式?城邦政体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3)希腊城邦的海外扩张除了“土地稀缺”的原因外,还有什么有利条件?其海外扩张对其自身发展又有何影响?
答案:(1)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贵族制和民主制。原则: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3)航海业发达。影响: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也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了先进的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答案:(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原因: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差异: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