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3 14:44:54

文档简介

第8课 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
1教学目标
1、学习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方法。
2、初步掌握搜集、整理有关历史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3、锻炼用历史材料支持自己论点的论证能力和语言技巧。
4、培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团队精神。
2学情分析
1、七年级学生对故事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有兴趣、有学习热情。
2、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看法较片面、粗浅。
3、学生喜欢辩论会的课堂活动形式,但开展好这类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
3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及其活动。
难点 :锻炼学生用历史材料支持自己论点的论证能力和语言技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了解到商鞅变法在客观上促使秦国日益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但是商鞅变法损害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诬陷“谋反”,“车裂”而死。对商鞅其人其事后代历来众说纷纭。今天,我请同学们利用搜集来的资料就商鞅变法的利弊问题展开辩论。先前同学们报?了名、分了正反方,也作了准备,下面有请本次活动的主席王玉莹同学上来主持辩论会。大家掌声欢迎。
活动2【活动】
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 、反方、裁判方三部分。正方辩题:商鞅变法利大于弊。反方辩题:商鞅变法弊大于利。 双方同学各自搜集有关材料,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己方的论点、论据。 双方各推选4名代表,在辩论会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辩论。 由5名同学组成的裁判组对辩论进行监督,并以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逻辑清晰、口齿伶俐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进行点评、裁判和宣布胜负。 老师对辩论会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3【作业】通过阅读或上网继续查找有关资料,较为全面地了解商鞅及其变法情况。
课件14张PPT。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辩论会正方观点:“商鞅变法”利大于弊。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反方观点:“商鞅变法”弊大于利。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辩论会规则一、辩论赛一般流程
(一)立论阶段(6)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驳立论阶段(4)
1.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2.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三)质辩环节(7分半)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3.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4.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四)自由辩论(8)
自由辩论,先由正方开始。
(五)总结陈词(6)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主席:
裁判员:
统分员: 计时员:赛制具体说明(一)立论阶段:
由正反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由正方开始。
(二)驳立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三)质辩环节:
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这个环节,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一辩、二辩、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可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
在质辩的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
(四)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由反方开始。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2.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限制。
3.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剩三十秒钟时,将有一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会有两声提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同时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计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若某一方的选手已连续发言四次以上,其中一人未参与发言,将做扣分处理。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4.如果一次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辩手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5.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正反双方辩手正方(反方)各有四位辩手,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四个辩手要起、承、转、合。
一辩手的任务就是首先陈述己方的观点,给概念下精确的定义,在整体陈述观点时比较详细,该辩手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大局观强。 ——起
二辩手,也叫攻辩手,逻辑思维强,富有进攻性和话题拓展性。但是优秀的二辩会收敛,这样才会不给人以强词夺理之嫌。——承
三辩手也称为“灵辩手”,这个辩手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应变能力强,善于扑捉到对方的观点漏洞。——转
四辩手也叫总结性辩手,需要画龙点睛总结观点,但不只是简单陈述,要有鼓动性和想象性。——合
各队辩手辩论中可将资料集中在自制卡片上,发言时以备参考,但不能宣读实现已拟好的稿件或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图表或字板,在自由辩论时队员可以相互提供发言线索。评判标准依据 (1)审题(20分):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辩论技巧(40分):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3)内容资料(20分):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
(4)表情风度(20分)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评分表
活动设奖
一、优胜团队
二、最佳辩手 下面,我宣布历史学科辩论赛正式开始!计时员、裁判员作好准备。正方论据汇编一、普遍实行县制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二、开阡陌(纵横道路)封疆(田界),承认土地私有。这样就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措施对封建制的确立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统一度量衡。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对人民的剥削,但是,这种统一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以后,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而且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经过多年的努力,秦国日益富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强国。
商鞅变法当然是利大于弊,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肯定了土地私有制。还有他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等措施对于当时秦的兼并战争的胜利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商鞅所推行的法家的思想并不是秦亡的主要原因,以后历代也吸收了法家的治国思想,并没迅速而亡。最主要的还是统治者不关心民生推行保证所致。所以不能说秦二世灭亡的种子是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埋下了。
【商鞅变法的目的及作用】
  目的:富国强兵
  作用: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反方论据汇编变法的局限性 1丶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商鞅制定的法律非常严苛,如百姓在路边倒垃圾,就要被砍去双手。 2丶商鞅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3丶商鞅变法也并未与旧的制度丶文化丶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例如,变法条文中明文规定按爵位等级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丶重农抑商政策,刚开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但到后来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丶燔诗书而明法令,牵制了人们的思维,是一种文化专制,抑制了创新意识。
严酷的刑罚为后世带来了不利影响。
消极影响: (1)燔儒书,使大量儒家文化及其他名家学派著作被毁,禁锢世人思想。 (2)重农抑商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难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3)实行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难以进入民主社会。
局限之处
但是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进步之处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辩论赛一般规则及流程
一、辩论赛一般流程
(一)立论阶段(6)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驳立论阶段(4)
1.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2.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三)质辩环节(7分半)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3.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4.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四)自由辩论(8)
自由辩论,先由正方开始。
(五)总结陈词(6)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二、赛制具体说明:
(一)立论阶段:
由正反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由正方开始。
(二)驳立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三)质辩环节:
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这个环节,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一辩、二辩、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可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
在质辩的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
(四)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注: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2.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限制。
3.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剩三十秒钟时,将有一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会有两声提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同时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计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若某一方的选手已连续发言四次以上,其中一人未参与发言,将做扣分处理。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4.如果一次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辩手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5.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注: 正反双方辩手
正方(反方)各有四位辩手,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四个辩手要起、承、转、合。
一辩手的任务就是首先陈述己方的观点,给概念下精确的定义,在整体陈述观点时比较详细,该辩手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大局观强。 ——起
二辩手,也叫攻辩手,逻辑思维强,富有进攻性和话题拓展性。但是优秀的二辩会收敛,这样才会不给人以强词夺理之嫌。——承
三辩手也称为“灵辩手”,这个辩手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应变能力强,善于扑捉到对方的观点漏洞。——转
四辩也叫总结性辩手,需要画龙点睛总结观点,但不只是简单陈述,要有鼓动性和想象性。——合
各队辩手辩论中可将资料集中在自制卡片上,发言时以备参考,但不能宣读实现已拟好的稿件或展示预先准备好的图表或字板,在自由辩论时队员可以相互提供发言线索。
辩论赛统分表
项 目
姓名
1
2
3
4
5
总分
主 席
正方一辩
正方二辩
正方三辩
正方四辩
反方一辩
反方二辩
反方三辩
反方四辩
裁判员签名:??
统分员签名:

辩论赛评判标准及评分表
评判标准依据
(1)审题(20分):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对方的难点是否有较好的处理方法。
(2)辩论技巧(40分):辩手是否语言流畅、立意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有说服力。
(3)内容资料(20分):论证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详实。
(4)表情风度(20分)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评 分 表
姓名
审题
(20分)
辩论技巧(40分)
内容资料(20分)
表情风度(20分)
总分
主 席
正方一辩
正方二辩
正方三辩
正方四辩
反方一辩
反方二辩
反方三辩
反方四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