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秦朝的覆灭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
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
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对秦始皇的评价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通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对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接着反问,“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呢?”设置悬念,引出本节课题。
活动2【活动】进行达标教学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主要有两个学习内容:(1)秦的暴政(2)秦朝的灭亡
秦的暴政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的内容
(2)观看幻灯图片三个情景
(3)归纳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4)组织活动: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出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吗?再想一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
(5)阅读秦朝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理解意思,民谣说明了秦朝暴政的哪一方面?
秦朝的灭亡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的内容
(2)提问学生: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与起义的根本原因相联系。
(3)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新农民战争的简单过程,使学生了解战争发展的基本脉络。
(4)依据图片,简要介绍项羽、刘邦这两个人物。
(5)介绍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6)组织活动:让学生完成书65页动脑筋,让学生了解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故事,让学生自由辩论项羽这样做高明吗?
(7)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活动3【活动】活动与探究
1、本节课中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思考一下,看谁找到的最多。
2、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陈胜、吴广没有领导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刘秀D.曹操
2、陈胜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陈楚B.大楚C.楚D.汉
3、下列民间收藏的书籍中,在秦始皇“焚书”运动中被焚烧的是()
A.医药书B.儒家诗书C.占卜书D.种植书
4、下列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中,最准确的是()
A.焚书坑儒B.不讲礼义廉耻,所以人民叛离
C.因为秦统一了六国的货币、度量衡等D.暴虐措施使人民不堪忍受,用刑太重
活动5【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灭亡以及项羽的失败,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课件28张PPT。第11课 秦朝的覆灭目录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探究活动课堂练习退出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秦始皇阿房宫图清.袁耀阿房宫遗址秦始皇陵庞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束颈的铁钳秦铁桎赵高 赵高(?~前207),原为赵国宗族远支,
因其母在秦国服刑,其兄弟数人亦在秦国受到
宫刑。后来,赵高在秦宫充当干杂活的宦官,
因精明强干,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
前210年随秦始皇出巡,归途中与李斯、
胡亥合谋,乘秦始皇病死之机,诈传始皇遗诏,
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胡亥继位后,赵高担任郎
中令,常居宫中参与决策。他先指使胡亥诛杀
宗室大臣,专擅朝政。 指鹿为马返回陈胜 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县)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领导了大泽乡起义,
建立“张楚”政权。前208年12月,陈胜在今安
徽亳县的下城父地方,被他的车夫、叛徒庄
贾杀死。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旧址陈胜墓返回项羽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
将项燕之孙。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
战的重大胜利,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
献。后与刘邦争夺天下,兵败自杀。刘邦 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
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
“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
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
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
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鸿门宴韩信 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淮阴
西南)人。辅佐刘邦,指挥了楚汉战争的主要
战役。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
告发与谋反的陈豨相勾结,为吕后、萧何诱
杀于长乐宫。 张良 (?~公元前186)秦末汉初军事谋略家。
字子房。其先本韩人,祖父、父为韩五世相。
辅佐刘邦,为其争夺政权出谋划策。被誉为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谋略家。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
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深得刘邦信任,
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楚汉
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
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
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
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
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
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垓下遗址霸王别姬虞姬 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
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
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
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
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
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 ,虞姬为楚霸王
起舞,含泪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
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虞姬墓返回探究活动活动主题:项羽的“黑锅”活动背景:自从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开来,一千多年中,人们似乎都确信是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但是,考古学家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项羽白白背了上前年的“黑锅”……活动安排: 1、搜集有关项羽和阿房宫的历史资料以及最近考古学家对阿房宫的考古发掘的资料。 2、阅读和研讨,探寻项羽背黑锅的历史原因。研讨一下,考古学家推翻错误结论采用了什么方法。你相信吗?返回课堂练习1.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8年 B.公元前206年
C.公元前209年 D.公元前2O2年
2.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BD课堂练习3.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4.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C.未图再起,乌江自杀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DBD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