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商鞅变法”》课后作业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曾在秦国进行变法的是
(
)
A.管仲
B.吴起
C.李悝
D.商鞅
2、战国前期,七个诸侯国中,相对落后的是
(
)
A.秦国B.魏国C.燕国D.赵国
3、商鞅变法发生在
(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战国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是(
)
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孝公
5、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
A.公元前359年B.公元前356年C.公元356年D.公元359年
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
A.废除土地国有制,不承认私有
B.重农抑商
C.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7、与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
(
)
A.管仲
B.商鞅
C.王安石
D.康有为
8、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
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B.正确的军事策略
C.正确的外交策略
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
9、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
)
①灵渠
②都江堰
③郑国渠
④白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商鞅变法后,秦国的都城迁到
(
)
A.邯郸
B.大梁
C.咸阳
D.郢都
11、下列对商鞅变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是春秋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C.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D.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12、《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统一货币、度量衡
13、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14、见下图商鞅在变法实行之前,通过“徙木赏金”的办法,主要是为了(
)
A.哗众取宠
B.重赏之下发现勇夫
C.确立商鞅讲信用、说话算话的形象,为实行变法寻找良机
D.执行秦王的命令
15、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不可能的是
(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
16、商鞅变法中,能使秦国国富兵强的措施是
(
)
①改革土地制度②奖励军功③重农抑商④建立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
①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历史趋势②变法得到了所有贵族的拥护③变法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④敢于同旧的势力进行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阅读下列材料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变法的内容吗?
(2)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当时的国君是谁?
(3)如何评价这次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19、阅读材料
商鞅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代表贵族势力的大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说:“现行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商鞅理直气壮地驳斥他们说:“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陈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右图即是他们辩论的情景。
请回答:
(1)你认为商鞅说的是否有道理?
(2)这场辩论体现了商鞅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5)后来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6)通过商鞅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及取得的成功,给你什么样的启示或感想?
(7)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B
6、A
7、B
8、A
9、B
10、C
11、B
12、C
13、D
14、C
15、D
16、B
17、C
18、(1)商鞅变法。内容有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第二方面,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第三方面,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第四方面,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第五方面,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3)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19、(1)有道理。(2)体现了商鞅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坚决要求变法的决心和精神。(3)秦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富国强兵,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5)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6)商鞅变法虽然受到了守旧贵族的阻碍,商鞅本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商鞅变法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使较弱的秦国跃升为大秦帝国。说明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强国之路。但是,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挫折,有时还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持不懈,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7)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制订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走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