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蘑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采蘑菇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06 14: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
采蘑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继续学习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在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白兔的话。领会做事情只有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读、书写、组词等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通过朗读感悟小白兔最后说的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做事应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感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小白兔说的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写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课文录音、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师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你们听了歌曲之后知道小姑娘做什么去了吗?(采蘑菇)对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采蘑菇》。(教师相机板书课题:20采蘑菇。)齐读课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是谁去采蘑菇了?他们猜到蘑菇了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用短横线勾画出文中的生字,反复拼读。
2.小组内互读生字词,相互纠正,并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
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出处:21教育名师】
4.教师出示课文田字格里的生字卡片,教师范读,全班齐读,要求学生思考该用什么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5.小组长带领成员讨论识字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可以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它。
6.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7.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听,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老师可相机指导。
三、书写生字,轻松积累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让学生自己说说在书写这些字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纠正双姿,进行个别辅导。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7.互相批阅生字,一起修正,争取写得更好。
四、再读课文,积累词汇
1.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再读读这个小故事啊?(是)那就赶快读一读吧!21cnjy.com
2.学生尝试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把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4.出示插图。
指导学生看图,试说图画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第三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快乐闯关
第一关:写写课文里新学到的生字词。
第二关:辨字组词。
仍(

失(

盼(

蓝(

扔(

夫(

粉(

篮(

第三关: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灰兔以后会怎么做?
胜利了!
【参考答案】
第一关:略。
第二关:
仍(仍然)
失(失去)
盼(盼望)
蓝(蓝天)
扔(扔掉)
夫(大夫)
粉(粉末)
篮(竹篮)
第三关: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熟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做事应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听写生字。
检查读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2)理解“雨过天晴”。
2.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
(2)灰兔和白兔去采蘑菇,他们采到了吗?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学生回答时,出示课件演示。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4)齐读4自然段。
为什么会这样?请读第二自然段。
(5)自由读第2自然段。
(6)学生质疑。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7)全班释疑。
(8)分学习小组,再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
(9)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灰兔最终篮子空空。
(10)自由读第3自然段。为什么白兔最终篮子是满的?学习小组读。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演示。
(11)自由读2~3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白兔的话。
(3)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4)再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分角色读课文,重点要读好灰兔、白兔说的话。
方式: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通过分角色读课文,激发孩子门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演一演。找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小灰兔、小白兔采蘑菇的场景。在表演中引导学生理解“不屑”“盼望”两个词的意思,体会灰兔的心理活动。在演示中继续理解白兔说的话“因为你放弃了那不起眼的一两朵蘑菇,所以才会失去满满一篮子的蘑菇。www.21-cn-jy.com
“不屑”“盼望”等词语,表现出灰兔不愿采不起眼的蘑菇,他总是希望出现很多才肯采,由此看来,灰兔不愿从小事做起;从“不论大小”“马上”“都不放过”等词语与灰兔是明显的对比。21教育网
“渐渐满了”“空空的”这是灰兔和白兔采蘑菇结果的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进一步暗示我们:只有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所收获。2·1·c·n·j·y
同学们想一想,灰兔为什么哭了。组织孩子们展开讨论,理解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小白兔的话点出了这篇童话的中心。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做事应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收获。)21·世纪
教育网
拓展延伸
想一想灰兔以后会怎么做?续编故事。
演一演。
【资料库】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同时都具有教育意义。不同的是:
寓言比较短小,语言简练、朴素,重在教训和讽刺,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童话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它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2-1-c-n-j-y
【课堂作业新设计】
快乐闯关
第一关:照样子写词语。
满满的
走着走着
第二关:辨字组词。
人(

经(

清(

才(

认(

劲(

晴(

菜(

第三关:通过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对灰兔说:
灰兔回答:
我对白兔说:
白兔回答:
第四关:开心阅读,完成练习。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本文共(
)节。
2.皮球掉到树冻里去了,小马(
),小石(

),小叶(

),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划出小文的办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胜利了!
【参考答案】
第一关:红红的、呆呆的、大大的
写着写着、想着想着、看着看着
第二关:
人(人民)
经(经过)
清(清水)
才(人才)
认(认识)
劲(有劲)
晴(晴天)
菜(买菜)
第三关:略。
第四关: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本文共(5)节。
2.皮球掉到树冻里去了,小马(伸手到树洞里去掏),小石(用两根树枝去夹),小叶(拿一把钩子去钩),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划出小文的办法。21·cn·jy·com
【板书设计】
20
采蘑菇
白兔
篮子渐渐满了
做事应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收获。
灰兔
篮子还是空空的
【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引人思考的童话故事。雨过天晴,灰兔和白兔去采蘑菇,到太阳快下山时,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原来,灰兔放弃了那不起眼的小朵蘑菇,最终便失去了满满的一篮子蘑菇!课文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插图,巧妙地将哲理寓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告诉我们做事应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收获。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灰兔和白兔去采蘑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灰兔总嫌草地上的蘑菇太小、太少,要等出现一大片蘑菇时再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白兔一看到蘑菇,不论大小,马上采进篮子里。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第五自然段主要写白兔把蘑菇分了一半给灰兔,并告诉他道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写生字,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www-2-1-cnjy-com
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随时随处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去体会灰兔对小事的不屑,感受白兔做事的认真、踏实。明白这两种态度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必然结果。(一个篮子空,一个篮子满。)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21
cnjy
com
教学内容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讨论灰兔听了白兔的话,以后会怎样做呢?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今后灰兔采蘑菇的做法。【来源:21cnj
y.co
m】
二年级学生好动,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如何让“死”的教材用“活”起来,是我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的主旨,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