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会唱歌的木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会唱歌的木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3 18: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
会唱歌的木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造句。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乐于接触大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内容,认真感悟课文最后一段表达的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小阿姐的语言、动作、神态,和作者一起感受大山的景美、物美、人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本课的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听歌的时候你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自己喜欢唱什么歌?(生自由回答)孩子们,你们知道除了我们人类,还有什么会唱歌吗?(生:鸟儿、动物、泉水……)2·1·c·n·j·y
2.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可爱的叶子,它就是小木叶,它也会唱歌呢!(板书课题:4
会唱歌的木叶)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木叶真的会唱歌吗?它会唱什么歌?它是怎样唱歌的?
生:会唱歌的木叶是什么样的?……
4.孩子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就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里,和小阿姐还有小木叶一起快乐的唱歌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就一起课文里看看吧。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哦!遇到比较难读的字词,可以多拼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两人互相帮助,解决课文中比较难拼读的字词。
3.师: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让咱们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指导。
生:我知道阿姐带着我进入森林里,用小木叶和许多动物打招呼。
生:从文中我知道小木叶是一种会唱歌的叶子。
生:从文中我能读出人和小鸟、木叶都是很快乐的。
生:我好羡慕阿姐和小弟弟能到森林里去和鸟儿唱歌、说话、打招呼。
5.师:大家说的很好,那么在这次读过课文之后,有没有新的疑问提出来呢?把你内心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6.小组合作交流,提出新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再读课文,用圆圈把文中的生字圈出来,自己拼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小组成员检查读,抽读。
2.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怀









让学生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抽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指导学生分类识字:四个带有“口”字旁的字,都与声音有关,掌握好读音。“怀”和“愉”都带有竖心旁,可以区别记忆。“滴”和“沥”都带有三点水旁,可以区别记忆。)
3.学生进行组词、扩词活动。(选定自己喜欢的生字进行组词,如果可以,自己可以扩几个词语。同桌两人合作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又正确。)
4.
师生共同扩词。
5.教师出示词语:怀抱、愉快、奇异、图画。
学生认读,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进行造句。
6.学生再次读课文,检查自己能不能很顺利的把课文读通。如果还有困难,抓紧时间在小组内解决。
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自我检查,解决朗读课文障碍。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异、怀、图、愉、摇、滴、摘、飘
2.指名读生字。
3.开火车说出每个字的结构。
4.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指名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
5.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以及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将你的发现告诉给小组的伙伴。(小组交流)
(2)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图(全包围);异(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巳”);愉(注意右半部分摆匀称);“摘”和“滴”左右结构,右半部分里面是“古”字,不要写成“商”字。
(3)学生描红练写,师巡回指导。然后在练习本上各写两个字。
(4)全班展示、评价学生的写字作品。(主要从笔画顺序、间架结构、占格位置、字形大小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出处:21教育名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并书写了生字,从中总结出了很多的识字方法和记字方法,在以后的自我学习中一定要学会恰当的运用,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版权所有:21教育】
大家课文也读的非常流利,特别是文中的一些比较难读的句子,大家也都能读通顺了。那么下节课,我们一起跟着小阿姐和她的小弟弟一起走进大山,与鸟儿们一起歌唱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写一写




二、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huái

kuài
yáo
dòng
piāo
luò

shuǐ
三、写一写,组成词语开火车。
  海→(大海)→(海水)→(海岛)
  愉→( 
)→(
 )→(
 )
  飘→( 
)→(
 )→(
 

怀→( 
)→(
 )→(
 )
摇→( 
)→(
 )→(
 )
参考答案:
一、略
二、奇异
关怀
愉快
摇动
飘落
滴水
三、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造句。
2.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乐于接触大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这节课还认识它们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师生进行评价。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木叶为什么会唱歌呢?
学习第9、10段。
(1)师:课文中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我)
指导学生读好文中我和小阿姐的对话,对于问句的朗读要注意表情和语调。
(2)出示句子:“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学生自由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是什么意思,树叶里都藏着哪些歌呢?
(4)练习朗读。
(5)抽读、评价。(他或她读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读?)
4.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听了阿姐的话,“我”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自由读第11自然段。
(2)“奇异”是什么意思?(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换成“奇特”、“特别”等词进行理解。)
(3)出示句子,理解:“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
质疑:为什么说“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歌唱什么?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乐的语气。)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段写的是木叶唱的歌。
5.学习第3——8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2)自由读,同桌对读。
 例:(一生)木叶向黄鹂问好……(另一生)滴沥!滴沥!
(3)这三个句子中有四个省略号,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前三个一样,都是表示声音的,后面的一个不一样,表示的是还有很多种对鸟儿说的话,省略掉了。)
(4)姐姐还和哪些小鸟对了话?怎么对话的?(学生自己想象,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恰当的评价和肯定。)
(5)指导朗读:
①抽生说说该怎样读这三句话。(表示声音的省略号处声音稍微延长一点,读出清脆的语调来。)
②指名读句子,师生评价。
④比赛读。
⑤齐读。
(6)请学生自由选择“问好”、“交谈”、“祝福”中的一词说一句话。
(7)交流、评价。
(8)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引读第8自然段。
 请学生思考:听到这么好听的歌,山林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①交流讨论。
②“悠扬”是什么意思?(形容声音高低起伏、优美动听)
③为什么大家都静静地听?(因为大家都被这悠扬的歌声迷住了,静静地欣赏这动听的歌曲。)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进行正音。
(2)讨论:“走进了大山的怀抱”是什么意思?(进入大山里面,这里是拟人的写法,把大山当作人来看,人走进去,就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人的怀抱。)
(3)我们来到“大山的怀抱”中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出示课件:课文第2自然段的情景。)鸟儿们是怎么样表现的?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进行描写?(小鸟的动作,利用了拟人的手法进行描写,写出了鸟儿的活泼可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理解“闯山”的意思。(在没有任何预料的情况下,进入山里。)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设置情境,拓展想象。
如果是你来到了大山里,你会对鸟儿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一谈。)
四、积累好词好句。
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写在练习本上,把喜欢的句子进行背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词填空。
奇异
奇怪
1.这幅画太漂亮了,里面画的景色(
)无比。
2.这个老头还真是(
),一个人坐在这里,自言自语的说话。
愉快
快乐
3.我们要做一个(
)的小朋友。
4.瞧,鸟儿看到我们来了,站在枝头唱起了(
)的歌曲。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果园里的桃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桃子。
2.例:森林中的大叶杨长的可茂盛了
三、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大家在静静地听着,听这悠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了回来。21教育网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静静(

悠扬(

2.用“
”画出表示大家非常安静的句子,句中都是写到了



3.为什么悠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了回来呢?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奇异
奇怪;快乐
愉快
二、略
三、1.安静
动听
2.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树叶
小鸟
野兔
3.因为山里太安静了,
这是回音。21·cn·jy·com
【板书设计】
4
会唱歌的木叶
滴沥
黄莺
布谷
杜鹃
一幅奇异的图画
如意
画眉
【课后反思】
《会唱歌的木叶》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描写大山充满生机,鸟语欢歌,山中小阿姐热情好客,用木叶唱歌和小鸟对话,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山里小阿姐纯真可爱的形象,赞美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特别是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难点。21·世纪
教育网
所以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以问题的形式首先切入第9、10自然段,充分理解之后,再来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这样就轻松多了。由难到易的学习环节,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学的非常透彻。21
cnjy
com
重点词语的处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悠扬、奇异”这两个词语的理解,采取了换一换,说一说,读一读的方式进行理解,简单易懂。真正让学生懂得了词语的意思,以后可以很好的运用。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但对生字的识记上下的功夫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识字方面还要加强力度,多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21
cnjy
com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和动植物间的和谐程度在不断下降,孩子们在学习了课文以后,能关爱动植物,可动物们在饱受了人类的伤害之后,还能放下心来和人类和谐共处吗?让我们停止所有的伤害行为,为动物,也为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和谐社会吧!
同课异构
4
会唱歌的木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造句。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乐于接触大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内容,认真感悟课文最后一段表达的感情。难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小阿姐的语言、动作、神态,和作者一起感受大山的景美、物美、人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学会用“问好”“交谈”“祝福”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产生乐于接触大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www.21-cn-jy.com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好不好?(播放有鸟儿欢叫的音乐歌曲。)好听吗?(好听)好,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认识一对姐弟,他们走进树林,和鸟儿为伴,唱出了好听的歌曲。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吗?(想)那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第四课《会唱歌的木叶》吧!
2.教师板书课题:4
会唱歌的木叶。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先来读一读课文,检查一下有没有特别难认的字,如果有,请用“△”把它们标出来。
2.生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把自己觉得特别难读的生字在小组内交流。
4.教师对全体学生都觉得比较难读的字进行纠音,然后全班交流。
5.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练读:①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②小鸟儿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的唱起了歌。③“滴沥、滴沥……”
那是向黄莺问好。④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木叶歌:“呜咿——咿喔……”⑤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⑥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6.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口头组词,师生共同评价。
7.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同学们,课文中都是写了哪些人呢?(阿姐和我)他们在哪里?(大山的树林里)好的,让我们跟着姐弟俩的脚步,一起到树林去感受一下那美好的歌声吧。
2.出示自读要求:①标注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②阿姐为鸟儿们吹起了什么歌?在哪些自然段里表现出来的?③阿姐吹的歌声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④阿姐为什么要吹歌给鸟儿们听?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⑤阿姐为什么能够吹出这么好听的歌曲?
3.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随机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4.
分小组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5.指导学生汇报交流。
①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如果有的学生对于标识自然段还不太清楚的话,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指导。)
②指导学生抓住3——7自然段进行理解。从表示声音的词语“滴沥、滴沥;布谷、布谷;如意、如意;呜咿——咿喔”进行理解,让学生积累其他的表示声音的词语,如:滴答、滴答;嗡嗡嗡;哗啦哗啦等,并且明白这些声音都是通过木叶发出的,渗透利用拟声词可以使文章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趣活泼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8自然段进行理解。(描写到了3种周围的动植物:树叶、小鸟、野兔,这些都是生活在树林里的动植物。它们原来是树叶摇动、小鸟鸣叫、野兔蹦跳;对比现在“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同时理解“一时”的意思是顿时,时间很短,说明了阿姐的木叶歌声非常迷人,很短的时间就把周围的动植物给吸引了。对比动植物前后的表现,进行想象,可以得出阿姐吹的歌声非常美妙、迷人。)
④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2自然段进行理解:“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的欢迎来闯山的客人。”抓住这句话中的“跳来跳去、欢迎、愉快地、热热闹闹”这些表示动作和情绪的词语进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阿姐和小弟弟非常受树林里小动物的欢迎,同时也可以看出阿姐和小弟弟非常喜爱树林里的动植物,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所以,阿姐非常高兴的吹起了歌曲。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教学,理解“欢迎、热热闹闹”的意思并造句。
⑤抓住第10自然段进行理解,重点理解阿姐的话:“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是什么意思?(表示阿姐经常到树林里来玩,与鸟儿们早已经成为了好朋友)“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歌哩”表达了什么?(表达了阿姐非常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思想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突破难点。
教师出示第11自然段:听她这一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串串绿色的歌……
1.理解“奇异”的意思:特别的,突出的,新鲜的,奇特,很新奇。
2.抓住“眼前出现”理解,其意思表达的是一种这幅画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3.紧接着提示学生为什么“我”会想象这样的一幅画:因为是阿姐的歌声太好听了,是树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人与大自然太和谐了,所以,才促使我想象了这样一幅画面。
4.“串串绿色的歌”是什么意思?(教师问题抛出:真的是绿色的歌吗?不是。那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作者说绿色的歌,是赞美树林里动植物的可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对全文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段话总结了全文的内容,把整篇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集中了起来,表达了作者那种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希望人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感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异
怀






2.进行对比识记:“异”的上半部分为“巳”,不要写成“已”。“怀”和“愉”都带有竖心旁,注意区别右半部分。“滴”和“摘”的右半部分相同,注意与“商”进行区别。2-1-c-n-j-y
3.特别指导:“图”是全包围结构,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一”。“飘”因为与风”有关,所以带有“风”字旁。“摇”与手有关,带有提手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数为10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学生自己描红,师生投影共同评价。
5.教师指导田字格里的占个位置,然后进行再次指导。
6.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三个。
7.进行生字扩词活动。
8,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进行造句、写话。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阿姐、小弟弟一起走进树林,聆听了美妙的树林之歌,朗诵了本文美妙的文字,从中感受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大家一定要好好的爱护动植物,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做个保护大自然的使者。21cnjy.com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的生字标注正确的拼音并组词。










二、根据动物的特点,写出拟声词。
蛐蛐(

啄木鸟(

青蛙(

小羊(

蚊子(

布谷鸟(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问好:
交谈:
祝福:
参考答案:
一、yì
异样

愉快
二、蛐蛐
哒哒
呱呱
咩咩
嗡嗡
布谷
三、略
【板书设计】
4
会唱歌的木叶
进入大山:问好
欢迎
唱歌
安静
交谈:
陪伴
想象
【课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一个课时,将本篇课文学习完毕,课容量比较大,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学习起来就有些困难。但是本课的各个环节紧凑,不拖沓,学生的学习节奏比较紧凑,所以,学起来还是可以的。www-2-1-cnjy-com
按照“识字——理解课文——写字”的顺序进行学习,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问题引领,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学习了字词、句子、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源:21cnj
y.co
m】
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拓展延伸做得不够好,或许是因为时间关系,学生学习的拓展内容上显得比较狭窄了,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注意这方面的拓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