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科学家的问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科学家的问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21: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科学家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4.增强学生热爱科学,多动手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写生字,理解课文,明白道理。难点: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生字、
杯子,金鱼
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质疑激趣。
1.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有一天,一位科学家来到一所学校,许多孩子都惊喜地围住了他,向他问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位科学家都做了回答,孩子们听了可崇拜他啦。这时,科学家也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许多小朋友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于是都抢着回答,但都不正确。这时,有个聪明的小朋友通过自己动手,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2.设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4.同学们的问题可真多,会思考,会提问题才是会学习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学的文章,就和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有关,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板书(板书课题:25科学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的问题呀,都在课文里呢。带着你们的问号去读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读后,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宝宝,让学生试认一下。在试认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提醒学生应该如何解决困难?(指名说:查字典
问同学
问老师等,到课文里去找。)
3.师:对,到课文里去找相关生字的拼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去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4.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圆圈将生字宝宝圈出来,不认识的或者读不熟的字多读几遍。
5.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这些生字娃娃就是今天大家要认识的新朋友,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小声地拼读几遍,注意把生字娃娃的名字叫准。(学生合作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指导。)
6.师:你认为哪些生字娃娃容易读错,给大家提个醒,再教教大家。
7.
怎样才能记住生字娃娃的样子呢?谁愿意把自己好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识字方法的介绍,教师要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存学生学习的信心。)请把你已经会认的字大声地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或夸夸他,或帮帮他。
8.我们一块儿来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吧,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容易读错的多读几遍。)
9.教师: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吗?瞧,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赶快中课文中读一读他们吧。
三、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不要把课文语句读破,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在全班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朗读。
1.师:同学们,刚才咱们自己都试着读课文了,下面就来展示课一下自己读的水平如何。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指导读第一句话时,要重读“科学家”和“奇怪”两个词,突出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很奇怪。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小朋友们说的话,读出小朋友们“抢着说”的语气。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指导,玛丽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玛丽亚一定挺为难,又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在读这一段时,要读出玛丽亚的心情。妈妈的话一定是语重心长的说。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的心态。
4.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在读这一段时重点读好一个句子,“哎呀,
漫出来了,完全不是科学家说的那样!”这句话既表现了玛丽亚的吃惊,又有些生气,所以读这句话时的语气要掌握好。
5.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指导读好“你怎么可以提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这句话,语气要重,读出一种生气的感觉。
6.指名读第六、七自然段,提醒学生要把“我是要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句话读好,适当的放慢语速,停顿得当。
四、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议、试、案、惑。
2.观察生字的结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记住这几个字的方法。
3.教师指导:“议、试”都是左右结构,书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案、惑”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的时候注意不要写的太高。
4.学生描红三遍,然后比一比谁写的好看。
5.师生对四个生字进行扩词:议论、商议、议题
考试
试验、
测试
答案
案板
方案
迷惑
疑惑
困惑。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朗读,对生字的字形以及课文的朗读技巧把握的不错,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这个科学家为什么提出这么古怪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把正确的拼音连一连







二、
比一比组词
三、抄写下面句子
我不是骗你们。我是要让你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
一、题tí
漫màn
抢qiǎng
理lǐ
二、议论
意义
试验
公式
答案
安全
三、我不是骗你们。我是要让你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识字和写字,还有初读课文训练,在朗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以及孩子们对问题的表现。对于会认的字,本课中利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学的也很开心,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较好。本课中的一个重点学习任务就是对课文的朗读,因为本课的课文比较长,而且文中也有一些较长的句子,比较难读,所以,分段指导朗读是很必要的。
朗读课文虽然指导的比较到位,但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效果还不是很好,以后要在提高班内整体朗读水平上下功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
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玛丽亚情感的变化,感悟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科学家爷爷见了面,科学家爷爷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还记得吗?(指名朗读)  
2.教师板书课题:(25科学家的问题)
二、感受玛丽亚的疑惑(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师: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科学家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让我们可爱的伊琳娜这么生气呢?快看看第一段,用波浪线轻轻地画出这个奇怪的问题吧!找到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请2-3读)
2.师:对于这个问题,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3.我们先来看看前两个小朋友说的。(生找到第2.3自然段)哪个小朋友来读读他们说的话?(请2生读)
师: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这两个小朋友也认为科学家的话是_____(生补充:对的)。那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谁能用肯定的语气来读读这两个小朋友说的话?
4.(请2-3生读、分角色读)
5.
师:伊琳娜是不是和这两个小朋友想的一样呢?她怎么想?
出示句子并请同学们默读“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又想不出道理来。”
6.师:你从这句话里知道了什么?
生:伊琳娜爱动脑筋
师:(板书“爱动脑”)伊琳娜不像其它两个小朋友那样轻信别人,她有主见;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像伊琳娜一样动脑筋,不要盲目地随从别人,“不盲从”(板书:不盲从)
7.师:伊琳娜有了问题,她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往下看。
生:读句子“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师: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回到家里问妈妈。(板书:不懂就问)你在遇到问题时,有其它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师:我们可以问我们的“小老师”——字典
师:大家解决问题的办法真不少。那伊琳娜的妈妈告诉她答案了吗?
师:妈妈是怎么说的?(课件: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生:齐读句子
8.师:你知道妈妈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吗?你能给这句话换个说法吗?
生:不能光靠脑子想,不动手,永远不知道答案;不能光想,一定要动手做做看;只靠脑子想,是不行的,还要动手做一做
师: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位妈妈不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找答案,这种做法多有意义啊!你们想认识这位伟大的母亲吗?(课件)这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大家一定听说过她,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三、体会玛丽亚的生气(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师:伊琳娜有没有动手做一做?读第五段,看看她是怎么做的?(生自由读)
2.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来做这个实验?看老师做的动作哦!看谁看得仔细。
(师:拿起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往杯子里放入煮熟的鸡蛋,“哗”水漫出来,洒在地上)
3.师:什么现象?(齐说)水漫出来了
师:杯子里水满了,鸡蛋放进去,水就会流出来,这就是“漫”。你还见过什么漫出来?
生:喝饮料的时候,把饮料倒到杯子里,杯子满了,饮料就会漫出来;喝牛奶的时候,杯子满了,牛奶漫出来
师相机表扬:同学们都特别留心观察生活,真好。那么“漫”和“流”、“洒”一样吗?
4.指导学生分清楚这三个字的不同之处:流就是水管里的水从水管里流出来,血在血管里流;洒就是洒水,可以让学生做做洒水的动作。水满了,往外流,就是漫。它和流、洒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的字。
5.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伊琳娜做的实验
(课件:实验动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结果?
生: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6.师:如果你是伊琳娜,这时候,你想说点什么?体会伊琳娜生气的心情。
生:哎呀,我受骗了吧
7.师:瞧~(看板书图片)伊琳娜多么生气呀!谁能学着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读读她质问科学家的话?
8.指导朗读:“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读出生气的语气。
四、分享高兴(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师:科学家真的哄骗小朋友了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课件: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生:读“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2.师:伊琳娜听懂了吗?她听懂了什么?(伊琳娜知道了科学家没有哄骗小朋友;伊琳娜知道了,科学家的话也有不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3.师:伊琳娜还生气吗?(不生气,她高兴地笑了。)(把板书中伊琳娜的图片换成笑的)伊琳娜会笑着对朗志万说些什么?(谢谢您,让我知道了科学家的话也有不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谢谢您让我知道了凡事要多动脑,多动手的道理。)
4.师:你从科学家的做法里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我知道了科学家没有哄骗小朋友;我知道了科学家这样做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5.师:科学家先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追问为什么,就是想让孩子们动脑筋,发现问题,再自己动手实践,找到答案。他对孩子们的培养这么用心,这多么让人敬重啊!
6.师:正是由于这位科学家的培养和妈妈的鼓励引导,让伊琳娜从小养成了“爱动脑,不盲从,动手做”的好习惯。伊琳娜长大以后,获诺贝尔化学奖,她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在科学界绽放。
7.师:你们想认识这个像花朵一样美丽的女孩吗?(课件)这就是伊琳娜在实验室做实验的照片,伊琳娜原名“伊伦 居里”,法国物理学家,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奖
。(第二幅照片)这是她和妈妈居里夫人一起在做实验。
五、拓展延伸。
这节课的学习,伊琳娜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回到家中,我们也要做一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孩子。请你选择下面任意个问题,在课后做一做把!
1.动手做做看: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2.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ùn
qiǎng

cuò


àn

jiě

huò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兴—
明白—
正确—
奇怪—
三、选词填空。
1.清凉的水从自来水管了出来。
2.放学后,我们先扫地,后水。
3.把一个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放进装满水的玻璃杯里,我们看到水出来了。
参考答案:
一、议论
抢答
错误
答案
理解
以后
二、难过
糊涂
错误
平淡
三、1.流
2.

3.

【板书设计】
科学家的问题
爱动脑
不盲从
不懂就问
【课后反思】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有句俗语说得好:
“小孩小,不掺半点假”。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课,他们不会为了迎合老师而装出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如果老师只一味的强调知识的学习,那我们只能给予学生增加压力。使学生过早的背负起沉重的学习压力,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如果换一种学习知识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传授”为“探究发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师者尽可能的承担学生“玩伴”“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积极的找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知识的连接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现,
认识、探索、创造新的(至少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全新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直观的展示,
演示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和注意。这点上我深有感触和体会。
我在上《科学家的问题》这篇课文时,有个孩子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杯中的水漫出来就是鱼的尾巴把水给拍出来了”正好课文中也配有一幅插图,图中画的也正是鱼放入杯中时水花飞溅的样子。显然很多孩子还不明白“漫”的意思。于是,我将一个杯子里盛满水,让学生仔细观察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现象,我慢慢的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入杯中,
水顺着杯口漫了出来。孩子们马上领悟到了漫就是水顺着杯口慢慢往外溢。由此可见,以生为本,寻找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
使学生学到有利于生活的知识,
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qiǎng
màn




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