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二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10: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估检测(二)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秀”是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是他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所做的又一个特质规定。秀,是指审美意象之鲜明生动、直接感人的性质。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出于文词概念、逻辑判断之外;二是指审美意象的蕴意不是直接的、单纯的、有限的、确定的,而是宽泛的、复杂的、丰富的和不确定的,具有多义性。刘勰之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规定被确立下来。
隐秀是对审美意象的内在规定,因而也是对戏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秀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情节曲折而不失明畅,人物质朴而不失光彩,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隐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境界千回百转、柳暗花明,主题深刻而不和盘托出,内容丰富而不一览无余,令人产生百读不厌的深厚韵味。具有隐秀规定的优秀作品,不仅是特定社会生活内容的真实反映,又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人们在认读之时,似可直接触摸到创作者萌发动机时的心灵律动,又似可感知作者寄寓于意象之中的暧昧之情和宽泛之义。因此,这样的作品就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等特征,亦正因为此,它才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才能吸引人们去追索、探寻,进而生发探幽览胜的惊快之感。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西厢记》之所以能够经世流传,即是因为它们的审美意象具有深远厚重的内涵,有隐约淡远之气而耐人寻味,有引人遐想的空灵而让人迷醉。它似乎混沌朦胧,却又具有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获得联想生发的广阔天地。
在我们的现代戏创作中,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也许是由于美学知识的忽略,也许是由于艺术功力的不足,也许是由于政治功利的短视,也许是由于传统创作思维定势使然,总之,在建国以来的现代戏作品中,我们还很难找出几部在隐秀观上可以称道的佳品来。许多作品是昙花一现,不说是图解政治,亦只是没有时代超越感的时事剧。它们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上,缺乏新意、过于浅露,很难成为传世之作。
近年来的戏剧创作,由于当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审美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超越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的判断,走向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和对人类内心宇宙骚动的精微探讨。作家一旦实现了这种对生活的超越,就会透过生活表象而有所发现,原来那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在自家灵府之内,“悟性即在你的脚下”。人们亦同时发现,那些能够超越时间磨蚀而永葆其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原来与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竟有如此的生命联系!隐秀,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规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们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1.下列对于隐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是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的内在规定,同时也是刘勰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
B.隐既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超出文词概念,又指其蕴意具有多义性。秀是指审美意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
C.隐秀的规定不仅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而且使作品富有深厚的韵味。
D.自刘勰提出隐秀说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规定被确立下来,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解析:选A。“是刘勰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错误,隐秀“是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是作者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具有隐秀的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还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读之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B.建国以来的现代戏或忽略了美学知识,或艺术功力不足,或政治功利短视,或传统创作思维定势,几乎没有产生可以称道的佳品。
C.阅读具有隐秀的佳作,似可直接触摸作者的内心,又似可感知作者寓于意象中的情义,故此类作品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
D.审美意识的觉醒使近年来的戏剧创作,不仅有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判断,还有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及对人类内心的精微探讨。
解析:选A。B.“几乎没有产生可以称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佳品”错误,原文为“很难找出几部在隐秀观上可以称道的佳品来”;C.因果倒置;D.原文为“超越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的判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超越生活,才能透过生活的表象而有所发现,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存在于作者自己的心中。
B.《琵琶记》等作品的审美意象具有深厚的内涵、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能产生广泛的联想,故能经世流传。
C.秀的规定,使作品形象生动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曲折、人物质朴,具有秀的作品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
D.注重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才能使作品永葆艺术生命力;对生活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缺乏新意的作品,只能会昙花一现。
解析:选C。应为“具有隐秀的作品经得起……余味无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徙平陵。并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武高其志节,举能治剧①,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徙颍川太守,代陵阳严诩。诩本以孝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官,谓掾吏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吏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郡掾,赃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减死罪一等,愿蚤就髡钳②。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元惧,驰道遣人呼弟。阳翟轻侠③赵季、李款多蓄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④于市。
(节选自《汉书》)
【注】 ①剧:复杂混乱的地方。②髡钳:刑罚名,剃去头发。这里泛指刑罚。③轻侠:不怕死的强盗。④具狱:罪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过辄闭阁自责   
辄:就
B.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
祖:饯送
C.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吊:哀悼
D.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
过:路过
解析:选C。过:拜访。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何并有才干的一组是(3分)(  )
①举能治剧,为长陵令,道不拾遗
②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③罪在弟身与君,律不在太守
④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
⑤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
⑥亦得赵、李他郡,持头还,并皆县头及其具狱于市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选A。②是严诩说的话,与何并无关。③表明何并不徇私情。⑤是差吏依法办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并,字子廉,祖籍平舆。祖父和父亲都从郡吏起家,后来都凭借郡守的身份从平舆迁移到平陵。
B.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吏是师友。掾吏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忧心忡忡。
C.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出面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将其弟弟钟威由死刑减一个等次,从轻处理,遭到了何并的严词拒绝。
D.阳翟对赵季、李款蓄养宾客不以为然,抱以轻视态度,却仗恃权势鱼肉乡里,无恶不作。
解析:选C。A项,“祖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父亲都从郡吏起家”说法错误;B项,“知道接任他的是何并”说法错误;D项,“阳翟对赵季、李款蓄养宾客不以为然,抱以轻视态度”说法错误。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是为颍川的士人哀痛,我自己哪里有什么忧愁呢!我因为处事柔顺而被征用,(我一走就)一定会选用一个刚强威猛的人来接替我。
(2)(赵、李二人)依仗权势在乡里侵夺别人的财产,甚至欺侮良家妇女,掌握着官吏们的把柄,在郡中横行霸道,听说何并即将赴任,都逃跑了。
参考译文:
何并,字子廉,祖父凭借禄秩二千石的郡守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从平舆迁到平陵。何并起初担任郡中小吏,直至大司空掾,侍奉何武。何武认为他志向品节崇高,以有治理复杂混乱地方的才能的名义举荐了他,让他担任长陵县令,长陵县道不拾遗,社会安定。
何并升任为颍川太守,接替阳陵人严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诩本来用孝行治理颍川,认为掾吏是师友,掾吏一有过错,他就闭门自责,最终也不严词训斥。郡中出现混乱局面,王莽派人征调严诩,属下官员几百人在路边替他设宴饯行,严诩坐地而哭。掾吏问:“您是受到吉祥的征召,不应该这样吧!”严诩说:“我是为颍川的士人哀痛,我自己哪里有什么忧愁呢!我因为处事柔顺而被征用,(我一走就)一定会选用一个刚强威猛的人来接替我。接替我的人一到,将会有人要遭受酷刑,所以哀悼他们罢了。”
这时候颍川人钟元担任尚书令兼廷尉,位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重。他弟弟钟威担任郡掾,贪污了很多钱。何并要去担任颍川太守,拜访辞别钟廷尉,钟廷尉免冠为弟弟说情,请求何并早点将其弟弟钟威由死刑减一个等次,希望从轻处理,接受一般的刑罚。何并说:“是你弟弟和你犯了罪,(得依照法律来量刑,能否从轻处理,)可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钟元害怕了,赶快派人向弟弟通风报信。阳翟有两个亡命之徒赵季、李款豢养着许多宾客,仗恃权势在乡里侵夺别人的财产,甚至欺侮良家妇女,掌握着官吏们的把柄,在郡中横行霸道,听说何并即将赴任,都逃跑了。
何并到任后,寻找勇敢威猛并且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晓法律的官吏将近十人,让文吏处理三个人的案件,武吏去捉拿罪犯,各司其职。武吏下命令说:“不是这三个人得罪了太守,是他们触犯了王法,不能不治罪。钟威犯的错误大多在朝廷大赦之前,流放到函谷关,不能让他危害民间;如果他不服处置,就逮捕他。赵季、李款是凶恶之人,虽然逃到远方去了,应该逮回他们,用他们的头来向百姓赔罪。”钟威仗恃他哥哥的权势,不服从官府的处置,走到洛阳就被官吏杀死了。赵、李二人也在其他地方被捉住,带回他们的头颅,何并在街市上公布他们的罪状,悬挂他们的头示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江湖伟观
刘 黻[注]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 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第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句选取了西湖、古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屿等典型意象描绘了一派静谧的阔大之景;下句借远江、归舟、夕阳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归舟过处江水荡漾的动态秋江图。动静结合,画面开阔辽远。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独凄凉之情;②诗人北望中原,收复无望的哀痛之情;③诗人屡遭贬斥,半生潦倒,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死水》)
(2)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________,/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________________。//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卞之琳《断章》)
答案:(1)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2)又寂寥的雨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3)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灵魂远去的村庄
陈柳金
祖父驾鹤西游那晚,我在灵前三跪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拜,突然一只桃子掉下来,不偏不倚砸中我的脑袋,头上隆起一个“桃子”。家人疑惑,莫非我在祖父生前得罪了他?
属猴的祖父有八个儿子,希望有谁能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山旮旯,但个个都是恋山的主。祖父说,龙生龙,凤生凤,老猴生儿钻山洞。我生肖属马,马踏天下,日行千里。祖父便把希冀转移到了我身上。弥留之际,祖父紧抓住我的手,气若游丝:“你不走出去,我死不瞑目!”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在属猴的祖父灵位前摆上桃子,心里一万遍地默念“我要走出大山”。
按祖父的遗愿,葬他于村郭的高山之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想,祖父还是很留恋人间烟火的,他可以看到村庄的朝霞夕烟,听到牛羊的长哞欢唱,望到江上的轻舟白帆。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愿景留在了人间。他站在高山之巅,是想有一天看着我走出大山!
于是,一匹马朝着高山昂首嘶鸣,
( http: / / www.21cnjy.com )顿时“大风起兮云飞扬”,烈马绝尘,踏破万里关山——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市水利局的资料员考试,以赤骥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一举夺魁,成了一匹城市中的千里马。
离开老家那天,祖母用柴火在家烧菜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摇着木船载我飘过凌江。家里的炊烟仿佛架起了一座天桥,一直通向祖父的坟墓。我想是祖父知道我要来报喜了,专为我搭了这烟桥。
顺着桥的方向来到山腰,在父亲的桃园
( http: / / www.21cnjy.com )摘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正想离开时,瞥见好几人在风中白袂飘飘,我猛一惊。父亲说,那是看护园子的稻草人,一个大男人还怕没灵魂的人么?我定了神,把头上的红草帽扣在了一个稻草人头上,嘿,白衣红帽,精神着呢!我拍了拍它,老伙计,替我好好看护园子,下次回来赏你!
把桃子等供品在祖父坟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摆上,点了香烛,鞠了大躬。我气宇轩昂地把喜讯告诉了祖父,渴望他用桃子再砸一下我的脑袋。但是没有,祖父心疼都还来不及呢。
回到家,品尝着祖母亲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的梅菜扣肉、酿豆腐、醋熘鱼和客家黄酒,那个味儿美的啊,至今还垂涎三尺。可惜,这是我在老家吃的最后一顿客家美食了。
我到市水利局上班后,被安排到下属的移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写材料。不久市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对我市的凌江水库进行加固扩容,须迁移上游的部分居民。我们村是上游地势最低的一个村,被定为全村迁移。尽管村民一百个不愿意,但谁敢跟龙王爷掰胳膊?
移民工作很快就开锣了,我忙成了转陀螺,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抽不出身回老家。仅一年多时间,全村就迁移到了凌江水库之畔。回到按城镇标准建设的移民村,水泥硬底化路面把家家户户的房子切割成一排排“豆腐块”,全没了过去那种依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和闲适。村民也不再有土地,五谷蔬果都是从街上现买的,失却了泥土的芳香。吃着祖母用煤气煮的客家菜,再也品不出当年的滋味。
清明时节,我们精心准备了祭品,跋山涉水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原来的村庄。哪里还有村庄的影子呢?湖波浩淼,一片泽国,在低处的房屋都成了水底龙宫,只有高处的几座房子还在临水照花,显出无限落寞的怨妇神态来。
再看我的祖屋,一半在水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半在水面。我的童年记忆一下子淹去了大半。在那个老宅里,我曾经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闻鸡起舞,曾经听着祖父无数次“走出大山”的絮叨,吃着祖母用柴火烧的饭菜……还有,在这村庄里,曾经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炊烟缭绕、渔歌唱晚。而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记忆化作无情水域……
“你看,那边怎么浮着人?”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父亲手指的方向,看到远处一个个人头在浮动,我脸色煞白。父亲忽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呢,那是村民以前用来看护菜园的稻草人!
便想起了那些守护自家桃园的稻草人。举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去,几个白袂飘飘的稻草人仍忠实地守候着,竟然还看见了那个戴红草帽的老伙计,只是没有了当年的精神劲儿,耷拉着脑袋,像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我收回目光,不忍再看,眼前的凌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吼咆哮,掀起滔天浊浪。要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断然是不可能了。便在江边的一棵桃树下摆了供品,父亲隔江高喊——爹啊,吉日良辰,天朗气清,恭备三牲,祭奠尔魂。伏惟兮尚飨!
点了香烛,烧起纸钱,曾经村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袅袅炊烟、鸡鸣狗吠、鱼米飘香瞬间灰飞烟灭。我心情沉重地屈膝下跪,忽然树上掉下一只桃子,嘭一声砸到了我的脑袋,头上长起一个“桃”。家人疑惑地看我,我真想一个猛子扎进凌江……
晚上,我喝得酩酊大醉。梦见祖父指着一戴红草帽的稻草人大声呵斥:你走出了山旮旯,怎么还把全村人都带走了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这篇小说以朴实、自然的笔触,重点描写了“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巧妙地表达了作品深刻的内在意蕴。
B.作者写“我”无法过江去祖父坟前祭拜,是要表现在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当下,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使广大农村正在失去其生活的本来面目。
C.小说结尾写“我”做了一个梦,祖父责备了“我”,实际上体现了“我”因为不能给祖父上坟,不能尽孝心的一种愧疚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把造乡运动比喻成来势凶猛的湖水;将水泥路面切割出的“豆腐块”的死板和倚山而建、傍湖而居的随意、闲适对比等。
E.小说的谋篇布局,看似随手拈来,随意铺展,实则步步为营,匠心独运。语言沉稳老练,不动声色,却力透纸背,发人深省。
解析:选AC。A项,本文重点不在于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从乡村到城市工作的过程。C项,作者写“我”做梦,主要用意是斥责“我”以及村民离开家园,失去灵魂皈依的行为。
(2)小说中的“稻草人”具有怎样的含义?作者反复写它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稻草人”有双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它既是现实中农村生活的常见物,代表了一种典型而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象征着千百年来一直守护着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村民。②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迁移之前精神奕奕,忠实地守护家园的稻草人和迁移后无精打采,充满悲伤无奈的稻草人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主题。
(3)小说在开篇和结尾处都写到了桃子掉下来砸中了“我”的脑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篇:在内容上,寄托了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对“我”的关怀与期望,希望“我”能够走出大山;在结构上,引出下文情节,写“我”通过奋斗,成了城市人,完成了祖父的遗愿。②结尾:在内容上,暗示祖父因乡村的迁移而产生的对“我”的责备与不满,从而揭示出乡村——我们的精神家园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的主题。(或从结构上答出“引出下文梦境中祖父对‘我’呵斥的情节”也可)
(4)小说标题叫“灵魂远去的村庄”,你是如何看待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变成城市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进行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乡村就应该保持乡村的特色,不能人为、硬性地将它变为城镇。
观点二:农村进行城镇化改造虽然是历史进步的体现,但也失去了乡村所特有的灵魂和精神。
观点三:农村变成城市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合文本略)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独行者”池莉:天生孤僻,善于独自行走民间
舒晋瑜
①“我更喜欢独行,天生孤僻;更善于独自行走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更乐于和陌生人交往聊天,这样的方式使我成为我这样的作家。”此番“自白”,池莉发表在1998年出版的《来来往往》上。直至今日,她依旧独来独往。
②有趣的是,像她这样一个“比较孤僻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傲”的作家,作品偏偏很“热闹”,社会影响风生水起,尤其是《生活秀》,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京剧。那两年,池莉成为“空中飞人”,各种邀约不断。
③她自小起意当作家,三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想就是写作,三十岁的理想还是写作,从没改变过,至今没有一字退稿、一篇压稿。不过,创作上的顺风顺水,无法抚平池莉心中的焦虑。她从小是一个乖女孩,听父母的、听老师的,长大成名了,听社会潮流的,四处奔忙,顾此失彼。直到有一天,作家奈保尔笔下的“成名和逃离”击中她的内心,她突然清醒地认识到,应该懂得选择生活方式了!她要安稳,要妥帖,要能够生长新的思想与新的美丽。于是,池莉毅然动身回归自己——转身成了“会议和社会活动的请假大王”。她搬家,种菜,步行,阅读,写作,听音乐,看影碟,少应酬,躲媒体。这一切对于盛名之下的她,想必需要决绝的勇气。而这也许正是她的宿命: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
④她常常独自背着行囊去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去接近、了解不同的人群,学习、思考和修正自己。“我要成为一个健康洁净、从容精致的人,成为一个有能力感受与领悟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生命与写作共生,这是池莉此生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庆幸的是,作家的个性与反骨恰是职业的必需,也是越来越开放和进步的社会的需要,也许正因为如此,池莉才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⑤从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九卷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创作脉络:第一个时期:28岁前后,青而不涩,充满激情,充满对成名的渴望,努力用文字表达生活的严酷,同时不掩饰自己对现实的模糊认知;第二个时期:30岁~45岁前后,熟而不透,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世界不断怀疑、颠覆、重构;第三个时期:45岁至今,透而不穿。她“叛逆”“自由”,疏离文坛但并非“看穿”而“遁入空门”。她待在暗处,把自己的视线调整到最清晰,静静地琢磨这个世界,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⑥在新近创作的诗歌中,池莉写道:“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峰/都是我的亲戚/我潜伏在小草根部/认真成长/每天我都吞食泥土/那是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走近你……”这首《坐在云端深处》,正是她走向大地的生命状态的写真。她说:“我相信,我的生命性质正如我的故乡和命运一样,先于我的存在而存在,早就隐藏在文字里。而我对于它的认识与服从,也一如认同我的故乡和命运。面善得无法陌生,亦无法选择。”池莉就是这样在理解生命,每一次裂变都可以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否定和变化越多,越能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本质生机勃发。
⑦在池莉看来,我们的文学,多少年多少代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喝着洋奶,除了吸取应有的营养之外,更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而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这让她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哀伤。失去本民族的,必不是全世界的。当一个民族对自己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时,这其中必定含有人类共同的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她说,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理想,默默地静静地努力去做,这就是自己的写作生活。
(1)下列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池莉喜欢独行,天生孤僻,善于独自行走民间,乐于和陌生人交往聊天。直至今日,她依旧独来独往。
B.性格“比较孤僻冷傲”的池莉,参与社会活动却很多,各种邀约不断,她的作品表现的内容都很“热闹”。
C.池莉的理想是写作,从没改变过,创作上非常顺利。找到一个“隐身洞穴”,写作并远行,是她的宿命。
D.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是想“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客观、善于理性与感性的人”。这也是她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
E.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创作的三个阶段:青而不涩、熟而不透、透而不穿。她正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
解析:选AE。B项,“她的作品表现的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都很‘热闹’”与原文不符;C项,“是她的宿命”太主观,原文是“也许正是她的宿命”。D项,池莉“想要的和正在坚持的生活方式”是“生命与写作共生”。
(2)文章列举新近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和池莉新近创作的诗歌有何目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池莉的生活方式:生命与写作共生。②紧扣题旨,表现池莉的理想追求,“尝试抵达文学表达的本质”。③展示池莉的文学业绩,诗文俱佳。
(3)文章多次写池莉的理想,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通过对池莉理想的有关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池莉的写作生活和人格追求。
所选事例及分析:
第③段,写池莉从小“起意当作家”,以及几十年的追求,直接表现了她的写作生活和她选择的生活方式。
第④段,写池莉“独自背着行囊去行走”,点明题旨,间接表现了她“生命与写作共生”的理想追求。
第⑦段,写池莉试图“专事表达我们本土的母语”,表现她对“生命情怀和普世价值”的追求,是她写作理想的直接表现。
(4)池莉为什么反对我们的文学长期“喝洋奶”?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们的文学,养成了翻译思维、翻译文本和翻译语言的写作习惯。
②我们的文学,专事表达母语,明显缺乏文学原创力。
③文学应该有民族性,需要对自己的民族进行客观的省视和真实的表达。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贵州雷山县境内2月11日发生一起追尾事故,贵州省领导未雨绸缪,及时组织力量,开展事故救援、伤员救治等工作。
B.男篮主帅邓华德的嘴边都是溢美之词,“这里非常好,不仅能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训练环境,这里的条件超乎我们的想象。”
C.犯罪分子顶开窨井盖,从管道里往外爬,正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市民发现。市民与民警奋力追赶,窃贼跑出六七十米后拐进一个小院,最终成为“瓮中之鳖”,束手就擒。
D.大排长龙,跑了几个加油站才加满油,加油时需要给小费……本用于工业、运输等用途的柴油,在江浙、福建、内蒙古等地区,一时洛阳纸贵。
解析:选C。A项,“未雨绸
( http: / / www.21cnjy.com )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准备,用错词义。B项,“溢美之词”,过分吹嘘的话语,用错感彩。C项,“瓮中之鳖”困在瓮中的甲鱼。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D项,“洛阳纸贵”比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用错对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湖南卫视第四季度推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新节目《爸爸去哪儿了》开播后,不管是参加节目体验的明星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应该更加体谅自己的妻子,更需要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
B.2013年车市疲软没有减缓北京汽
( http: / / www.21cnjy.com )车强劲的销售势头,10月份,北京汽车不仅以25
071辆的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更在天猫双十一活动中,以1
703笔订单连续蝉联汽车品类销量冠军。
C.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我国将推行公务用车制度。公务车出行采用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办法,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D.虽然凭借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沈从文已经离我们而去,如今的凤凰已经全民经商、毫无淳朴气息,再不是他笔下的那个凤凰了,但这些都不要紧,凤凰早已成了读者心灵家园的代名词。
解析:选D。A.成分残缺,缺谓语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搭配不当,在“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前面加“坚定”字。B.语义重复,蝉联即连续相承、连续不断获得。与“连续”重复。C.搭配不当
“吸引……关注”不能搭配。将“吸引”改为“引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________。此时,抬头仰望,________。________。
①还可以再站一会儿
②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
③群山褪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
④接着再看看小坪岬
⑤白雪富士,高倚晴空
⑥你会看到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
A.②④①⑥③⑤
 
B.②①④⑥⑤③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④①②⑤③
解析:选A。②句中“苏醒的情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前句“毫无倦意”照应,故选为首句。③句中“天由鹅黄变成淡蓝”与“抬头仰望”相接,可知后句接③。随即可推出正确项。
从“高”、“明”、“正”三个字中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一个填入下文的方框中,然后仿照画线部分的内容,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句式协调,文意贯通。(6分)
  在中国人的词汇中,有许多美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称誉,往往是“清”字打头:清廉的风气叫“清风”,正直的官员叫“清官”,儒雅的文章是“清文”。也有不少其他美好的的称誉是“□”字当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高/高尚的作风叫“高风”,高明的见解称“高见”,品行优秀为“高士”
(示例2)明/光明的道路叫“明途”,锐利的眼光称“明眼”,见识高超为“明鉴”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决定自8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零售价格分别提高0.29元和0.32元。
此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主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照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的。7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震荡攀升,7月下旬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再次回升至每桶90美元和105美元以上,截止8月8日,国内油价挂钩的国际市场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4%,达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边界条件。
通知要求,中石油、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保持合理库存,加强综合协调和应急调度,保障成品油供应。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以及囤积居奇、造谣惑众、合谋涨价、搭车涨价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从新闻的导语中筛选信息。根据导语内容整合信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简称为“发改委”,汽油和柴油价格的变化,可看出是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发改委通知8月10日提高成品油价格。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寒冷多风的冬日里,植物园里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动迟缓的蜗牛,正一步步慢慢地爬上苹果树。附近树上的麻雀和松鼠很好奇地围了过来,着实嘲笑了它一番。其中一只麻雀飞过去对它说:“嘿,傻家伙,你不知道这树上已经没有苹果了吗?干嘛还拼命往上爬?”蜗牛并没有停下它的步伐,边爬边说:“等我到了之后就会有的。”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悟?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