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10: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评估检测(四)
(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
一、基础知识(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桂棹(zhào)
扁舟(biǎn)
垣墙(yuàn)
沉溺缧绁(léi)
B.潜蛟(qián)
洗马(xiǎn)
倜傥(tì)
私心剌谬(là)
C.愚诚(yú)
修葺(qì)
窈窕(yáo)
宠命优渥(wò)
D.险衅(xìn)
逋慢(bū)
扃牖(jiōnɡ)
呱呱而泣(ɡǔ)
解析:选B。A项“扁”应读为“piān”,“垣”应读为“yuán”。C项“窈”应读为“yǎo”。D项“呱”应读为“ɡū”。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羽化而登仙(像长了羽毛一样)
B.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
山川相缪(盘绕)
C.吾妻来归(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亲)
三五之夜(又称“望”,即农历每月十五)
D.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爨:灶头)
吾妻归宁(嫁到我家来)
解析:选B。A项,“羽化”,道家认为成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可以身生羽翼,变化飞行,所以称成仙为羽化。C项,“归”解释为“女子出嫁”。D项,“归宁”解释为“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亲”。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都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顺流而东也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析:选D。藏:宝藏,名词。
4.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C.固一世之雄也
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解析:选C。C项是判断句式,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解析:选A。B项“往往”古义为“到处”,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为“常常”。C项“束发”古义为“15岁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今义为“束起头发”。D项“学书”古义为“学写字”,今义为“学习书本”。
6.写出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4分)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拜表以闻 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介词,作“因为”讲;(2)连词,表目的,是固定结构,“用来……”;(3)介词,“凭”;(4)介词,“用”。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解析:此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第(2)句容易出错的字是“粟”和“臾”。
答案:(1)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2)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二、阅读鉴赏(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5分)
食旧堂集序
        姚 鼐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入京师,则称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
系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以交密,居闲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子颖登城西黑窑厂,踞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颖亦入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间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颖为两淮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邪?
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尝同宿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旧堂内,其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系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将不复作乎?
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颖乃俾人抄为几十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选自《惜抱轩文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  漫:胡乱,随便
B.踞地饮酒
踞:站着
C.久之,鼐被疾还江南
被:蒙受,遭受
D.其语穷日夜
穷:尽,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
解析:选B。踞:蹲坐。
9.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颖乃俾人抄为几十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B.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颖乃俾人抄为几十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C.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颖乃俾人抄/为几十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D.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子颖乃俾人抄/为几十卷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解析:选B。一般完整的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或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面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句了。如本语段中的“鼐”“子颖”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禹卿先生早年以诗著称,为尽取天下的奇异境界来写成诗歌,他不顾朋友们的挽留,渡海到琉球去而险遭不测,他却为此高兴,写诗愈多愈奇。
B.作者曾和王禹卿先生及朱子颖登上城西黑窑厂,坐在地上饮酒,慷慨悲歌,一直到天黑,见到他们的人都觉得很奇怪。
C.晚年的王禹卿先生喜爱佛教,年轻时那种不羁豪放的气概也逐渐消退,再也写不出从前那种宏伟壮丽的诗篇了。
D.王禹卿先生的诗作有很高的成就,朱子颖将要把它们刻印传世,取名《食旧堂集》,于是姚鼐就写了这篇序言。
解析:选C。姚鼐认为王禹卿先生性格有所变化,于是猜测从前那种诗篇先生将不会再写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以交密,居闲盖无日不相求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关键词有“乃”“益”“所以”,第(2)句中关键词有“顾”“称许”“盖”。
答案:(1)到海上翻了船,他幸而得救,没有死,就越发高兴,说:“这是上天用来成就我的诗作的方法啊!”
(2)在京师遇到了先生,他却称赞我的诗作,认为写得还可以,之后,我就与先生交往密切起来,平时空闲时几乎没有一天不去求教的。
参考译文:
丹徒的王禹卿先生,少年时代就凭借诗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丹徒扬名,成年之后到京城,就在京城扬名。他自负才气,喜爱新奇,想要尽取天下的奇异境界来成就他的文章。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出使琉球,邀先生一起渡海,他便高兴地同去了。老朋友们相聚到一起,流着眼泪想挽留先生,先生不答应。到海上翻了船,他幸而得救,没有死,就越发高兴,说:“这是上天用来成就我的诗作的方法啊!”作诗更加多并且更奇特,现在诗集中名为《海天游草》的就是。
我一向不善于作诗,曾随便吟咏几句来自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遣而已。在京师遇到了先生,他却称赞我的诗作,认为写得还可以,之后,我就与先生交往密切起来,平时空闲时几乎没有一天不去求教的。一天,遇上天气寒冷而且阴暗,和先生及辽东朱子颖登上城西黑窑厂,坐在地上一起饮酒,相互慷慨悲歌,直到天黑,见到我们的人都觉得很奇怪。后来先生从海外回来,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官职升迁到翰林院侍读,出任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途中经过扬州,那时恰好我也在扬州,便赋诗离别而去。我随后到京师做官,而子颖也到了四川,都不能相见。不时有人从西南而来,转授两人在云南、四川一带写的诗,雄健杰出,瑰丽奇异,好像不能推测想象,大概和那里的山川相称。先生在临安当了三年知府,由于司法官吏议事而被降职,因此返回丹徒,来往于吴越一带,所作诗文多带彷徨、徘徊之意。过了好多日子,我因病回到江南,而子颖出任两淮运使,兴建书院,邀请我主持。到这时我已与先生分别十四年了,又在扬州相逢,人的相聚离散竟是如此,难道不是天意吗?
先生喜爱佛教,近来收获一天比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多。先生和我曾在使院同宿,我又过江住到他家的食旧堂内,先生整日整夜地和我讨论,教我摒弃一切欲念,把心静下来,返求人的本性。那些话极好,我平生很少从别人那里听到过。但是先生的豪放气概也逐渐地衰退,不如少壮时候了,既然这样,那么从前遍游山水的奇特多变、宏伟壮丽的诗篇,先生从此将不会再写了吗?
我已全部读过先生的诗作,赞叹这些是从古至今少见的作品。子颖便让人抄写为几十卷,取名《食旧堂集》,将要刻印传给世人,我于是写了这篇序言。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7分)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①袅残烟,梦回山枕②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③,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 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12.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首词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了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整首词层次鲜明,特点突出。
答案: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所见。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
13.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荡秋千本是少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在寒食时节更是无此不欢。这一句写的是黄昏时忽然飘起细雨,把秋千打湿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外现,同上两句所写的有精神上的契合,都是少女春日心情的写照。
答案:“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 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彼时,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夜间席卷全球。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他不怪妻子,只是委屈了只有6岁的孩子要面对一个破碎的家庭。
一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站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17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产,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来之前他便想好了,陪娘过完这个中秋,自己便彻底离开那座城市,浪迹天涯。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说话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光亮。虽然亮度比起电灯来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而且,只有一会儿,他便适应了这种暗淡。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炕,围在母亲身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着。瞅着那盏马灯,他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从前。那个时候父亲在生产队当饲养员,马灯是队里配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经,这盏马灯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们炫耀的东西。与其他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灯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出块冰糖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温润。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稀里糊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哥俩儿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欢喜得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了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该来的还是会来的。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的境遇。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走了过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纸箱上面,是一张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上说的话我都听见了。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刚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叠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甚至还有一块的。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14.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出阴影的灯。
B.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他”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计。
C.他觉得“真幸福”,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的事争得面红耳赤。
E.“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得踏实的意思。
解析:选AE。B项“接受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的帮助”理解错误,是哥哥让他明白“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的道理。C项“真幸福”是对家庭温馨生活的回忆产生的,并不是因为有马灯。D项“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的事争得面红耳赤”说法错误,应是“想到当年曾经偷瓜、吃瓜的事,哥俩现在争得面红耳赤”。
15.请分析第三至六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文章内容看,这几段文字是介绍故事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背景的,属于环境描写中的社会环境,可以结合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其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形成方面的作用分析。
答案:①这几段属于社会环境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③以妻子的无情无义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16.哥哥说:“哥没文化,讲不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电灯下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和“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的比喻意义,即不论怎样的生活境遇,都应该坚强地生活下去,相信未来的生活一定更好。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①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②不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③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中有阴霾也有阳光,社会的发展,会让未来的日子更美好。
17.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刚子”?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可以有不同的认识,不论选择哪一个作为主要人物,都要围绕人物对主题、情节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方面分析其体现出的“主要”作用。
答案:(示例1)哥哥是主要人物。①从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手足情深,它是疗治心灵伤痛的良药。而最能展现手足情深的是哥哥。②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赠物等环节,都是围绕哥哥展开的。③从人物关系看:结尾处写刚子“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是衬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的手足情深让身处绝境的刚子感动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题。
(示例2)刚子是主要人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在艰难困苦时更需要浓浓的亲情,这是使人走出困境的动力之一。刚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②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刚子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破产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望中,在艰难中想到了亲情并在中秋节回家,这才有了哥哥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全力相助等环节。③从人物关系看:马灯的价值与意义是在刚子的变化的前提下,才得以展示的。
三、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蒙特瑞综合医科学校的学生威廉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勒曾经对人生充满困惑。于是,他找他的老师请求帮助。他的老师推荐他阅读哲学家卡莱里写的一本哲学启蒙读物,书中的一句话让威廉斯勒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未来,而是动手清理手边实实在在的最具体的事情。”
威廉斯勒大悟,开始抓住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分钟努力地学习,并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贯彻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几年后,他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学院,并使其很快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的医学院。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一种观点:珍惜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紧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不断努力,最终会走向成功。根据这种理解,可以以“珍惜现在”(今天、眼前、情谊、回忆、相逢、经历)等立意行文。
【参考例文】
珍惜眼前
雪莱说:“过去属于死神!”
古人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我说:“人啊,珍惜眼前吧!”
《昨日重现》是一首动听的歌,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忘了“歌”只是个传说;“明天会更好”只是今人的期待,也许会有“胜却人间无数”的相逢,可难免滋生些许“无花之时空折枝”的无奈。何不珍惜眼前呢?呼与吸之间感受生命强有力的跳动,博弈自己的人生!
曾有一网络写手说:“我们今天这样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是因为我们昨天这样活着,而我们昨天这样活着是因为前天我们这样活着。”弗洛伊德听到后会说:“这是死之本能。”
威廉斯勒的一句“活在完全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的今天”,可谓振聋发聩。可博观约取古今千年,有多少青年才俊折戟半途?有多少才华横溢的才子于青史昙花一现?他们被昨天不可重现的荣宠熏得昏昏欲睡,遗失在独立的今天,也就失去了未来。曾记否,那个过目成诵的神童仲永?曾记否滕王阁中那个豪情挥墨的狷介少年?曾记否金谷园中笙歌婉转,芳草年年?少年成名却留恋于昔日辉煌的仲永已成尘迹。才华横溢,却喜于仕途,沉醉于狂妄自负中的王勃已化为烟云。富可敌国的石崇也不知道流落到何方。生于过去又死于过去的自己,文人之悲,何以至此,足以敲响几世警钟。
“得过且过”的故事依然占据着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记忆,那个“寒号鸟”埋于雪地的尸骨依然在警示我们:不要搁置生活,不要幻想,要活在当下。而儿时从大自然中参悟的道理却未曾抵达心底。卢安克曾说:“其实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而我们都在“不必要的期待”中将梦想推迟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在幻想中醉生梦死。当“明天”这个浮于终极真相之上的泡影破灭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一无所有。
与之相比,《纽约时报》的总裁苏兹伯格无疑是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的。在未来万沙千粒中,他立足眼前,“每天只漏下一粒沙”,每天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得尽可能完美,他活在当下的一沙一世界中。
《纽约客》上曾有一篇文章讲到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60年代美国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时总结道:“他们或许活得不长,但都活得很浓烈!”浓烈,是活在当下之人的真实写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