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死 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诗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美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达到让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本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体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极度失望之情,确认其已无可救药。唯其彻底坏掉,才能创造出新世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下面对诗中词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中连用三个“轻轻的”,写出了悄悄只身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透露了作者不愿惊扰别人、独来独往的心情。
B.“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
C.“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D.“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沉默”用拟人手法渲染了一种寂然无声的环境。
解析:选A。A项中“独来独往”的说法错。
下面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着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醇厚的诗意。
C.第五节,诗人似乎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去了,他撑着一支长篙,泛舟到青草更深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不禁要放声高歌。
D.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作者怎能忍心打破这种宁静?所以他不能放歌。
解析:选D。诗人是因离别、情绪低落而不能放歌,而不是“作者怎能忍心打破这种宁静”。
二、语言运用
《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字)
小河
夕阳
柳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村边,一条
( http: / / www.21cnjy.com )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和大自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此题可以用排除法,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
,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用于句首。
答案:
②③⑥④①⑤
一、基础考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爽性 翡翠 漪沦 破铜烂铁
B.黄鹂 展翅 霉菌 剩菜残羹
C.寂寞 开垦 珍珠 妩媚多姿
D.油腻 白沫 雾蔼 翘着尾尖
解析:选D。“雾蔼”应为“雾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你对生活的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________容易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②钱钟书先生说,爱情是________品,友谊是奢侈品。
③自信的人,并不是________都比别人强的人,而是对事情有把握,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知道自己对环境有影响力的人。
A.越 必须 到处
B.更 必需 处处
C.越 必需 处处
D.更 必须 到处
解析:选C。“越”和前面的“越”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更”,更加,表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用在名词前。“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用在动词前。“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各处,处处。“到处”比“处处”的动作性强,而“处处”侧重客观存在。
关于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括号内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比喻)
B.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比拟)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D.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葬的年代。(排比,拟人)
解析:选B。B项中运用的不是比拟,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B.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徐志摩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
C.根据对全国城市住房情况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房价上涨幅度仍然不小,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价同比涨幅都超过20%。
D.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改善……偏见”不搭配。C.“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产品”应放在“只有”之前。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面九句诗体现了诗人丰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想象力,诗人把生命比喻成一张无价值的白纸,新颖别致,很有创意;而赋予七种颜色不同的含义,更显出诗人的想象力。
生命既然有“悲哀”,并且黑要“加我以死”,诗人却为什么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它完整地表达了诗人对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意义的辩证看法,体现了生命的可贵,告诉人们要更加珍惜生命,以平常心态看待生命中的悲哀,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死亡。
(二)阅读徐志摩的《黄鹂》,完成7~8题。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选自《猛虎集》)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以“一掠颜色”指代疾飞而来的黄鹂,写出了色彩,更写出了动感。
B.“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这一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又不作声,这是以瞬间之形画其瞬间之静。
C.“有人说”一句,只用“看,一只黄鹂”,即鲜活地点染出黄鹂来时所激起的惊慌忙乱之情。
D.第一节最后两句,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希冀。
解析:选C。C项中的“惊慌忙乱之情”不正确,应是“惊喜雀跃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节写黄鹂飞来,极为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立于树的神采,并表现了诗人久蛰的性灵瞬间解脱的欢乐。
B.最后复叠的一句“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与前一节结句词语相同而情怀迥异。前面一句是写充实感,而这一句却是写幻想。
C.这首诗写的是黄鹂,匆匆飞来又飞走的黄鹂是诗人眼前所见,而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情怀却是诗人胸中所藏之情。
D.此诗所表现的是对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寻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但诗人流露出来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
解析:选B。B项,“而这一句却是写幻想”中的“幻想”应为“失落感”。
三、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灯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画外音: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在画面内的,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直接发出的声音,都称为“画外音”。画外音通俗的理解就是:注解,题外话。事实上它就是旁注与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它往往与主题相关,可作为辅助之用。也可以说是在一边解说。本题设计的画外音的内容应与示例相似,应与事件的社会精神意义有关。
答案:(示例)[画外音一]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画外音二]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
(原创题)请你依照下面的句子,仿写一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他们彼此用墙进行隔离,却通过电话联系 他们在门上装了猫眼,却像监守自盗的家贼向外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