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旷远的样子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凭:依靠
B.渺渺兮予怀
渺渺: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
危坐:身体斜着坐
C.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月光下清澈的江水
扣舷而歌之
扣:敲击
D.倚歌而和之
倚:随,循
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终
解析:选B。危坐:端坐。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托遗响于悲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解析:选D。A项,介词,给;介词,被。B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转折连词,可是;并列连词,可不译。C项,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助词,补足音节。D项,两个“与”都是连词,和。
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解析:选B。①和②均为名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意动用法,④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句)
B.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句)
解析:选A。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解析:选B。和:应和,跟着唱。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B.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C.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D.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解析:选D。做断句题,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文段的意思最重要,此文段的意思是:苏轼带着宾客随从拜见山人,并与之喝酒交谈。知道了文段的意思,再结合断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语,就能比较准确的答题。标志性的词语,如“曰”字后大多需要断开,疑问词“乎”的后面需要断开。
7.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解析:选D。放鹤、招鹤之歌的作者为苏轼。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2)整天独自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参考译文:
煕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住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造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样子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了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绕东山飞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贤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空穿翻飞。整天独自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三、语言表达
9.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进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涧青峰、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①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②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③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④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⑤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解析:文段以犀利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苏轼所蒙冤屈的愤慨。根据前后文语境可知,作者运用的是对比手法,依据五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借助关联词语,即可排出语序。
答案:⑤②④①③
10.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
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大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将本句重组为单句,实则考查的是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句变换为长句。短句变长句,应先找出或组成一个中心句,然后将其他句子的内容变成修饰成分嵌入到中心句里去。
答案:(示例)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除他盖世才华这一主要因素之外令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大原因。
11.补写出下列语段空缺处的语句,并与前面画线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可以放大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半径。因为读书,我们触摸到人性的复杂与迷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平面的生活而趋向立体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超维空间,对世界更有一分悲悯和包容,有一个更大的自我,活得更为通透与明白。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只要写出对读书的感悟,和上文形成排比即可,但须是抽象概括,不需要形象概括。
答案:(示例)因为读书,我们感受到灵魂的崇高和智慧;因为读书,我们发现了历史的真实与遮蔽;因为读书,我们化解了生命的苦痛与忧伤。
12.下列一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每条不超过8个字。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赤
( http: / / www.21cnjy.com )尾屿、黄尾屿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岛屿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隋炀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价值。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往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岛屿组成 位置面积 历史沿革(或历史发展变化) 经济价值 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