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1 汉字的注音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1 汉字的注音方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15: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初步了解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
2.熟悉《汉语拼音方案》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3.正确认读汉语拼音,会用汉语拼音标注汉字。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1.      是汉语音节的基本要素,也体现了现代汉语注音方法的主要特征。?
答案:声母和韵母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单元音韵母共有十个:a、o、e、ê、i、u、ü、-i(前)、-i(后)、er。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十三个复韵母:ai、ei、ao、ou、ia、ie、ua、uo、üe、iao、iou、ua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双韵母是复韵母的特殊形式。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鼻韵母共有十六个:an、ian、uan、üan、en、in、uen、ün、ang、ianɡ、uanɡ、enɡ、inɡ、uenɡ、onɡ、ionɡ。鼻韵母也会出现无韵头、有韵头之分。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2.《新华字典》的体例是      ,用的两种注音方法是      、      。从古到今,先后产生了各种注音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      、      、      、      四种。?
答案:先注音后释义 汉语拼音 注音字母 直音法 反切法 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这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最早的是利玛窦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然后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由于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称“利、金方案”。它的出现引发了中国几百年以后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现了切音法,经过改进之后就是我们现在在字典的最后几页上经常看到的注音字母。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3.《汉语拼音方案》包括     、     、     、     、     、     。汉语拼音方案比以前的汉字注音方法有更多优点:一是符号数量更少,基本符号只有     ;二是做到了     ,即一般一个符号只代表     ;三是便于        。?
答案:字母表 声母表 韵母表 标调法 隔音法
省略法 26个拉丁字母(ü与拉丁字母V互换) 音素化 一个音素 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拼写普通话基本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rén(人)、pǎo(跑)、pénɡyou(朋友)、yuèdú(阅读)、dànshì(但是)、fēichánɡ(非常)、diànshìjī(电视机)。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连写。例如:ɡānɡtiě(钢铁)、hónɡqí(红旗)、duìbuqǐ(对不起)、chīdexiāo(吃得消)。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按词(或语节)分开写,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全都连写。例如:wúfènɡ ɡānɡɡuǎn(无缝钢管)、Zhōnɡhuá Rénmín Gònɡhéɡuó(中华人民共和国)、hónɡshízì huì(红十字会)。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学习正词法首先要建立一个观念,就是用汉语拼音拼写词和句子的时候,一定要分词连写。不要按音节(也就是按汉字)分写,也不要全连成一长串。例如“新闻联播”,可以有三种拼法:
1.分词连写:xīnwén liánbō
2.按汉字分写:xīn wén lián bō
3.全部连写:xīnwénliánbō
只有第一种写法符合正词法的规定。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采桑谣》《捕鱼歌》这两首小诗隐藏着汉语注音的什么“密码”?请简要说明。
提示:《采桑谣》共22个字,正好对应了汉语普通话的22个声母(包括零声母);《捕鱼歌》共40个字,涵盖了汉语普通话的全部38个韵母。声母和韵母是汉语音节的基本要素,也体现了现代汉语注音方法的主要特征。
2.当下我国主要有哪几部字典?
提示:汉语的字典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康熙字典》《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是最重要的三部字典。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康熙字典》是清王朝召集众多学者集体编纂的,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部书加以增订,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是《说文》系字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收字以“不悖古法,亦复便于楷书”为原则,共收47 035字。
《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是新中国第一本语文工具书,也是我国第一部普及性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69 000余条。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除一般词语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和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于识别。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是怎样对“语、言、文、字”注音的?
提示: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本节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汉字注音方法,它们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提示:(1)直音法。“直音”就是用一个字直接给另一个字注音,找来的这个字的读音要跟被注音的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是汉代以前最常使用的注音方法。
直音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一看就懂。但缺点也同样突出:它首先要求注音和查字典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必须先认识许多别的字,并且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其次要找到能用来注音的汉字,有时候也不容易。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反切法。“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其实就是拼音,这是古人给汉字注音的一大发明。反切注音自东汉以来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反切注音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上字,决定用什么声母,再找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决定用什么韵母和声调,这就可以拼出被切字的读音了。
用反切法应该说差不多所有的字都可以拼出读音了。但是反切法也有缺点:①比如用反切字来找出声母韵母,对于一般人会比较困难;②古人反切时用到的字加起来有2 000来个,要想懂得反切就要先认识这么多的字;③汉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读音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字形的改变,这也会给使用反切带来麻烦。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注音字母。“注音字母(注音符号)”是“民国政府”于1918年正式颁布的第一套国家法定使用的汉字注音方法。
注音字母采用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一共有39个字母(其中声母24个,韵母15个)。
优点:①字母数量少,比起反切字来字母少得多;②照顾了古音;③念法固定,不会像反切用字那样有读音的变化。
缺点:①没有彻底音素化,有的符号实际上表示两个音素;②采用的符号过于民族化,不便于国际交流。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8年正式公布实施的给汉语字词注音的方法,目前也已成为联合国规定的世界范围内标注汉语语音的国际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应该说是一种相当完备科学的给汉语注音的方法。方案中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标调法、隔音法和省略法。
优点:①符号数量更少,基本符号只有26个拉丁字母;②做到了音素化,即一般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素;③便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键盘输入。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5.汉语音节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分别包括什么?
提示:(1)声母和韵母。
“声母”是指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里共有22个声母(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中列出的“b、m、t、l、g、h、q、zh、r、s”等是辅音声母。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里共有38个韵母,按组成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母三类。“单韵母”是只有一个元音充当韵腹的韵母,如“a、o、u、ü”等;“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其中有一个元音是韵腹,其他元音是韵头或韵尾,如“ia、ie、ao、ei、iao、uei”等;“鼻音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一起构成的韵母,其中鼻辅音当韵尾,如“an、ian、uan、üan”和“ang、iang、uang”等。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声调。
声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个概念。
“调类”是指按照字音的高低升降分出的类别。普通话有四种声调,所以叫“四声”。四个调类分别叫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值”就是各调类的实际读法。字音的高低升降采用五度标调法来记录,最高5度,半高4度,中音3度,半低2度,最低1度(图一)。用数字标出声调高低升降的起讫点和转折点就是“调值”。普通话中阴平调值是[55],阳平调值是[35],上声调值是[214],去声调值是[51](图二)。汉语拼音使用的标调符号是调值的简化符号(图三)。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普通话的声调,可概括归纳如下: 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6.什么是音节?汉语音节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音节”是汉语在发音和听觉上可以自然感知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其特点为:
(1)从一个角度看: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元音)构成;最多由4个音素(元音和辅音)构成;元音可以单独构成音节,辅音则不能单独构成音节。
(2)从另一个角度看:音节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声母必须由辅音充当(可以是零声母);而韵母可以由元音充当,也可以由元音和辅音一起充当,韵母还可以分成韵头、韵腹和韵尾(必须有韵腹,可以零韵头或零韵尾);同时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3)元音可以在音节中连续出现(组成复韵母),辅音不能;而且辅音在音节里的位置非常固定,绝大多数只能出现在音节开头当声母,只有鼻辅音“n、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当韵尾。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7.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提示:(1)给单个汉字标注拼音。
“知、蚩、诗、日”和“资、雌、思”等字的韵母都写成“i”。韵母“儿”单用时写成“er”,做韵尾时写成“r”。韵母“ㄝ”单用时写成“ê”。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a、o、e”开头的音节在给词拼音而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i、u、ü”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构成音节时要分别换成或加上隔音字母(“y”或“w”)。“ü”行韵母跟声母“j、q、x”拼时两点省略,写成“ju(居)、qu(区)、xu(虚)”;跟声母“l、n”相拼时仍保留两点,写成“lü(吕)、nü(女)”。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给各种词语标注拼音。
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基本以词为书写单位。多音节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名称,也按词分开拼写,不能按词划分的就全部连续拼写。经常连用的词组也可以连续拼写。
句子开头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大写。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3)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
普通话中并非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和所有的声母相拼。比如韵头是“i、ü”的韵母可以和声母“j、q、x”相拼,但不能与声母“g、k、h”相拼;韵头是“i”的韵母可以和声母“d、t”相拼,而韵头是“ü”的韵母却不可以和声母“d、t”相拼。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和38个韵母,应该组成约800个音节,但实际上能够相互拼音(即构成有意义的音节)的只有400来个。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2015·天津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瞋”应读“chēn”。C项,“咤”应读“zhà”。D项,“模”应读“mú”。
答案:B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2014·大纲全国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A项,“系”应读jì。C项,“捺”应读nà。D项,“捭”应读bǎi。
答案:B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解析:A项,lào,jié,qiào/qiáo,pán;B项,jìnɡ,xuān,xiá,chī/cī;C项,fěi,mí,xiù,shè;D项,kē,xiè/jiě,ɡuì,pínɡ。
答案:C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下列汉字韵母相同的一组是(  )
A.东 浓  缝  肿
B.申 很 门 喷
C.败 赖 海 佩
D.嗽 嫂 拷 寇
解析:B项,韵母都是en;A项,分别为onɡ、onɡ、enɡ、onɡ;C项,分别为ɑi、ɑi、ɑi、ei;D项,分别为ou、ɑo、ɑo、ou。
答案:B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