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4 押韵和平仄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4 押韵和平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15: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的知识。
2.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韵律美。
3.通过鉴赏古今诗词,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1.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    ”和“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    。?
答案:古体诗 近体诗 古体诗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诗、七言诗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2.格律诗主要有四个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   字,七律共   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   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   。?
答案:四十 五十六 平仄 对仗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3.对仗在形式上又有宽严不同的各种讲究,可分成以下几类: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答案:工对 宽对 借对 串对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课本上的三首古诗和两首现代诗在情感上是怎样变化的?
提示:(1)《客中作》没有直白地表达思乡的感情,而是通过写客中之乐表达作客他乡的飘零感,整首诗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嗅觉、视觉,还有触觉。《商山早行》首联开宗明义“客行悲故乡”,全诗寓情于景,写到了“残月、晨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凫雁、池塘”,这些意象都带着伤感的意味。而《虞美人》则是移句换韵:“了”和“少”,“风”和“中”,“在”和“改”,“愁”和“流”,音律的变化与诗人心情起伏回转配合,可以说在形式和内容、情绪上达成了高度的和谐。
(2)现代歌词中也有对押韵的要求,不过远不如古诗词那么严格。《娃娃的故事》借小孩的口唱出了对妈妈的依恋和思念。歌词儿歌化、口语化,而且考虑到孩子的特点,每句最后一个字都是语气词。《乡愁四韵》歌词比较注重文学性、抒情性,而且题目就明确显示了要借“韵”传情,把思乡之情逐步推向高潮。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同韵童趣”和“韵里情思”体现了诗歌的什么特点?
提示:(1)诗歌讲究押韵。押韵使得歌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跳跃感,也容易记忆和诵读。诗文的押韵能使作品更富文采,更有音乐感和韵律美。
(2)古代诗词对押韵的要求比较严格,现代诗的写作在文句上有时也是讲究押韵的。诗词歌曲不仅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而且选择什么样的字作为韵脚也十分考究。
(3)韵母为“a、an、ang、en、eng”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响亮;韵母为“o、ai、ou”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柔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i、u、e、ei、ie”等的韵脚字,发音比较细微,则可以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这其实也是押韵的一种作用。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诗歌的分类情况是怎样的?请列表加以说明。
提示: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什么是古体诗和近体诗?
提示: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体诗,因此古体诗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或“格律诗”。格律诗主要有四个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外一律都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5.什么叫押韵?绝句与律诗的押韵有何特点?
提示: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这里的韵指韵脚字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比如凡是属于“汉语拼音韵母表”中同一行韵母的平声字“安(an)、烟(ian)、弯(uan)、冤(üan)”相互都可以押韵,但是这些字与平声以外的“岸、燕、万、院”等字就不能押韵了。格律诗押韵需要严格遵守古代的韵部。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6.什么叫平仄?诗歌的平仄有哪些格式?
提示: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比如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古代入声在普通话中都并入其他三声了,其中现在转到上声、去声的,都还是仄声;只有转到阴平、阳平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才需要记一下,而这类字是有限的。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赣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入声,因此辨别诗中的平仄相对要容易一些。
五言诗的平仄可以构成两联:“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由这两联就可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中两种是基本格式,另两种稍有变化。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办法是在五律的前面加上两字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7.什么叫对仗?对仗句的位置及对仗的类型有哪些?
提示:①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
②对仗句的位置。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首联”,第三、四两句叫“颔联”,第五、六两句叫“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尾联”。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③诗歌的对仗类型。对仗在形式上有宽严不同的各种讲究。因此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如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上下句每个字都属于同一个意义类的词语。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如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如杜甫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寻常”除了本义,还借来对联中的数字“七十”。
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如白居易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杜甫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2014·山东高考)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时首先要仔细分析这些短语的特点,找出对偶的短语,如“门上桃符”对“江边柳线”,“碧波竞舟”对“青艾驱瘴”,“迎春绿”对“耀眼红”,“十里欢”对“千家乐”。其次,考虑意象与节日特点的关系,将表现同一个节日的短语组合在一起。
参考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2014·湖北高考)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 )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涉及读图、文字会意等能力。先看图,展开想象,分析例句的特点,形义描述合理,要押韵,而且要把字义“跟随”和“相背”用到句中。
答案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请写出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
霜风渐紧,断雁无凭,月下不堪憔悴影
              ?
解析:解答此题,除严格遵循对联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正确解读所给对联的上联的内容。上联内容由三部分(物候、景物和心境)构成,感情基调为感伤、怅惘,要综合考虑上联内容的这些特点,本着内容相关的原则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秋水微凉,沉鱼难觅,江边可叹寂寥心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1)要分析整首歌表达的情感,结合歌词来扩写。“风儿”描写的是背景,“对白”的内容是重点,内容是关于“爱”和“幸福”。
(2)仿写时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相似,句末押“ai”韵。
答案示例:(1)春风的鼻息轻拂着大地,点点新绿闪着诱人的光。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下是几只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耳边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2)生活如歌,有时低沉,有时豪迈。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