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了解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2.了解错别字的类型和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3.能够改正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努力做到不写错别字。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写错字、写别字的现象主要有 、 、 。?
答案:乱造简化字 滥用外文字 生造网络字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就明确规定:除了某些特殊情形外,在公共设施、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公文、商品包装说明等诸多场合,都不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和出现中文外文混用等现象。?
答案:繁体字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33.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 、 、 三个方面。所以,要避免出现错别字。纠正错别字,就必须注意汉字以上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纠正错别字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 。首先要区别同音字,其次要借助声旁区别不同的字,还有些字可以借助声母来区别。② 。首先要仔细区分字的偏旁,其次要利用读音来区别字形。③ 。大部分汉字作为构词成分,都是有意义的。字义必须与它所在的词的意义相契合。因此了解字义对减少错别字有很大帮助。?
答案:音 形 义 靠字的读音区别不同的字 靠字的形体区别不同的字 靠字的意义区别不同的字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写错别字包括哪几种错误?
提示:写错别字包括写“错字”和写“别字”两种错误。
(1)写“错字”:写“错字”主要是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了,写出来的“字”不成字。有的是增减了笔画,有的是改变了字形。
(2)写“别字”: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有的是因形近而相混,有的是因为读音相近或意义相混而写错。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为什么会“错字百出”呢?
提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被“污染”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写错别字的形式也各有不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乱造简化字。有的街头错字是有人为了减少笔画而故意乱用同音别字或乱造简化字造成的。
(2)滥用外文字。广告中经常可见诸如把“异想天开”写成“E想天开”之类的情况。
(3)生造网络字。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也呈流行趋势,而这类语言打破了传统的语言习惯。例如:“周末,读大学的GG(哥哥)回来了,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系(是)偶(我)非常稀饭(喜欢)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乱用繁体字。195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已成为了社会用字规范。目前在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规范汉字,繁体字则是不规范的,不能将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错别字种类有哪些?其中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几种情况?
提示:错别字种类主要有三种情况。
(1)形似字。形似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①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②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③笔画数目不同。④部首、偏旁不同。
(2)同音字。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
(3)多义字。对于多义字的复习,建议与语音、语义结合起来,这样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其中造成错别字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
(1)形近致误。
(2)音近致误。
(3)义近致误。
(4)音、形两近致误。
(5)音、形、义三近致误。
(6)配对字致误。
4.错别字的害处有哪些?
提示:(1)影响人、城市等的形象;(2)违法;(3)有时别人不认识,失去了文字的交际作用,甚至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5.怎么才能消灭错别字呢?
提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所以,要避免出现错别字,纠正错别字,就必须注意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和规律。
(1)靠字的读音区别不同的字。首先是要区别同音字。同音字指读音相同而意义没有联系的字。其次是借助声旁区别不同的字。还有些字可以借助声母来区别。
(2)靠字的形体区别不同的字。由于汉字数量很大,而基本笔画又不太多,因而就会造成大量形体相近的字。这种字最容易写错。要避免写错形近字,要先注意形近字有哪些小类,然后对症下药:有的字是偏旁不同;有的字只差一笔;有的字笔画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
首先是要仔细区分字的偏旁,其次要利用读音来区别字形。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靠字的意义区别不同的字。大部分汉字作为构词成分,都是有意义的。字义必须与它所在的词的意义相契合。因此了解字义对减少错别字有很大帮助。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6.怎样熟练掌握字形辨析的方法呢?
提示:熟练掌握字形辨析题的类别和解题技巧对于学习和备考是很重要的,但要想在考试中不丢分,就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在考场上的活用两大环节。
(1)抓好平时的积累与记忆。平时的积累与记忆是做好字形辨析题的基础,平时读书、写字都要留心。第一,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汉字要认准;第二,重视生活积累,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容易写错的汉字;第三,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汉字;第四,建立错字档案,并注意整理分类,做到收录条理,查找方便。
(2)提高考场上的识别能力。在考场上对错误字形的识别能力是得分与否的关键。考场上考生能力的发挥除了依赖于其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外,还与考生能否适应环境及心理素质的强弱有关。因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可适当做一些考场模拟试题,培养感觉,这样才能将平时积累的做题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2015·天津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透彻 频律 攻坚战 振聋发聩
B.通谍 竞聘 节骨眼 锋芒毕露
C.精悍 杂糅 识时务 礼尚往来
D.坐标 博取 辨证法 大相径庭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A项,“律”应为“率”。B项,“谍”应为“牒”。D项,“辨”应为“辩”。
答案:C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A项,“幅原”应为“幅员”;B项,“声名雀起”应为“声名鹊起”;D项,“弃若蔽屣”应为“弃若敝屣”。
答案:C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可怜身上衣正单, 。?
(白居易《卖炭翁》)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贾谊《过秦论》)
(4)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名句中大量存在,命题者常借此“刁难”考生。其中因音同或音近而易写错,如“愿”“幽”“报”“近”“僮”“渚”“萧萧”等。应结合语境识记,如第①题联系“卖炭的老人虽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把炭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分析,“愿”字则不易写错。
答案:(1)心忧炭贱愿天寒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 。?
(《诗经·氓》)
(2)青泥何盘盘, 。?
(李白《蜀道难》)
(3)白头搔更短, 。?
(杜甫《春望》)
(4) ,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5)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6)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7)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8)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解析:本题考查较难记忆的或有易混字和难写字的课内重点句子。(1)“载”字易错。(2)“萦”字易错。(3)“簪”字易错。(4)本题给出后句,要求写前句,难度较大,“拢”“捻”“抹”都容易写错。(5)“谤讥”易错。(6)“疲弊”易错。(7)“依”字易错。(8)“冯”字是通假字,容易与通假后的字混淆写错;“御”字易错。
答案:(1)载笑载言 (2)百步九折萦岩峦 (3)浑欲不胜簪 (4)轻拢慢捻抹复挑 (5)能谤讥于市朝 (6)率疲弊之卒 (7)皆若空游无所依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