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5.3 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5.3 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2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4 16: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辨析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使句子表情达意,词通句顺。
3.在语言的运用中避免出现病句,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1.病句的基本类型有:①       ,②           ,③      ,④      ,⑤      。?
答案: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22.修改病句的方法基本有两种:①      ;②      。?
答案:类比法 紧缩法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什么是病句?
提示:所谓“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或意思表达不清楚、不明确甚至错误的句子。
2.“求‘医’问‘药’”这个课堂活动中给出的判断病句的两个方法是什么?
提示:一是“类比法”,即仿造同类句子。当对一个句子的格式是否正确产生怀疑时,可以仿照原句的格式另造几个同类句子来比较一下。如果仿造的结构都不能成立,就可以判定原结构是有毛病的。当然使用类比法判断病句要注意仿造的结构形式要与原句一致,词语的词类和顺序要与原句一致,原句里重要的虚词也应保留。比如对“强烈的收视魅力”这个结构有怀疑,就可以仿造几个同类的结构来检验一下。因为像“强烈的个性、强烈的气质”这样一些词组结构都是不能说的,因此可以判断“强烈的魅力”也是错误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二是“紧缩法”,即紧缩复杂句子。如果对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否正确产生怀疑,就可以先把长句中的各种修饰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和宾语)来检查句子是否正确。句子经过紧缩,主干搭配的错误往往就会一目了然。如果句子主干部分的主谓搭配和动宾搭配都没有问题,再检查枝叶(定语、状语和补语)和主干成分之间是否搭配。如果主干和枝叶之间搭配合适,最后再检查枝叶本身有没有问题。当然“紧缩法”不是绝对的,应结合其他方法才比较可靠。
3.句子的“常见病”有哪些?
提示:句子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类型虽不多,但各类病句出现的情况却千变万化,在短暂的时间内难以快速判断,但多数病句有其特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语序不当有哪几种情况?
提示: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违背时间、空间或逻辑的排列和发展顺序。下面就前三种进行详细介绍。
(1)名词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名词的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动词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时间或处所的;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虚词的位置。
①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②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5.句式杂糅有几种情况?
提示:“结构混乱”也就是句式杂糅。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格式混用,即把两种格式混杂在一起组成一句话,造成句子语义不清晰;二是中途易辙,即前后两句话该用同一种句式而杂用了不同的句式,造成句子语义不连贯。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下面是高考和模拟试题中的常见病例(括号内为正确的形式):
①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②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以……为目的的)
③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④由于……下(由于……,在……下)
⑤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⑥经过……下(经过……,在……下)
⑦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⑧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
⑨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⑩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6.逻辑错误有哪些类型?
提示:(1)概念不恰当。说话、写文章首先必须明确概念,也就是必须明确客观事物的属性。概念明确了,思维才会正确,才不会出毛病。否则,就会因为概念问题而出现错误。
(2)判断不合理。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判断。但如果判断不真实、不合理,就会造成语病。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7.修改病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修改病句,就是要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改正病句中的错误,使病句恢复为正常句子。修改病句经常要用到“换、添、调、删”四种方法。
①“换”主要是使用正确的词或词组替换句子中“搭配不当”的词或词组。
②“添”主要是给“成分残缺”的句子添加上必要的成分。
③“调”主要是适当调整“语序不当”的句子的词语顺序,使句子变得通顺自然。
④“删”主要是把造成句子“成分赘余”的词语删掉,使句子的意思清晰明确。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2015·湖北高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A项,成分残缺,把“实施了”的“了”改为“的”。B项,不合逻辑,“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与“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自相矛盾,改为“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后者”;或“所以”使用不当,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缺介词,在“确保”前加“为”。
答案:D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2015·浙江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B项,不合逻辑,“妇孺”包括妇女和幼儿,与“孩童”不能构成并列。C项,句式杂糅,最后一分句应改为“也照样脱不开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D项,前后主语不一致,最后一分句应改为“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答案:A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2015·天津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不合逻辑,“历史资料”包括“历史图片”和“历史物品”。B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以在句尾加上“的活动”,也可以把“是”去掉。C项,成分残缺,介词短语吞没了主语,把“由于”去掉,或者去掉“使”。
答案:D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4.(2015·福建高考)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
(2)修改: 。?
解析:该句主干为“善待……的尊严”,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善待”的应是具体的人或物等。
答案:(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严”)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1.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入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
有语病的句子是:    (只填序号)?
针对语病的修改:??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的主语是“重庆夜景”,与后面的“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不搭配,而“进入”与“四大夜景城市之一”也不搭配。
答案:① 将“进入”改为“成为”,将“四大夜景城市”改为“四大城市夜景”。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2.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在全国七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 600份。③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该院发布了“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④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⑤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⑥报告还显示,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减少。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成分残缺,需要在“由”前面加上“是”。③“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的引号应为书名号。⑤“约”和“以上”不能同时使用,删除“以上”。⑥搭配不当,“阅读率”与“减少”不搭配,应将“减少”改为“下降”。
参考答案: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3.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1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做此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主要是用词不当,涉及连贯、得体几个方面。注意指出毛病后,要正确修改。
参考答案: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删去“况且”。问题导学典例剖析迁移应用知识架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