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落(liào)
黯然(àn)
攒射(cuán)
喋血(dié)
B.浸渍(zì)
噩耗(è)
不惮(dàn)
立仆(pū)
C.菲薄(fēi)
踌躇(chóu)
血痕(héng)
赁屋(lìn)
D.诧异(zhà)
桀骜(jié)
屠戮(lù)
长歌当哭(dàng)
解析:选B。A项,“寥”应读liáo;C项,“菲”应读fěi;“痕”应读hén;D项,“诧”应读chà。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尽管
但
也
倘使
B.尽管
可
却
即使
C.虽然
可
也
即使
D.虽然
但
却
倘使
解析:选D。“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根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第一空用“虽然”;第四空根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将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以最大的我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B.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2015年1月30日晚与法国总理瓦尔斯共同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式。
C.获得18个世界冠军的国家乒乓球队的王皓近日宣布退役,已被任命为八一乒乓球队总教练的他希望日后能重返国家队担任教练。
D.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涉及公车改革的近5
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辆一般公务用车中,本次共取消3
184辆,其中共300辆参加首批拍卖,是中国公车改革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解析:选D。A.多层定语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不当。“悲凉”前面的“非人间的”是表领属的定语,“浓黑的”是形容词定语,按照多层定语的递加顺序,“非人间的”应该移至“浓黑的”的前面。同样的情况,“我的”应该移至“最大的”的前面。B.多层状语顺序不当。“1月30日晚”是表时间的状语,“在国家博物馆”是表处所的状语,按照多层状语的递加顺序,“1月30日晚”应该移至“在国家博物馆”的前面。C.多层定语顺序不当。“国家乒乓球队的”是表领属的定语,“获得18个世界冠军”是动词性的定语,按照多层定语的递加顺序,表领属的定语“国家乒乓球队的”应该放到动词性定语“获得18个世界冠军”的前面。
4.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复)
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反语)
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比喻)解析:选B。B.这句话并没有正意反说,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流言’的种子”比喻流言的材料。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由于他的爱;__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解析:选A。②强调的是“热讽”;③与下文相关联;⑤与上文相关联。
二、课内精研
阅读课文第二、六两节,完成6~8题。
6.第二节中“这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似人非人的世界。因为一些人快要忘记“三·一八”惨案了,所以要写一点东西以警醒世人。
7.作者引用陶潜《挽歌》一诗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呼应上文“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友,爱人的心”一句,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也表明倘若活着的人记住这惨痛的教训,烈士的鲜血就不会白流。
8.通读这两节,可以看出鲁迅对刘和珍等请愿者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鲁迅态度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并不赞成这样的请愿。作者在肯定烈士们英勇的精神的同时,但又对他们的牺牲感到可惜。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忆韦素园君
鲁 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有删节)
中心意旨]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相识、交往的若干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并肯定了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从而赞美了韦素园宁愿作为无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
结构图示]
9.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找到此句的出处,在选文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7段的最后。理解文句最重要的是语境,是上下文,作为一段之末,关键还要看上文;此句明显是与上文写韦素园的认真以至于激烈相对应的;再往前看,“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说明沉静只是表象,认真乃至激烈才是韦素园的内心表现,而这又源于对这个时代的痛心。据此,可以推断出答案的第①点。第7段首句又表明了作者对韦素园从误解到深入了解的转变,而第8段又说到他的认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这表明作者对韦素园的痛惜和关爱。据此,可以归纳出答案的第②点。
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以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10.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段表明情感的关键词先是“高兴”,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悲哀”,跌宕起伏,从而可得出答案第①点。从表述上看,运用排比(四个“想到”)写出其心理活动,可见作者心理活动之丰富,对韦素园关切程度之深之入微。据此可得出答案第②点。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时时夹着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11.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对韦素园形象的概括性话语,如第6段中的“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第7段中的“他太认真”“趋于激烈”;然后根据文中内容进行概括,如从第4段可概括出他工作“踏实苦干”;从全文韦素园对文学的执着,对时代的痛心可慨括出其“进步的文学青年”身份。从第10段可概括出“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特点。将以上内容整合,分条答出即可。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步的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12.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联系现实谈认识不能天马行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基于文本,但又要超出文本。从文本的最后一段看,所谓“基于文本”,即瞄准韦素园的认真踏实、默默奉献的作风;所谓“超出文本”,要从现实的层面来看这一精神的意义。现实社会需要行动者,需要实干家,需要无数普通而甘于奉献的人。
答案:①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精神,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②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干实事的人,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四、语言表达
13.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刘和珍入选其中,请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答案:(示例)刘和珍: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及其叙述在国家、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借鉴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于其著述者对待历史有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后人应有的敬意,而非凭空想象,随意为之,并使其庸俗化。否则,其著述非但起不到以史为鉴的作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读者通过一面夸张变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哈哈镜”观察历史。近些年来,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在读者尤其是在那些并不专门研究历史的非专业读者中造成了不良后果,影响到他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解析:第①处前谈“历史借鉴”,下面应该是从正面立意;第②处前是从反面立意;第③处则谈的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案:①历史之所以能为后世所借鉴 ②反而可能扭曲历史 ③一些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倾向
五、微写作
16.借鉴本文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看到某种景象或某个人物后的感触,300个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仔细端详起这位老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爷来:一身陈旧的破布衣裳,近乎光秃的头上有一些稀疏的白发,岁月的耕耘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道沟壑,一撮灰白的胡须向下垂着,布满皱纹的脸上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可是,他的眼睛直愣愣地望着远方,黯淡无光。我不禁一愣:“难道,难道他是个盲人?”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拉二胡的老大爷,虽然我不认识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您的精神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懂得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去面对人生。每当我困惑时,每当我彷徨时,每当我受挫时,每当我伤心时,我都会打开记忆的闸门。这时,您的高大身影便会矗立在我面前,您的伟大精神会贯穿我全身,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来自您的勇气和力量,去闯过一道道难关,实现一个个理想。您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中,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