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看着这种________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
(2)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要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3)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_中消失。
(4)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
黯然
视觉
勘误
B.饲养
黯然
视野
勘误
C.饲养
暗然
视野
刊误
D.喂养
暗然
视觉
刊误
解析:选B。“喂养”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饲养”仅指物。“黯然”指神色;“暗然”指光线。“视觉”指眼睛的感知能力;“视野”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勘误”即订正;“刊误”意为刊印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
B.热播电视剧《断剑》中,地下党里应外合全力营救达文秀和提篮桥监狱政治犯的那一集最激动人心。
C.有的股民买卖股票,听到所谓“内部消息”,就不假思索、匆匆忙忙进行操作,结果可想而知。
D.读完这篇文章,包身工遭受的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选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不符。
3.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
C.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D.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解析:选A。A项中的“芦柴棒”是用特征代替本人的名字,所以是借代。B项是比喻中的明喻。C、D两项是比喻中的暗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B.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时代的作品。
C.近几年,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则,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要讲话就要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解析:选C。C项,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
5.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根据文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 )
(1)
(2)
(3)
A.②①②
B.①①①
C.①②①
D.②①①
解析:选B。(1)①是被动陈述句,以被动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房区域”为陈述对象。②是主动陈述句,以主动者“弄堂马路”为陈述对象。联系上下文,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监狱般的“工房区域”,所以必须用被动句式,才能表达准确、语气连贯。(2)①句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②句则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3)①句中的“粥菜”单提出来,一顿一问,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②句是一般陈述句,显得很平淡。
二、课内精研
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完成6~8题。
6.“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
( http: / / www.21cnjy.com )辞手法,这个词在两句中的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达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7.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比、对比。开头连续用了六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用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的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8.“黑夜,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这句话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对话周小平: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近来,一本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书悄然热销。8月15日面世后,两周内,首印的2万册就销售一空,出版社紧急加印。
早在2013年6月,一篇名为《请不要辜
( http: / / www.21cnjy.com )负这个时代》的长篇博文被网民广为传播,至今转发量、访问量已超过3
000万次。该文针对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一些违背基本常识的谣言,通过大量的案例举证一一批驳,洋溢着浓浓的爱国心、民族情,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这篇博文的作者就是周小平。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文受到网友关注,周小平决定将博客中的部分篇目以及十余篇首次发表的文章集结成书,于是有了这本《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全书分“梦想始发站”“追梦赤子心”“帝国的骄傲”及尾声四个部分,从文化、素质、工业、环保及物价等五个方面重新解读了当下社会现象,被誉为“中国新锐观察文集”。
记者:您能给我们讲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创作这本书的起因是什么?
周小平:我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提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另外的角度,给年轻人看看外国不如中国的方面,看看中国几十年来真正的进步和光明。中国人不应妄自尊大,但更不应妄自菲薄。在互联网上,痛骂中国社会一片黑暗,同时吹捧西方是天堂的帖子多如牛毛,但实际上这些看法是片面的。
这本书中的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美国有线电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闻网(CNN)的官方网站、白宫官方网站以及一些海外的纪录片等。热爱中国并不需要刻意宣传,只要还原事实就可以了。今天的中国在任何方面,都不怕和外国比。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睹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的特殊使命:接过父辈的旗帜,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的国家和民族正本清源。作为一名80后,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是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让大家不辜负这个时代。这就是我创作这本书的目的。
记者:您在书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否遭到过质疑?
周小平:其中确实有一些案例被反驳了。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看法是,真理不应低头。我看过一篇反驳我的文章说:“周小平说美国炸弹导致防空洞里的水被烧开,把那些妇女儿童活活烫死了,科幻电影都不敢这样拍啊,造谣不打草稿。”但实际上,这就是著名的“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被炸弹温度烧开的水是原来设计的消防水系统,设计这个炸弹的美国工程师被良心折磨,至死都无法原谅自己。那篇反驳我的文章还说:“周小平造谣称,印度贫民窟约2平方公里的地区居住着100万人口,居然可以这样造谣啊,人难道是蚂蚁吗?敢不敢这样没有常识?”但这个数据是印度官方统计提供的,在国外纪录片《国家地理频道:真实的贫民窟》中就有详细的描述和实地拍摄。
记者:这本书中体现了您什么样的观点?
周小平:我阐述了一个中国必然崛起的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观点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观察,有军事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中国古话说:月盈则亏,月亏则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国家和民族可以绕开这个规律,没有不落的太阳。当下美国经济衰退,美元霸权日益动荡。世界将迎来新时代,而未来是中国的时代。
这些内容引发关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太少了。我未必是在这方面写得最好的人,主要是由于很多声音都是批评中国赞美西方,而反过来,批评西方认同中国的声音,大家就会觉得很新鲜。
我写这本书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要相信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家,相信自己的民族,相信身边的亲朋好友,相信自己的双手,勇敢、自信地面对世界,从心理上做好当新世纪强国人民的准备。
【相关链接】
①草根网络作家周小平和花千芳出席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②2013年6月14日,周小平在新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博客发表文章《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文章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对目前的社会状况进行批评讨论,指出“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呼吁网民说实话,客观地看待问题。
③六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已经有六亿人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了小康。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农村娃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城市里的新青年。这种规模的沧桑巨变就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绝无仅有。如果这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政治体制更优秀,还不能证明我们的民族和种族更优秀。那请问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信仰?
——周小平语录
④中国的未来决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我们今天用这双手做下的一切,最终将累积而成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周小平语录
中心意旨]
这篇访谈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中国的一种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粉碎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观念,使年轻人树立起信心,并希望所有人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民族,从而构筑强而有力的“中国梦”。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
结构图示]
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第一至三段交代了访谈的背景、被访者的相关信息,并对被访者的著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作了简单介绍,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访谈内容。
B.周小平创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缘由是当前的许多中国人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这个发生着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C.周小平在书中阐述了今天的中国已有六亿人走向了小康,已经崛起,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D.访谈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E.周小平著作《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大多数案例均来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官方网站、白宫官方网站以及一些海外的纪录片等,包括著名的“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
解析:选AB。C.原文意为“我阐述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中国必然崛起的观点”。D.原文的三个问题主要是并列关系,说“层层深入”欠妥。E.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明确说明“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就出自以上网站或纪录片。
10.联系全文,你认为周小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从人物的言论及其作品的特点等概括其形象特点。
答案:①一个见解比较有深度、有力度,且有担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的朝气蓬勃的80后。②思想比较贴近时代,贴近实际,敢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有较强的时代感。③他身上体现着爱国爱家的浩然正气,而且将这一爱国情怀付诸自己的行动中。
11.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您在书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否遭到过质疑?”及周小平的回答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主旨?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中的所有文字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主旨服务的,第一问的答案自然是未偏离主旨。解答第二问时要分析每个例子的作用,要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的国家和民族正本清源”)作答。
答案:没有偏离文章的主旨。①列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米里亚防空洞惨案”,可以有力地击破前文有网友“吹捧西方是天堂”的观点,告诫国人特别是当下的中国青年不要妄自菲薄。②列举印度贫民窟的情况,可以让中国人清楚认识到国外依然有黑暗面,不要言过其实地痛骂自己的祖国“一片黑暗”,应该客观看待我们国家还存在某些不足,从而积极努力改进,担起自己的责任。
12.本文的标题“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言简意赅,请结合材料及你的认识谈谈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肯定周小平的思想,可以学习其做法,也可以借鉴其观点。
答案:(示例)①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妄自菲薄,不要总是吹捧西方,从而做出对不起自己祖国的事情。②我们目睹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我们必须完成特殊的使命:为这个饱受百年污蔑的国家和民族正本清源。要对目前中国的社会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③中国的未来决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上,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终将累积而成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迎来中国崭新的时代。④周小平希望以自己的著作,给当下的中国青年提供一些另外的角度,让他们看看外国不如中国的方面,警醒自己,做好当下,为祖国的崛起尽自己的一份力。(以上每一点之后,再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语言表达
13.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为被动句。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肉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选用不同的句式,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当然不一样。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要注意陈述对象的变换。
答案:直到她们残留在皮肉里的最后一滴血汗被带工老板榨完为止(或“直到她们被带工老板榨完皮肉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14.结合语境,比较下面一组句子,说说哪一个句子表达得更加鲜明,为什么?
情境:《焦点访谈》节目针对当前所发生的死亡惨重的矿难进行评论。
①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恶性安全事故,让人震惊,让人心痛,更让人对那些失职的领导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到底有没有得到落实?
②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人们指责那些失职的领导,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里的表达鲜明主要指感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明。想让感彩更加鲜明,就要注意恰当使用词语,注意语意的轻重。国有大煤矿发生死亡惨重的矿难,这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所以语意要重才能表达出人们的鲜明态度。
答案:①比②好。运用了感彩鲜明的词语“深恶痛绝”,双重否定“不得不”等,使态度更加明确。
五、微写作
16.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你所熟悉的场面。要求:细节选取要典型,描写要生动活泼,不少于200个字。
答案:(示例)正在热闹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去,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锤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