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3 道山亭记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元年(1068),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襄州(今湖北襄阳)、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皆有善政。有《元丰类稿》传世。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
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注字音 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识通假
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粤”同“越”,越国)
3.解多义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活用
(1)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
(2)虽下贫必丰其居(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宽敞)
(3)三山者鼎趾立(鼎趾:名词作状语,像鼎足一样)
(4)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看到)
(5)既新其城,又新其学(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新,这里是“新建”“革新”的意思)走进作品基础练习5.分古今
(1)开其地,列于中国
古义:凡华夏族统辖区域都称“中国”,也代指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旁有沟,沟通潮汐
古义:连通。 今义:使两方能通连。
(3)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古义:人工之力。 今义:①人的劳力,人的力量;②劳动力。走进作品基础练习6.明句式
(1)闽,故隶周者也(判断句)
(2)然其四顾亦山也(判断句)
(3)为亭于其处(介宾短语后置)
(4)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介宾短语后置)
(5)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被动句)
(6)石错出其间(省略句)
(7)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省略句)
(8)其路在闽者(定语后置)走进作品基础练习7.积名句
(1)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2)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曾巩《圣贤》)
(3)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句段点评自主探究1.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翻译到秦朝时,开拓这片区域,(闽)列于华夏统辖区域内,开始并为秦朝的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到吴国的豫章郡,为它开通了道路。
点评此处介绍了“闽”的历史及其交通状况。“闽”原隶属于周朝,到秦朝时因开拓区域统归华夏,开始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到吴国的豫章郡,为它开通了道路。由此引出下文对陆路的描述。句段点评自主探究2.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翻译山路有的逆坡如顺着绳子(往上爬),有的在垂直的崖壁上如系于一发之间,有的小径蜿蜒延伸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四周石壁极锋利,选准了下脚的地方后才可迈步。
点评此处形象地说明在山路上行走的艰险。这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点明山路之险。“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这三个比喻句写出行走山间艰险万分,令人提心吊胆,且四周是锋利的峭壁,只能谨慎择步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句段点评自主探究3.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翻译水流在石头间隙中,有的水势曲折奔流,有的逆行向旁边射出,形状好像蚯蚓一般盘结,又好像虫形的雕刻,水流好像车轮一般旋转,好像快速发射出的箭。
点评这里写水流曲折多变的特点。因为山间多石头,水穿行其间,必受阻隔。有时水势曲折奔流,有时向旁边逆流喷射而出,“状若蚓结,若虫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水流曲折多变的特点。又连用两个比喻“其旋若轮,其激若矢”,突出水流旋转如车轮、激射如箭的特点。句段点评自主探究4.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翻译福州在闽地来说土地最为平坦宽广,四面距离山都很远,而且闽江在它的南面,大海在它的东面,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沟,沟通向大海的潮汐,驾船的人昼夜都可以聚集到家门庭院。
点评这里介绍福州的治所侯官县的地形特点和地理位置。这里地势平坦开阔,距离山都很远,城内外路路相通,南临闽江,东临大海,城旁有沟通向大海,昼夜有船家聚集岸边。此处点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的特点。句段点评自主探究5.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翻译闽地因其艰险和僻远,所以为官者常常害怕前往任职,程师孟能利用闽地的优势,来寄托自己的耳目的乐趣,不但忘记了闽地的僻远和艰险,又将思绪飘浮于尘世之外,他的志向多远大呀!
点评这是对程师孟治郡的赞赏。他不怕福州山川艰险僻远,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来寄托他的乐趣。作者极力赞叹他的超凡脱俗、志向远大。句段点评自主探究1.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
提示首先,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1)先写山之险。作者把山和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2)再写水之险。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再一次强调水之险。其次,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句段点评自主探究2.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
提示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赋予了水以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之“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
3.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
提示因山水险要,所以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难得而有成,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公的政绩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