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0 酬赠诗四首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0 酬赠诗四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5 22:2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
(1)张籍(约766—约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曾任国子司业。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重,其乐府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张司业集》。
(2)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他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
比兴手法富于情趣。
(3)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诗学张籍,近体尤工,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
《节妇吟》
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曾任平卢淄青节度使、检校司空,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中唐以后,藩镇日渐壮大,而朝廷积弱日久,已难控制,割据之势日成。藩镇为增加实力,常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朝廷官员和文人。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和文人往往去依附他们。张籍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此诗便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
《酬乐天频梦微之》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白居易有《梦微之》诗相送,此诗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近试上张籍水部》
近试,临近考试。唐代应试举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目的是希望声名传入主考官耳中。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期。诗人时当壮年,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使他忧危愁苦,心情难平。浩初上人,时在柳州,与柳宗元友善。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词义
罗襦:丝绸做的短袄。
苑:园林。
拟:打算。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京华:京城。
4.积名句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自主探究句段点评古诗中常通过记梦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白居易《梦微之》即是如此。元稹酬赠诗《酬乐天频梦微之》写梦却别出心裁。请试加分析。
附: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自主探究句段点评提示:记梦常常是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但只有别出心裁地记梦,才能创造新鲜的诗意。白居易记梦,不说自己如何梦见对方,而是追问对方多次闯入自己的梦乡究竟有什么事。这不但表明自己“有梦”更见思念,而且也因有如此“痴情问梦”而更见思念之深切。元稹的诗也是如此别出心裁,他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但此刻,因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凄苦的心境写得入骨三分,内容也更为深广。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点评: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此为起首四句,写接珠。前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写授珠,后两句从自己的角度写接珠。汉乐府有“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接珠似为对方用情之深所感,但细读下文,方知其中颇具讽意。
2.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点评:此处写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虽颇多梦,梦中见到的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想在梦中见到你,却偏偏就没有梦见。元稹因患严重疟疾,身体状况日下,记忆力也大不如前。而诗中的“病”除了身体疾患之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包含了无限凄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