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张PPT。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
马致远(约1250—约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散曲作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曾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他的杂剧作品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等。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扩展了题材的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
2.写作背景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少时迷恋功名利禄,因不遂心愿而退居老家,他愤世嫉俗,有消极避世的情绪,写景中透出隐逸的情致。
《【双调·拨不断】》
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心存郁闷,他们多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往往讽刺统治者,颂扬英雄人物,总结历史教训,多借历史人物抒发人生如梦、富贵无常、居官得祸的感慨。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词义
晴岚:雨后空中雾气。
天霁:雨后天放晴。
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图:版图,疆域。
冢:坟墓。
4.积名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除重点写“晴岚”之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曲中还写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这些景色共同构成一幅井然有序、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图。从这自然之美中,见出作者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心态。
2.《【双调·拨不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叹世情怀?
提示:这首曲的要旨是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功名意识。在世俗人眼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王图霸业,而王霸之业又有何用呢?不也落得个荒冢楸梧的结局?这种从感叹功名难遂,到否定功名霸业,应该是作者官场失意、看破红尘后的意识提升。自主探究句段点评1.花村外,草店西。
点评:此处描写切入题目中的“山市”。“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草店”指山野小店(即“市”的象征)。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广阔的自然风光。
2.晚霞明雨收天霁。
点评:“晚霞明”写山市上空的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雨收天霁”紧扣题目中的“晴”字,写出明丽的晚霞并非一般之明丽,而是雨过天晴后的通明透丽。
3.锦屏风又添铺翠。
点评:山与雾气(晴岚)连成一片,使“锦屏风”般的四围山色铺翠添碧,更加鲜艳迷人。以这样点睛般的句子煞尾,使“山市”与“晴岚”的意象都鲜明地呈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