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学会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显微镜。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展示“美丽的自然”图片和“美丽的微观”图片并进行比较,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思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这么美丽的图片呢 你熟悉并且会使用显微镜吗
一、认识显微镜
[合作探究1]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
(1)对照教材第37页图2-1和实物认识并写出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
(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把你认为重要的部件及作用写下来。
(3)动手探索:①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②写出物镜的高倍镜与低倍镜之间长短的关系: 。 可转换镜头。
③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下面通光孔有什么特点
④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
二、显微镜的操作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37~39页,明确实验目的,清点材料用具,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2)如何对光 总结三转:
①转动 ,使 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 ,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
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 。
②从侧面注视 ,双手同时转动 ,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
③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镜为止。再略微转动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21教育网
[合作探究2]
使用显微镜合作探究以下疑难问题。
(1)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有何关系
(2)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视野中“上”的物像是 ;移动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 www-2-1-cnjy-com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4)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光线强时用 镜、 光圈)。
(5)说出你看清玻片标本时,光线在显微镜中经过的路线。
(6)几个同学围看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为什么
随堂检测
1.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d
C.q
D.p
2.在使用显微镜时,可选用反光镜和遮光器来调节视野明暗程度,光线过弱,可选用( )
A.平面镜、小光圈
B.凹面镜、大光圈
C.平面镜、大光圈
D.凹面镜、小光圈
3.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4.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最小放大倍数是 。
5.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 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转动目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 上。否则,说明污点在 上。 www.21-cn-jy.com
课后训练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上、偏右,为使物像在中央,应将装片( )
A.往下、往右移
B.往上、往右移
C.往下、往左移
D.往上、往左移
2.显微镜把物像放大的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据此完成试题: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放大倍数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
3.在显微镜下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多,反之越少。据此完成试题:下列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21·世纪
教育网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5.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21
cnjy
com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
A.绒毛布
B.干净的手帕
C.纱布
D.擦镜纸
7.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8.如图所示,A、B为物镜,C、D为目镜,E、F为物镜与标本间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21·cn·jy·com
A.A、C、E
B.A、D、F
C.B、C、E
D.B、D、E
9.根据显微镜(目镜5×、物镜8×)的构造,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中与物像放大直接有关的部分有 和 ,为使适量的光线进入视野,应该调节 和 。 2-1-c-n-j-y
(2)在对写有“F”的透明小纸片进行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时,应先转动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此时再略微转动 ,将会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最终在整个视野你看到的物像应是放大了 。 【来源:21cnj
y.co
m】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略。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1]
(1)略。(2)略。(3)①粗准焦
( http: / / www.21cnjy.com )螺旋使镜筒上升幅度大,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幅度小。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转换器 ③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通光孔。④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21cnjy.com
[自主学习]
(1)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2)①转换器 低倍物 ②光圈 ③反光镜 (3)①通光孔的中心 ②物镜 粗准焦螺旋 ③细准焦螺旋2·1·c·n·j·y
[合作探究2]
(1)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倍数之积。
(2) 相同
(3)防止压碎玻片标本。
(4)遮光器 反光镜 平面 小
(5)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
(6)同学走动时遮挡了光线。
随堂检测
1.D 2.B 3.A
4.600倍 50倍 5.玻片标本 目镜 物镜
课后训练
1.B 2.C 3.B 4.B 5.C 6.D 7.A 8.C
9.(1)物镜 目镜 反光镜 遮光器 (2)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40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