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鱼
学习目标
1.会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了解我国的鱼类资源,认识多种多样的鱼。
3.掌握鱼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4.了解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鱼类召开成员大会,鱿鱼、鲸鱼、娃娃鱼、鲨鱼、比目鱼、甲鱼和海马有资格参加吗
探究新知
一、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自主学习1]
(1)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 多万种。根据它们体内有无 ,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
(2)脊椎动物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等五个类群,无脊椎动物的种类较多,包括 等,大约占动物总数的 。
二、认识鱼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自主学习2]
(1) 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有的生活在 中,有的生活在 水域;有的在水体的 ,有的栖息在 ;有的以 等水生植物为食,有的专门捕食 。
(2)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包括 、 、 和 。
(3)我国的淡水鱼有 多种,海洋鱼已知的约有 种。
三、认识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合作探究1]
鱼的外部形态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鱼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中,一是 ;二是 。
(2)观察鱼的形态结构图,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鱼的身体分为 、 和 三部分。通常左右侧偏,大多呈 ,这有利于 。
②鱼的体表常覆盖有 ,起 的作用;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 ,也能减少鱼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③鱼类的鳍是运动器官,有 、 、 、 和 等,有利于维持平衡和保持方向。
④鱼的两侧有发达的 ,在水中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合作探究2]
鱼的呼吸器官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鱼的呼吸器官是 ,主要部分是 。
(2)哪些特点对于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3)水流入鱼口后,从 流出。流入的水中 含量多, 含量少,流出的水中 的含量少, 的含量多。
(4)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会死亡
[归纳总结]
鱼的主要特征:
生活在 ,体内常有 覆盖,用 呼吸,通过 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自主学习3]
(1)鱼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富含 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2)1986年,我国实行《 》,对渔业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随堂检测
菲菲跟妈妈到市场买鱼,卖鱼的小贩吆喝:新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鲫鱼,快来买啊。妈妈用手掀开鳃盖看了看说:这鱼死了好长时间了,不新鲜了。菲菲妈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课后训练
1.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A.脊索
B.脊柱
C.脊椎
D.脊髓
2.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鱿鱼
C.娃娃鱼
D.海马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
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5.鱼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一些重要特征,下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依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C.体表都被有鳞片,并且适应各种水域环境
D.在水中用鳃呼吸
6.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鳃盖
B.鳃弓
C.鳃耙
D.鳃丝
7.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 )来呼吸
A.皮肤
B.体表
C.体壁
D.鳃
8.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
A.毛细血管丰富
B.静脉血管丰富
C.大的血管丰富
D.动脉血管丰富
9.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微生物过多
C.水中缺氧
D.水质容易变坏
10.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A.体表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有各种鳍
D.以上三项都是
11.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12.鱼在漆黑的环境中照样能顺利躲开障碍物自由地游动,主要是由于( )
A.鱼的视觉特别发达
B.鱼的大脑特别发达
C.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体表有黏液
D.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13.观察鱼的外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 、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 、保持鱼体平衡的是 。
(3)鱼在呼吸时,水从 进入,流经 后,从②的后缘流出。流出的水中 含量减少, 含量增多。
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略
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1]
(1)150 脊柱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2)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95%
[自主学习2]
(1)鱼 海洋 淡水 上层 底层 藻类 水生动物
(2)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3)1
000 2
000
[合作探究1]
(1)靠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在水中呼吸
(2)①头 躯干 尾 流线型 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②鳞片 保护 黏液 ③胸鳍 腹鳍 背鳍 尾鳍 臀鳍 ④肌肉 躯干部 尾部 鳍
[合作探究2]
(1)鳃 鳃丝
(2)鳃丝多而细,呈鲜红色,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鳃盖后缘 氧 二氧化碳 氧 二氧化碳
(4)鱼儿离开了水后,鰓丝黏连在一起,减少了呼吸面积,不能获得充足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归纳总结]
水中 鳞片 鳃 躯干部 尾部 鳍
[自主学习3]
(1)蛋白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随堂检测
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新鲜的鱼,鳃丝呈鲜红色。
课后训练
1.B 2.D 3.B 4.A 5.C 6.D 7.D 8.A 9.C 10.D 11.A 12.D
13.(1)背鳍 鳃盖 尾鳍 臀鳍 胸鳍 腹鳍 (2)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尾鳍 胸鳍、腹鳍和背鳍 (3)口 鳃丝 氧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