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4单元 小结+测试题(基础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4单元 小结+测试题(基础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08:44:32

文档简介

第4单元小结
晨读晚记
一、熟记字音
16.迸(bèng??)溅?????琼(?qióng?)浆???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qióng)浆 伫(?zhù)立??酒酿(?niàng?)??伶仃(Dīng??)盘虬(??qiú) 21cnjy.com
17.训诫(jiè) 耸立(sǒng) 峭壁(qiào)迂回(yū)纳罕(hǎn)凸出(tū)嶙峋(lín)(xún)头晕目眩(xuàn) 屡次(lǚ)www-2-1-cnjy-com
18.收敛(liǎn)聒聒(guō)宽恕短暂(zhàn)一丝不苟(gǒu)卑(bēi)微
19.凝成(níng)诱惑(huò)一瞬间(shùn)隐秘(mì)喧腾(xuān)痴想(chī)
20.嘉肴(yáo)弗食(fú)旨(zhǐ)自强(qi?ng)教学相长(zh?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2-1-c-n-j-y
二、识记词意。
1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伶 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17.嶙峋:文中指人瘦削
小心翼翼:原来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文中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暮色苍茫: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心无旁骛: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灰心丧气:(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训诫:告诫,教导
18.收敛:本课指收拢。
聒聒: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宽容饶恕。
短暂:(时间)短。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苟,随便。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19.凝成: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诱惑: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隐秘:隐蔽,不外露。
喧腾: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痴想:发呆地想。
20.嘉肴:美味的菜。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是故:所以。困:不通,不了。自反:反省自己。
自强:自我勉励。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兑命:通假字,通“悦”,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熟记文学常识。
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21·cn·jy·com
17.《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8.《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容。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19.《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作品:《纪念》、《游动悬崖》 21·世纪*教育网
披沙拣金
一、了解有关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主要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作文实战
(2015浙江台州中考语文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绝不回头。21*cnjy*com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版权所有:21教育】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参考例文: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
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一只蜜蜂把一壶蜜送给天神,天神非常高兴,答应送蜜蜂一个礼物,蜜蜂选择了一根能置人于死地的毒针,天神答应了蜜蜂的请求,但是条件是蜜蜂刺了人之后,生命也随之结束了。蜜蜂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自己本不该失去的东西。〕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和放弃,学会可以为了一棵树放弃整个森林,这也许便是另一种珍惜。蜜蜂如果学会放弃自己本不该得到的东西,那么它将得到更多。
放弃是生活中时时要面对的清醒选择,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渡过风风雨雨。懂得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2·1·c·n·j·y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就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明智的选择胜过盲目的执著,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 21教育网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布下的套子夹住了一只爪子,它毫无迟疑地咬断了那只脚,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脚而保全一条性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是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的利益而谋求整体的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
“鱼我所欲也,熊掌以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说的不也是这么一种道理吗? www.21-cn-jy.com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有所得必有所失。”也许,我们更多时候,执著于鱼,执著于有所为有所得,只看到选择放弃时的失落和痛苦,而忘记了如果我们不放弃鱼,就会面临更大的失去熊掌的痛苦。 【出处:21教育名师】
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么能够保证每个人都长相厮守呢?固守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广阔的友谊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那种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方像望夫石一样苦苦守望呢?不如冷静地收拾感情的背囊,该放便放,重新上路。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或许另一枝更美的感情之花会在你旅程的路边对你摇曳。 21*cnjy*com
选择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的远见,选择放弃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断,选择放弃是充满智慧的胆识和勇气,选择放弃是一种泰然处之的宽容和大度。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唯一的导演,学会选择的人生才是彻悟的人生。“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 去留随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来源:21cnj*y.co*m】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第4单元检测
(120分100分钟)
一、基础与积累(20分)
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笸箩( ) 乳臭未干( ) 憧憬( ) 军帖( )
寂liáo( ) 哽yè( ) 浩hàn( ) nüè( )杀
【答案】po xiu jing tie 寥 咽 翰 虐(每空0.5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杂诗》:君自故乡来,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④《木兰诗》: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所作。其中投射出作者达观的态度的名句是: , 。
⑥ ,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①应知故乡事。②天涯若比邻。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⑥学而不思则罔。 (每空1分。错一字、漏一字、加一字该小题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
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4.6——8小题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回答即可。5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2注意“邻”的写法,小题3注意“赋”的写法,小题4注意“朔、柝”的写法。小题5注意“畔”的写法。小题6注意“罔”的写法,古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篇段积累——默写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4分)
【答案】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每句1分,错一字、漏一字、加一字该句均不给分)21cnjy.com
【解析】
试题分析:背诵,只要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就不会丢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文化积累——填空(4分)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后人将其三人合称为“三苏”)、 、 、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21·cn·jy·com
【答案】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每空0.5分)
二、 阅读理解(50分)
(一) (14分)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2·1·c·n·j·y
7.本段选自鲁迅先生的《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5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根据课文,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序号)(3分)
A.拉B.抓C.掷D.扔E.踩 F.踏
9.结合上下文,在文中划横线处填上一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2分)
10.找出关于小兄弟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2分)
11.找出在“我”发现小兄弟做风筝后的心理描写,并思考为什么“我”对小兄弟做风筝那么生气?(2分)
【答案】
7.《风筝》、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8.BCF
9.恍然大悟: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10.动作描写:(1)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里分号前的句子虽只寥寥数笔,却已写出了小兄弟制作风筝的专心和投入,和前文的“然而最喜欢风筝”相呼应。分号后的句子,“惊惶”、“失了色”、“瑟缩”等词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兄弟被“我”发现后的慌张和恐惧。(2)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绝望”一词与前句中“我”的“傲然”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兄弟心爱的风筝被“我”毁坏后的难受和痛苦。一个“站”字则突出了他在“我”离去后一个人面对空寂小屋时的心痛和无奈。21·世纪*教育网
11.心理描写: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作为兄长的“我”,受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毒害,以管理者自居,以自己的喜好左右小兄弟的喜好,不允许他去接近和制作本属儿童天性喜爱的玩具——风筝。这种专横的态度在那个时代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出处:21教育名师】
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回忆原文回答解释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动作描写的把握,动作(行动)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用)结合文段的示例分析即可。2-1-c-n-j-y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中的句子“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可知,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当然是为了他能有出息。第二问是开放性题,可赞同也可反对,不过要写出充分的理由。一般应持反对态度,可从放风筝与有没有出息没有联系,“我”的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没有根据的。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
从前的雪(12分)
①雪是冬天特意赠给乡村的礼物。
②那时我还小。雪下得像呢绒大衣一样厚,肥嘟嘟的,披在村庄和田野的身上。我们穿着小胶鞋,像野兔一样在野地里追逐着,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四野苍茫,偶有几棵鲜绿的油菜被我们的笑声吸引,露出半边娇憨的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泼的“入侵者”。雪球满天飞,笑语四处溅,身上淌着汗,衣上沾着雪,在袅袅的炊烟和大人们悠长的呼唤声里,我们喘着气红着脸带着快意回家。21*cnjy*com
③午后,外婆从灶膛里掏出燃着火烬的草木灰盛在陶瓷盆里,盆上担把火钳,一个简易的火盆就做成了。她抱着我坐在摇椅上,我把脚摆放在火钳上,盆里的火暖烘烘地烤着,时光惬意地绽在外婆皱得像一瓣菊花的脸上。21*cnjy*com
④远远的河沿上,雪花一片片落入芦苇丛中,无影无踪。有时候,我偷偷地从家里跑出来,扒开密密的芦苇,只找到几只出神的麻雀。它们站在高高的苇梢上,小眼珠滴溜溜地转,也许在考虑着,不要上那支着木棒的竹筛下几粒稻谷的当。
⑤捕鸟我是不感兴趣的,钓鱼却很是喜欢。砍根竹子,系上钓丝,穿上鱼饵,坐在树墩上钓鱼,看一片片雪花落在水面融化掉。有时水结冰了,就敲出一块窟窿放下钓丝,耐心地守候着。可冬天的鱼显然是聪明而冷静的,半天的工夫我常常是两手空空。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雪悄悄地飘,鸟儿和芦苇静静地听,我安坐一角,颇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况味。虽然那时候,我还不会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⑥乡村的雪夜,粗犷而温情。那些低矮的茅屋里,常常弥漫出浓烈的酒香。灶膛里的火映着女人红彤彤的脸庞,她们拢一拢额头散乱的发,大声地和喝着酒的男人说着话。男人翘着腿悠闲地坐在桌边,有时会夹一口菜塞在旁边玩耍的孩子嘴里,孩子受宠若惊,暂停住嬉闹的喧哗。雪让冬夜变得如此温馨,酒香化在雪花里,酝酿着一年的希望。这些酒香也莫名地熏陶了我,让我在离开村庄的有雪的夜晚,总产生想饮一杯的情愫。
⑦在城市的雪夜,独自小酌,常常迷离。童年就像一场雪,融化在故乡的杯中,只一举杯,就醉倒在那份晶莹和醇香里。
⑧那些低矮的茅屋,穿越时空,依然踏实稳妥地立在尘世的风雪中。身边的这片高楼大厦,不是我的土地。我的土地上有水,有鼓荡起层层芦苇的绿意的水,有鱼虾搅动着蓝天云影的水,有鸟儿驮着悠长的炊烟停息在残荷的枝头,有我自由游弋的身躯。
⑨在落雪的时候,我渴望能回到从前的土地上,打个滚,流次泪,再笑着站起……
(摘自《环湖晨刊》,有改动)
12.文章围绕“从前的雪”追忆了哪些内容?(至少写出三个方面)(3分)
13.作者写了“乡村雪夜”后为何又写到了“城市雪夜”?(3分)
14.第五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5.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那些夏天常被我折来做伞的荷如今都举着瘦枝,托着点雪,我敢肯定它们一定藏着许多玲珑的秘密。
【答案】
12.(3分)雪地嬉闹,冬日捕鸟,冰窟垂钓,乡村雪夜等。
13.(3分)形成对比(1分),表现“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突出“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2分)
14.(3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雪地事件,引出下面捕鸟事件。
15.(3分)“举”“托”将荷拟人化(1分),生动地写出了冬雪中荷的情态。(2分)
14.试题分析: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1)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2)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这两个加点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
完美的礼物(12分)
去年母亲节,8岁的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亲自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儿子自豪地说。“这套裙子多少钱?”妈妈又问。“售货员阿姨说198元,见我没有跟大人一起来,又听说这是母亲节送给妈妈的礼物,便要了我158元。这不,还有发票呢。”儿子从兜里掏出一张发票交给妈妈,又说:“妈妈,你快试试裙子吧。”
妈妈在儿子的催促中试起了裙子。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爸爸和妈妈对裙子尽管有一百个不满意,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又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以免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毕竟是儿子对母爱真挚的回报啊!爸妈直夸儿子:“好孩子,真懂事!”
下午,爸爸和妈妈根据发票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家服装店要求退货。当出示发票说明情况后,服装店老板边办理退货边讲起儿子买裙子的经过:儿子一个人来到服装店,要给妈妈买裙子。老板问:“你妈妈有多高?”儿子说:“妈妈不高不矮。”老板又问:“你妈妈有多胖?”儿子说:“妈妈不胖不瘦。”老板问:“你妈妈是什么肤色?”儿子说:“妈妈不黑!”老板又问:“裙子要哪个价位的?”儿子说:“要最贵的!”说着从书包中掏出一堆零钱,老板和他数了数共213元。于是便推荐了198元这个价位……老板又说:“服装店自开业到现在已5年多了,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给母亲送礼物的孩子,很受感动,于是就按进价卖给他一套。同时怕大人不放心,我还给他出了一张发票……”
妈妈打断了服装店老板的话说:“这裙子我们不退了,谢谢你!”并紧抱儿子给她买的不合体的裙子,红着眼圈走出了服装店,她把它当做礼物永远珍藏起来。
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黑、最贵的——这是孩子心中神圣的母爱!
16.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不超过25个字)(3分)
17.爸爸妈妈退货的原因是什么?试找出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完美”二字的理解?(2分)
19.试用横线划出一处文中侧面衬托儿子孝心的句子。(2分)
20.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呢?说说自己的做法。(3分)
【答案】
16.母亲节,儿子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一套连衣裙回报母爱。
17.由于妈妈个子不高,裙子明显大了;妈妈肤色不白,裙子又是深色,一下子把人衬得更黑了……爸爸和妈妈对裙子有一百个不满意。www-2-1-cnjy-com
18.虽然儿子给妈妈买的裙子并不合体,但儿子却用它表达出对妈妈真挚的爱,让妈妈深受感动,所以礼物是“完美”的。【版权所有:21教育】
19.答案不唯一,示例,妈妈深受感动,轻轻地拥抱着儿子问:“洋洋,你为什么给妈妈买衣服啊?”
20.答案略。要求,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紧扣孝心可得满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划出一句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紧扣孝心,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
(3)然后能自强也(?????)????(4)其此之谓乎(?????)
【答案】(1)甘美???(2)不通,理解不了????(3)勉励????(4)表推测?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困”“强”,常考。【来源:21cnj*y.co*m】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答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知”和“然后”的含义,补出省略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2分)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2)其 此 之 谓 乎
【答案】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其/此之谓乎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答案】例: 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道理,2分;结合实际,2分)例:②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要有互动与交流。(道理,2分)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
三、作文(50分)
(2015年广东茂名)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享受快乐。富有富的快感,穷有穷的乐趣,快乐处处有。品美味佳肴快乐,博览群书也快乐;觥筹交错快乐,月下独酌也快乐;霓虹灯下,唱歌跳舞是一种快乐,漫步山野,感受自然也是一种快乐。帮助别人,解他人之困是可贵的快乐;攻克难题,战胜自我得到难以言喻的快乐;“乐其乐”更是闪耀人性光芒的快乐。回味生活点滴,快乐与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21教育网
请以“这样很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④卷面整洁,书写清楚;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这样很快乐
八月的天可真热啊!我和表姐出去玩,刚走到街口,看见前面有一群人,上前一看,原来是几个外国人正和一个卖瓜老人在“说”些什么。www.21-cn-jy.com
只见其中一个外国人指着西瓜,伸出四个手指,老人会意了;另一个外国人做了一个劈的动作,老人又会意了。他把四个西瓜逐一过秤后,只听到“咔嚓”一声,西瓜露出鲜红的果肉,黑色的西瓜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鲜红的汁水顺着西瓜流下。“嗨!好瓜!”老人高声赞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个外国人指了指西瓜,又指了指装钱的箩筐,这回老人可没有会意。
外国人又翻来覆去比画了好几遍,可老人还是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没办法,那个外国人把钱包拿出来,塞到老人手中,这时人群中传出声音“老头,发财的机会到了,多拿他几张!…就是,多拿他几张!”“就是,多拿他几张,他不知道价格!”
老人毫不理睬那些话,不慌不忙地从钱包里拿出2张10元的钞票,外国人拿起西瓜刚要走,老人着急地“哎哎”地叫了起来,外国人以为老人钱没有拿够,便又拿出钱包递过去。只见老人娴熟地算了算,将2元钱放入钱包中。那几位外国人这才恍然大悟,高兴地握着老人的手,用十分生硬的普通话说“中国人,好!”老人一听,一愣,接着明白过来,模仿着外国人的腔调回应道:“好!好!”
周围一片笑声,这时有人说:“老头,你真傻,有钱都不赚。”“嘿,看你说的!”老人回答说,“赚钱谁不高兴?但赚昧良心钱的事咱可不干,还是真心真意的踏实。
那种滋味可比赚钱乐和多了。”周围又是一片笑声。笑声伴着西瓜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是啊,真心对待别人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事。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