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上第14课 西汉初立(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上第14课 西汉初立(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2-25 21:5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4课 西汉初立一、西汉的建立
二、“文景之治”
三、“削藩”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江苏徐州的刘邦塑像刘邦西汉长安前202年一、西汉的建立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阅读材料想一想? 秦的暴政、
长期战乱造成的。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解散大量军队,让士兵回乡务农;
让逃亡人口返乡,恢复原有的田宅和住宅;
因饥荒自卖为奴婢者,释放为平民;
减轻田租,实行十五税一,减免赋役。 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汉高祖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汉景帝汉文帝政策;1、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2、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废除连坐法和肉刑 。 轻徭薄赋
徭役:一年服役一个月
三年服役一个月
赋税:十五税一(汉高祖)
全免田租(汉文帝)
三十税一(汉景帝) 提倡节俭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司马迁《史记》 “以德化民”
不株连九族, 不诛罚无罪之人;
废除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
赏赐老人,收恤孤独之人;
… … … … 成果: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西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文景之治。人物: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前180-前141二、“文景之治”西汉时的陶仓汉墓壁画纺车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实行休养生息后的景象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引者注:大者王,小者侯)。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书·诸侯王表》1.诸侯王国势力的膨胀三、“削藩”背景:汉承秦制,同时分封同姓王。造成诸侯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 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 “ 天下一家” 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都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大封同姓王,“天下一家”的格局目的:拱卫中央,巩固政权 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甚至拥有兵权。 谋反  御史大夫晁错是汉文帝的潜邸旧人,深谙文帝的担忧。
  景帝二年,晁错率先提出“削藩”的主张,建议严查诸侯王的过失罪行,依律相应削减他们的封地,严重者可以只许保留一个郡,其余各郡由中央收回管理。为此,他还专门修改法令三十章。
  这种大张旗鼓的激进措施损害了所有诸侯王的利益,他们纷纷痛骂晁错。 2.汉景帝“削藩”和平定 “七国之乱”吴王、楚王
等联合发动
“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兵东征,平定叛乱汉代武士蹶张像此后规定:
诸侯王在王国内只能收取租税,其他权力收归中央但是,一些大的封国仍然拥有连城数十的辖域,诸侯王骄奢淫逸 ,暗蓄实力。课堂小结
一、西汉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政策:
结果: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长安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促进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复苏二、文景之治
统治者:
时期:
措施:
结果:
史称:汉文帝、汉景帝前180年——前141年1、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2、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3、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4、重视“以德化民”废除连坐法和肉刑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景之治”(第一个太平盛世)三、“削藩”
背景:
措施:
提出者:
结果:汉承秦制,同时分封同姓王。造成诸侯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削藩晁错引发“七国之乱”1.西汉初年,农民大量流亡异乡,府库空虚,财政困难,皇帝出行的仪仗队伍凑不齐四匹同色的马,将相等重臣权贵也只能乘牛车出门。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革新秦朝的政治制度 B.恢复发展生产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平定“七国之乱”
B2.下列选项中,平定“七国之乱”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晁错
C3.汉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试着列举汉文帝、景帝时期体现上述政策的措施。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景象? 答案:(1)第一,鼓励生产、注重发展农业经济。第二,实行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第三,提倡节俭,节省政府开支。第四,减轻刑罚,废除连坐法和肉刑。(2)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出现“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