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2016年)第六单元24 寓言四则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15: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24 寓言四则1.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讲授新课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讲授新课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想赫耳墨斯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
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讲授新课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3.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
这“笑”有什么含义?讲授新课《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想——问——笑问——想——问——?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情节发展:心理描写语言、神态描写(反衬手法)讲授新课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这则寓言生动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课文寓意是什么? 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讲授新课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讲授新课赫耳莫斯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问自己雕像 算饶头白送雕像者更尊重算饶头讽 刺盲目自大者讲授新课《蚊子和狮子》讲授新课①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自满被蜘蛛网粘住讲授新课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讲授新课
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讲授新课对比探究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②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讲授新课讲授新课穿井得一人讲授新课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从井里打水浇地 等到 打井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讲授新课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谈论使听说向、对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使宋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讲授新课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派向回答 劳动力在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像这样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讲授新课短文《穿井得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3节,分三层。 第一层(第1节)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2节)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直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3节)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讲授新课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传言应该开动脑筋思考,仔细辨别,不能轻信谣言,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讲授新课写作方法
《穿井得人》幽默风趣。故事中因对话中有一个多义词(“人”,可指人也可指劳动力)或把“得”(需要)(得到)两音义混用,而被人误解,结果越传越远,居然传到国君耳朵里去了。最后道出真相,事实与传言相差太大,不禁令人发笑。文章就是在笑中教育了人们不可轻信传言。 讲授新课杞人忧天讲授新课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1注音:杞国 崩 坠 寝 食 qǐbēngzhuìqǐn2 解释:(1)忧: (2)崩坠:

(3)所: (4)寄:

(5)者:担忧崩塌坠落……的地方依托,依附用在句末,表示停顿。讲授新课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1注音:若      天中 ruòzhōng2 解释:(1)彼: (2)之:
  (3)因: (4)往:
(5)晓: (6)之:    
   (7)耳: (8)处:
   (9)若: (10)呼吸:    他助词,的.于是前往开导代词,他罢了地方你呼气和吸气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1注音: 奈何 不当坠 中伤nàidāngzhòng2解释:(1)果: (2)当:
  (3)者: (4)宿:
(5)光耀:
(6)只使:    (7)中:果真应当……的人星群光亮,光辉即使打中,击中讲授新课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1注音: 躇步 跐蹈 chúcǐ2解释:(1)若: (2)躇:
(3)跐: (4)终日:
(5)行止: (6)奈何:你踏踩整天行动活动为什么讲授新课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注音: 舍然shì2解释:(1)舍然: 消除疑虑的样子讲授新课(经过这个人的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杞国有一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没有地方依托,(因此)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这样担心,又为这个人担忧,于是前去开导他,说:“天,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忧天会坠落呢?”
那人说:“天如果是聚积的气体,日月星辰不应当坠落了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只是聚积的发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害人。”
那人说:“如果地陷了怎么办呢?”
开导者说:“大地,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地方没有土块。你整天踩踏着它,整天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它会崩塌呢?”
(经过这个人的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讲授新课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天,积气耳,无处无气日月星宿,亦积气中地,积块耳,充塞四虚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担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讲授新课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原意是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讲授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