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2.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3.下列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H=﹣196.6
kJ/mol
B.2H2(g)+O2(g)=2H2O(l)△H=﹣517.6
kJ/mol
C.H2(g)+O2(g)=H2O(l)△H=﹣285.8
kJ
D.C(s)+O2(g)=CO2(g)△H=+393.5
kJ/mol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O2(g)═CO2(g);△H=﹣283.0
kJ/mol
B.C(s)+O2(g)═CO(g);△H=﹣110.5
kJ/mol
C.H2(g)+O2(g)═H2O(g);△H=﹣24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1,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1,则在这4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2
mol L﹣1min﹣1
B.0.1
mol L﹣1
min﹣i
C.0.04
mol L﹣1
min﹣1
D.0.08
mol L﹣1
min﹣1
6.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2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10mL
4mol/L的X溶液
C.20℃30mL
2mol/L的X溶液
D.10℃20mL
4mol/L的X溶液
7.设C+CO2 2CO△H>0
反应速率为υ1,N2+3H2 2NH3△H<0
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9.反应X(g)+Y(g) 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12.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OH)2 Ca2++2OH﹣
B.NaHCO3═Na++H++CO32﹣
C.H2CO3 2H++CO32﹣
D.Na2SO4═2Na++SO42﹣
1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
A.溶解度的大小
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D.导电性的强弱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溶液中无OH﹣
B.NaOH溶液中无H+
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 c(OH﹣)=10﹣14
1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减小
D.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16.常温下,将10mL
pH=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的pH值为( )
A.2
B.2<pH<7
C.1<pH<2
D.无法判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7.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向1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
1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①CH3COOH(l)+2O2(g)=2CO2
(g)+2H2O(l)△H=﹣870.3kJ∕mol
②C(S)+O2(g)=CO2
(g)△H=﹣393.5kJ∕mol
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
请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0.2A B+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若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 态;
(3)若A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C为 态;
(4)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1.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1L,则K值 .(增大、减小或不变);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2.pH的计算公式为 ,25℃时,Kw= ,0.01mol L﹣1HCl溶液的pH= ,0.01mol L﹣1NaOH溶液的pH= .
2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 L﹣1,则此时水中的c(OH﹣)=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 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四、计算题
24.在一定温度下,投入4molSO2和4mol氧气,到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求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都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所有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不同;
C.化学反应需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热量仅是反应热的一种.
【解答】解:A.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看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的条件无关,物质燃烧需加热,是通过加热达到反应的着火点,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所以,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
C.物质燃烧需加热,是通过加热达到反应的着火点,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除了放热,还有发光等,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为吸热热反应,无论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物的总能量都是先增大来解答.
【解答】解: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且反应物的总能量是先增大,
故选:A.
3.下列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2SO3△H=﹣196.6
kJ/mol
B.2H2(g)+O2(g)=2H2O(l)△H=﹣517.6
kJ/mol
C.H2(g)+O2(g)=H2O(l)△H=﹣285.8
kJ
D.C(s)+O2(g)=CO2(g)△H=+393.5
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焓变和物质聚集状态有关,需要标注物质聚集状态;
B.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
C.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单位为KJ/mol;
D.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
【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焓变和物质聚集状态有关,需要标注物质聚集状态,选项中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故A错误;
B.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写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17.6
kJ/mol,故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单位为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
kJ/mol,故C错误;
D.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3.5
kJ/mol,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CO(g)+O2(g)═CO2(g);△H=﹣283.0
kJ/mol
B.C(s)+O2(g)═CO(g);△H=﹣110.5
kJ/mol
C.H2(g)+O2(g)═H2O(g);△H=﹣24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
【考点】燃烧热.
【分析】燃烧热表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
【解答】解:A、CO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代表燃烧热,故A正确;
B、C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B错误;
C、H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C错误;
D、C8H18的化学计量数为2,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D错误;
故选:A.
5.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1,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1,则在这4min内它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0.2
mol L﹣1min﹣1
B.0.1
mol L﹣1
min﹣i
C.0.04
mol L﹣1
min﹣1
D.0.08
mol L﹣1
min﹣1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1,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1,△c=2mol/L﹣1.68mol/L=0.32mol/L,结合v=计算.
【解答】解:反应物的浓度是2mol L﹣1,经过4min后,它的浓度变成1.68mol L﹣1,△c=2mol/L﹣1.68mol/L=0.32mol/L,
△t=4min,
由v===0.08
mol L﹣1
min﹣1,
故选D.
6.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2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10mL
4mol/L的X溶液
C.20℃30mL
2mol/L的X溶液
D.10℃20mL
4mol/L的X溶液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题中影响角度为浓度和温度,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大,以此解答.
【解答】解:对比题中各项数据,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只有B符合,则B反应速率应最大.
故选B.
7.设C+CO2 2CO△H>0
反应速率为υ1,N2+3H2 2NH3△H<0
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故选A.
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A、在反应中,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压强会引起平衡的移动;
C、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解答】解:A、在反应中,加入一种故体反应物,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
B、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B错误;
C、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是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9.反应X(g)+Y(g) 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反应X(g)+Y(g) 2Z(g)△H<0,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等平衡移动,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增大c(X),平衡正向移动,但X转化较少,X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C错误;
D.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0.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A正确;
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2>p1,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11.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压强无关,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
【解答】解:A、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化学平衡常数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浓度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B错误;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反应浓度、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故C正确;
D、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可逆程度越小,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故D错误;
故选C.
12.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OH)2 Ca2++2OH﹣
B.NaHCO3═Na++H++CO32﹣
C.H2CO3 2H++CO32﹣
D.Na2SO4═2Na++SO42﹣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先根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用“ ”,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电离方程式只写出第一步电离即可.
【解答】解:A.氢氧化钙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2OH﹣,故A错误;
B.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
C.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CO3 H++HCO3﹣,故C错误;
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D正确;
故选D.
1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
A.溶解度的大小
B.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C.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D.导电性的强弱
【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分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根据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A.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溶解度无关,如:乙酸是化合物,在水中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难溶,而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中易溶,故A错误;
B.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醋酸也是共价化合物,但它是弱电解质;氯化钠属于强电解质,是离子化合物,而氢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是弱电解质,所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与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无关,故B错误;
C.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建立电离平衡,所以C正确;
D.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如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但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其溶液导电能力弱,而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强,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Cl溶液中无OH﹣
B.NaOH溶液中无H+
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 c(OH﹣)=10﹣14
【考点】水的电离.
【分析】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温度一定水溶液中存在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解答】解:A.氯化氢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只是c(H+)远远大于c(OH﹣),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只是c(H+)远远小于c(OH﹣),故B错误;
C.氯化钾溶液中既有氢离子又有氢氧根离子,且c(H+)=c(OH﹣),故C错误;
D.无论物质是酸、碱还是盐,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含有H+和OH﹣,且常温下Kw=c(H+).c(OH﹣)=1×10﹣14,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减小
D.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分析】A、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
C、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D、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A、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一定电离常数一定,与浓度无关,故A错误;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故B错误;
C、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不变,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6.常温下,将10mL
pH=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中的pH值为( )
A.2
B.2<pH<7
C.1<pH<2
D.无法判读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CH3COOH为弱酸,加水稀释时醋酸还要电离生成氢离子,pH=1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稀释至100mL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0.01mol/L,以此解答.
【解答】解:CH3COOH为弱酸,加水稀释时醋酸还要电离生成氢离子,pH=1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稀释至100mL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0.01mol/L,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pH小于:﹣lg0.01=2;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则pH变大,所以稀释后的溶液的pH>1,
综上可知,稀释后的醋酸溶液:1<pH<2;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7.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 ,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
【考点】中和热.
【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求出中和热以及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所以中和热为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即=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故答案为:57.3kJ/mol;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18.向1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H3>△H2>△H1 .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十OH﹣(aq)=H2O;△H=﹣57.3kJ/mol,
分别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浓H2SO4;②稀硝酸;③稀醋酸,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的电离吸热,则1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③>③,焓变为负值,则△H3>△H2>△H1,
故答案为:△H3>△H2>△H1.
19.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①CH3COOH(l)+2O2(g)=2CO2
(g)+2H2O(l)△H=﹣870.3kJ∕mol
②C(S)+O2(g)=CO2
(g)△H=﹣393.5kJ∕mol
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
请写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l)△H=﹣285.8kJ mol﹣1 .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解答,利用所给反应通过加减乘除得到目标反应,并代入相关的△H即可,再求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870.3kJ mol﹣1,
②C(s)+O2(g)═CO2(g)△H=﹣393.5kJ mol﹣1,
③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 mol﹣1,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③得2H2(g)+O2(g)=2H2O(l)△H=﹣571.6kJ mol﹣1,
则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 mol﹣1;
故答案为:H2(g)+O2(g)=H2O(l)△H=﹣285.8kJ mol﹣1.
20.2A B+C在某一温度时,达到平衡.
(1)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若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呈 气 态;
(3)若A是气态时,加压时,平衡不移动,则B为 气 态,C为 气 态;
(4)若A、B、C均为气体,加入催化剂,平衡 不 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1)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据此判断;
(3)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判断;
(4)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不移动.
【解答】解:(1)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吸热;
(2)B为固体,降低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于降低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故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A为气态;
故答案为:气;
(3)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A是气态时,则B为气态,C为气态,
故答案为:气,气;
(4)使用催化剂,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不影响平衡移动,
故答案为:不.
21.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其他条件不变,容器体积缩小为1L,则K值 不变 .(增大、减小或不变);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 放 热反应.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1.5×10﹣3mol L﹣1 s﹣1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cd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c .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平衡常数表达式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温度升高,k减小,放热反应;
(2)根据v=计算v(N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
(3)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用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方法,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解:(1)平衡常数表达式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压强改变不影响k,所以k不变;温度升高k变小,说明反应逆向移动,即逆方向是吸热方向,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不变;放;
(2)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 L﹣1 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O2)=v(NO)=×3.0×10﹣3mol L﹣1 s﹣1=1.5×10﹣3mol L﹣1 s﹣1.
故答案为:1.5×10﹣3mol L﹣1 s﹣1
(3)a.若反应达到平衡,则v(NO2)正=2v(O2)逆,现在速率的正、逆为指明,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
b.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v逆(NO)=2v正(O2),则NO、O2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d.容器内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参加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到达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4)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平衡向右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且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故答案为:c.
22.pH的计算公式为 pH=﹣lgc(H+) ,25℃时,Kw= 10﹣14 ,0.01mol L﹣1HCl溶液的pH= 2 ,0.01mol L﹣1NaOH溶液的pH= 12 .
【考点】pH的简单计算.
【分析】pH=﹣lgc(H+);水的离子积和温度有关;求出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然后根据pH=pH=﹣lgc(H+)计算;先求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然后根据c(H+)=来计算.
【解答】解:pH=﹣lgc(H+);水的离子积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为25℃时,Kw=10﹣14;0.01mol/L盐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故pH=pH=﹣lgc(H+)=2;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故c(H+)===10﹣12mol/L,故pH=12.
故答案为:pH=﹣lgc(H+);10﹣14;2;12;
2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 L﹣1,则此时水中的c(OH﹣)= 2×10﹣7mol L﹣1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 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8×10﹣11mol/L .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分析】水电离的c(OH﹣)=c(H+),温度不变,Kw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 L﹣1,则c(OH﹣)=,以此计算.
【解答】解: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10﹣7mol L﹣1,则此时水中的c(OH﹣)=2×10﹣7mol L﹣1,该温度下Kw=2×10﹣7mol L﹣1×2×10﹣7mol L﹣1=4×10﹣14(mol L﹣1)2,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mol 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8×10﹣11mol/L,
故答案为:2×10﹣7mol L﹣1;8×10﹣11mol/L.
四、计算题
24.在一定温度下,投入4molSO2和4mol氧气,到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求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和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根据三段式计算出反应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硫、氧气及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然后计算出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解答】解:设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a,根据三段式:
2SO2(g)+O2
(g) 2SO3(g)
起始量4
4
0mol
转化量4a
4a
平衡量4﹣4a
4﹣
4a
由题,4﹣4a+4﹣=4a.解得,a=0.8=80%,
则平衡时,c(SO2)==0.4mol/L,c(O2)==1.2mol/L,c(SO3)==1.6mol/L,
化学平衡常数K===,
答: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80%,K为.
2016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