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6 18:13:48

文档简介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遗传,儿女很像父母,但我们也未曾见过谁的孩子和父母长得完全一样,兄弟、姐妹之间也没有长得完全一样的,即使是一对孪生兄弟,外人看上去分不出他们的不同,但亲近的人却能分辨出他们的细微差别。所以遗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又不是简单的复制,这种生物个体之间的不同或生物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个体差异称之为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是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遗传与变异》单元里的第二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全班同学之间展开寻找外形特征差异性活动,并进行统计。初步了解人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第二部分:观察并比较各种金鱼、康乃馨、玉米的不同之处。第三部分是寻找表示变异现象的谚语,意在生动地形象地认识变异现象。第四部分:阅读资料,认识三叶草的变异现象,这里意在结合科学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最后的知识拓展是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能对同一种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并做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同时对由于人类环境问题而造成的一些非正常性的变异产生一种隐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
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及学校双胞胎的相片、教学课件、变异现象的调查表、三叶草植物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者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三大块面:认知科学、探索科学、人文科学,从而涵盖了六个活动。其中,探索科学中调查班级学生的外形特征的活动是本课动手做的一个重点活动。
从教师一家子入手,初步认识变异现象。
出示自己与宝宝的照片。
学生比较宝宝哪里长得像爸爸,复习遗传知识。
再次比较宝宝哪里长得不像爸爸。
2.出示学校双胞胎的照片,比较她们的不一样。
讲述:子代与父代之间,或是子代与子代之间正是由于不一样,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哪怕是双胞胎。
3.提问:你知道子代与父代之间或是子代与子代之间这些不一样叫什么吗?
4.小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之为变异。
(设计意图:用教师自己家庭及学校里的双胞胎的照片,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资源,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双胞胎的图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生物的变异现象。)
观察动植物的图片,普遍认识变异现象
1.出示金鱼的图片,观察比较他们的差异。
可以从金鱼的体色、头部、眼睛、鳍等处观察金鱼的差异。
教师介绍金鱼是由鲫鱼变异而形成的,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金鱼的国家。
2.出示不同的菊花图片,观察比较它们的差异。
3.思考: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设计意图:尽管是同一物种,但是在外形、颜色、花纹等许多方面,这些动植物在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同时,也都存在许多差异,这说明,同一物种的个体相似,但又并非完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学生仔细观察后肯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讨论这些动植物的差异性也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让学生讨论这些生物有差异的原因就是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变异并对变异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区别认识变异现象
阅读教材内容,认识变异的两种形式。
举例说出一些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从自己班级着手调查,深入认识变异现象。
1.讲述:我们班里的学生长得都不一样,大家说一说同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2.观察一组图片,说说他们的差异在哪里:
有耳垂——无耳垂
直发——卷发
单眼皮——双眼皮
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平发迹——“V”型发迹
无酒窝——有酒窝
相握左手在上——相握右手在上
学生进行一组一组的图片观察,区分他们在某一部位或是器官上的性状差异。
(说明:这里的图片都是单一性状的进行比较,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种性状的特点,能给区分自己或他人属于哪一种性状,这是接下来小组成员比较自己与他人不同的基础。)
3.小组间成员进行观察、比较性状的不同,并完成小组内的统计。
外形特征差异记录表 第_____小组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发
卷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5
平发迹
“V”发迹
6
无酒窝
有酒窝
7
相握左手在上
相握右手在上
4.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办公自动化对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
分析数据,从中有什么发现?
(说明:其实,这里可以发现有两点,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更往深一层次的可以根据学生统计数据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性状的特点的人数多一些,而一些性状的人数少一些,这里就暗藏着一些显性性状与隐性状的问题,至于要不要提示,视学生的发现而定。)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通过学生面部一些特征的比较,能够更好地发现同一代物种间的变异现象。这里的活动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合作能力都能起到很好地锻炼。由于学生对研究自己与同学的外形特征差异感兴趣,课堂上肯定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学气氛也会很活跃、热闹,因此教师必须适时、有效地组织教学。)
寻找俗语谚语,生动认识变异现象
1.出示“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的谚语,提问: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2.谈话: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变异的俗语谚语。
3.出示“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出示九子的图片,讲解有关龙的九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使你的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生动的谚语、形象的图片使得学生更好地生活化地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阅读三叶草的故事,人文认识变异现象
1.出示盆栽三叶草。谈话:见过这种草吗?它叫三叶草。
2.阅读三叶草的故事,欣赏一些三叶草的纪念品(PPT显示)。
3.出示五叶草,讲述:又有人发现了五叶草、六叶草,那可真是稀品中的稀品,如果谁能有这种幸运的话可以给它的第五片叶子自己赋予意义。
4.布置任务:课后寻找幸运草,制作幸运草的书签或是其它有意义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里意在结合科学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界的千姿百态也为人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表达自己的美好情感提供了契机。)
拓展:补充一组图片,讨论这些物种出现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出示的图片有的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影起的一种生物变异,有的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图片变异,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并不是无这种可能,诡异的图片让孩子触目惊心,产生一种隐忧,更有一种责任。)
结束语: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遗传和变异都是生命体繁殖的重要规律。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得物种变得越来越丰富。生命如此神奇,每个生命又来之不易,希望同学们能够珍爱生命。可是为什么后代长得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又是什么携带着父母的形态特征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下节课,我们一起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手记】
认知科学+探索科学+人文科学就是本课的教学特色,真正做到了三维目标的结合,既重知识,又重方法,同时又加强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于科学课程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即要有基本的科学知识、必要的科学方法、积极的科学兴趣和理性的科学精神。
课件45张PPT。《生物的变异现象》课件说课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遗传与变异》单元教学目标能对同一种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并做出解释。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同时对由于人类环境问题而造成的一些非正常性的变异产生一种隐忧。教法学法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法调查观察合作从班级着手调查,
深入认识变异现象 从教师及双胞胎入手,
初步认识变异现象 观察动植物的图片,
普遍认识变异现象寻找俗语谚语,
生动认识变异现象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区别认识变异现象阅读三叶草的故事,
人文认识变异现象拓展有一句西方谚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两个比较:
先比较宝宝哪里长得像爸爸
再比较宝宝哪里长得不像爸爸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出示自己与宝宝的照片 出示学校双胞胎的照片 初步了解变异现象从教师及双胞胎入手,初步认识变异现象设计意图PPTPPTPPT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PPT用教师自己家庭及学校里的双胞胎的照片,
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资源,学生有一种
亲切感,同时双胞胎的图片有助于学生更好
地认识到生物的变异现象。 观察动植物的图片,普遍认识变异现象PPTPPT阅读认识变异的两种形式1 举例说出一些可遗传与不可遗传的变异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区别认识变异现象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如黄色豌豆的种子播种后有可能长成绿色豌豆。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过度造成近视。变异PPT从自己班级着手调查,深入认识变异现象 口头描述班级学生的差异
观察图片中性状的差异
小组间成员进行观察比较性状的不同
全班进行汇总分析变异现象
有耳垂无耳垂PPT直发卷发PPT单眼皮双眼皮PPT舌头不能卷舌头能卷PPT“V”型发迹平发迹PPT无酒窝有酒窝PPT右手在上左手在上PPT外形特征差异记录表 第_____小组
PPT寻找变异俗语谚语,生动认识变异现象设计意图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龙生九子PPT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使你的知识
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
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工具。”
生动的谚语、形象的图片使得学生
更好地生活化地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出示盆栽三叶草 阅读三叶草的故事 欣赏幸运草的纪念品 课后寻找幸运草 阅读三叶草的故事,人文认识变异现象 三叶草一般都是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的,大概在10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长出四片叶子。因为珍稀难求,所以四叶草一直是欧洲人心目中幸运的象征,人们相信它的叶子中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样东西:爱、健康、名誉、财富。PPTPPT拓展讨论:这些物种有可能出现吗?PPT这些物种 有可能出现吗?PPT出示的图片有的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影起的一种生物变异,
有的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图片变异,
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并不是无这种可能,
诡异的图片让孩子触目惊心,
产生一种隐忧,更有一种责任。 认知
科学探索
科学人文
科学基本的科学知识 必要的科学方法
积极的科学兴趣 理性的科学精神科学
素养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