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收集材料、交流及动手制作等活动,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动手做一做,让学生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并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大胆的猜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可以预测过去与未来,从而让学生乐于探究化石,并树立保护化石的思想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认知思维有了较大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有了长足发展,语言归纳能力较强。他们对直观具体形象的图片、视频,尤其是对活动的参与都极感兴趣,因此教学中要针对这个特点去设计。
重点难点
知道化石的基本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再利用多媒体重现化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从而展现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
1、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恐龙图片)
师:这是什么?
师:我们知道,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栩栩如生的恐龙图片是科学家们根据恐龙化石还原出来的。科学家们把化石称作“会说话的石头”,那么化石除了能帮助人类还原恐龙的形象之外,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有趣的问题。
2、板书课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恐龙时代是遥远而神秘的,所有与之相关的话题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本节课,由恐龙作为切入点,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一)参观展馆,感知化石
1、谈话,介绍我校化石展馆的来历。
教师介绍资料:我们复州湾骆驼山有个采石厂,爆破出来的石头里常常会有动物某些部分的化石。这引起了李元广校长和王德卫老师的注意,他们多次到采石场采集化石。经过研究,他们觉得这些化石不同寻常,便把其中一块送到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对此事高度重视,他们联合组成考查小组亲临现场进行考查,确认这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化石区,于是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抢救整理出了好多化石,并在我校建立展馆进行展出,让我们大家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这些古人类化石。
在抢救整理化石的过程中,王德卫老师和咱们中的部分同学也参与其中。(出示在骆驼山上采集化石的照片)
都有谁?举手示意一下!
(设计意图:自己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参与了这么重要的科学事件,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他不但能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自豪感,更能调动他们责任心。)
2、参观展馆。
(1)师:想再去展馆看看吗?
(2)课件出示参观展馆要求。
(3)学生参观展馆,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亲眼看,亲手摸,这是最真实的科学体验。)
3、汇报交流
师:现在把我们刚刚看到的、想到的分别说一说吧!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3)小结:同学们交流的内容,大致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板书:化石
形成
(设计意图:根据现象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这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对此有意进行培养,不但让学生能提出问题,还让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跟课题有关的,能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问题。)
(二)合作学习,认识化石
1、师:刚才我们在展馆里看到的大部分是动物化石,有没有别的生物化石?
2、看书27页图:图中都是什么化石?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的标准给他们分类。
3、学生小组活动
4、展台展示教材27页图,交流分类情况
板书:残骸 遗迹
5、指生读化石概念
板书:地层岩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通过图片及文字资料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知识,也是积累一些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了解化石形成
1、师?什么是地层岩石呢?
这些残骸或遗迹是怎么跑到地下岩石中去的呢?这与化石的形成过程有关。
(设计意图:此问题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问题,它的提出不但明确了化石的概念,同时又自然地导出了下一个教学环节,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2、看视频,了解1.2亿年前的一只小鸟形成化石的过程。
(设计意图: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很难用语言描述能表达清楚的,学生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这些内容。而此时多媒体的介入,就会让这一枯燥繁琐的问题立刻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在愉快的过程中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展台展示教材28页化石的形成过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化石的形成过程。
教师随机板书:坚硬组织 矿物化 地壳运动 暴露出来
4、出示从展馆里带来的化石,让学生试着讲一讲它的形成过程。
(1)小组同学一起说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有必要多加练习。)
(四)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1、师:看来化石的形成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现在想不想亲手制作一块化石模型,再来感受一下化石的形成过程?
2、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3、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解决。
(设计意图:动手制作能更好地体验化石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学生很感兴趣,愿意参与,所以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能积极想办法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4、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中。
5、展示介绍化石模型。
(设计意图:展示自己的作品,能让学生从内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他们参与科学的积极性。)
活动3【作业】三、总结
三、总结
1、师:你刚才制作的是真的化石吗?
化石的形成没这么简单,它要深埋地下,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形成。而且已经形成的化石又有多少能被人们发现呢?所以每一块化石都很珍贵,每一块化石都有它自己的故事。现在当我们再次面对我们家乡出土的化石,你想说什么?出示展馆中部分化石照片。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需要学生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消化的,让学生面对这些化石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实际上是想让他们从情感上把化石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帮他们树立保护化石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