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生态平衡 课件+教案(3)

文档属性

名称 4.4生态平衡 课件+教案(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2-26 18:32:35

文档简介

4.4生态平衡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2,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3,知道生态平衡被破坏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4,知道一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的行为。
5,理解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学情分析
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态平衡的危害性,以及开展模拟生态的活动,带领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初级知识,倡导保护环境,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重点:懂得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难点: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生态平衡
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2.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3.举例说明。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
1.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
看37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
设计要求:
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饲养提示:
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
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
(3)预测一下,: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5)学生制作生态瓶。(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
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3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
3.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教师适当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也可借助图片录像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活动3【活动】巩固应用
1.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2.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课件33张PPT。生态平衡第



共同的
家园
六年级科学下册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平衡。
因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在动态的
变化过程中。这种动态的变化表现为生态系统中
的生物个体不断的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物质
和能量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进入到生物群落,又不断
地从生物群落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探究根据教材第47页的指导
做个生态瓶,模拟生态平衡知识卡 小生态瓶中的沙,是用来 固定植物 ,为有益
微生物提供附着场所,还可以提供养料。
在放入瓶中前必须把沙清洗干净。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抗污染自净化能力
抗干扰自恢复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导致生态危机。例如:
欧洲移民刚到澳大利亚时,发现那里青草茵茵,于是大力发展养牛。后来牛粪成灾,造成牧草退化,蝇类滋生,只得引进以粪便为食物的蜣螂,才使牧场恢复原貌。
那么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是什么?讨论是外来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生态平衡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地震、海啸、火山、泥石流、流行病等。 黄土高原过去不仅有茂密的森林,还有茂密的草原。但是,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盲目砍伐森林和滥垦草原,结果植被破坏殆尽,引起水土流失,因而成为一片荒山秃岭。青山绿水穷山恶水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②人为因素:过度采伐、放牧、捕
猎、环境污染等。环境污染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为因素
物种的无节制捕杀和物
种的盲目引进

生物种类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变化 人类对地球的
破坏我们仍然处在沙尘暴的威胁之下,沙尘暴只是一个符号,真正威胁我们的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小资料: 1993年5月5日午后,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强沙尘暴天气,
首先起金昌西北方出现了一堵风沙墙,l0分钟后,市区狂风大
作、沙尘翻滚、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还不时发出沉闷的
雷鸣声,天地间一时显现出极为恐怖的景象。这种状态在金昌
市持续了近3个小时,并向东席卷了甘肃省武威、白银、内蒙
古阿拉善盟及宁夏银川中部等地区,肆虐了方圆500公里的范围,
前后持续5个小时,死伤、失踪人数几百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4
亿元,而且还引起了很多环境问题。 蓝色的梦幻般的月亮泉沙漠包围下的月亮泉月亮泉到如今变成了沙漠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森





坏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野味馆 无论什么野生动物,只要客人想吃我们都有办法搞到 到1991年全球受威胁物种的现状
??? 地球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家庭中, 人口在急剧增长, 许多生物的数量却正在急剧减少, 有的成员正逐渐消亡。保护物种资源已经迫在眉捷。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生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科学家的统计也只能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而当今世界的生物物种正在一天天减少却是确凿无疑的。 地球上每24小时,就有150一200种物种永远告别我们这个星球。一个物种灭绝不仅对那个物种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人类来说这也是一个悲剧,而众多物种的灭绝,最终可能造成人类的大悲剧。 小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 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 启示小结:引起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 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 启示
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材料 1:问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材料2: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3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材料3:对你有什么启发?生态平衡的意义:①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持续稳定的产量,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②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思考: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从小事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结束语: 中国的环境问题严重,再小的污染乘以13亿,就变成了很大的污染;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而我要说的是,再小的力量与智慧,只要乘以13亿,就可以变成无穷的力量与智慧,不怕力量小,只怕不出力。希望我们都可以积极地投身于环保事业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那么美丽与富饶定会再度来到13亿人的身边。 课外作业(收集资料)什么是生态农业、蓝色农业?
(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