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5自我小测:4东方风来满眼春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5自我小测:4东方风来满眼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2-26 19:1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证券(quàn)
血路(xiě)
踱步(duó)
神采奕奕(yì)
B.俯瞰(kàn)
远眺(tiào)
东莞(guǎn)
鳞次栉比(zhì)
C.牌坊(fānɡ)
处理(chǔ)
葱茏(lóng)
侃侃而谈(kān)
D.亲昵(nì)
削弱(xiāo)
面颊(jiá)
纵横交错(hé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鞭策
荟萃
慈详
源远流长
B.题词
颁布
眺望
金壁辉煌
C.倡导
寒暄
富裕
鞍马劳顿
D.必竟
驻足
筹建
鹏程万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在激烈的决赛中,我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__________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
(2)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__________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3)社会治安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____________,他们将会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A.遏止
谋取
关注
B.遏制
谋取
关心
C.遏止
牟取
关心
D.遏制
牟取
关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傍晚的码头,各种各样的船只密密地排列着,真是鳞次栉比。
B.小平同志侃侃而谈。他还谈到中国要保持稳定;干部和党员要把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要注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等重大问题。
C.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D.这伙盗贼真是猖狂,竟然在犯罪现场坐地分赃,结果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全部擒获。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未来的教育不仅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更加重视人自身发展的规律。
B.在谈话中,小平同志强调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他说,会太多,文章太长,不行。
C.今天,我们提出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和作业负担,是对一种学生主体发展的尊重,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发展创造能力。
D.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和对未来的想像与希望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如潮的物化世界里,常常迷失了自己。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原文第二部分“国贸中心大厦……使在场的人深受教育和鼓舞”,完成6—8题。
6.选文中“深圳发展这么快”,“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也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的意思是(

A.深圳的发展与讲话和写文章无关。
B.深圳的快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主观臆造。
C.深圳的快速发展,是深圳人勤于实践的结果。讲空话,喊口号,花大气力闭门造车写文章是不会有今天的成果的。
D.深圳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7.谈到改革开放,邓小平说不能“像小脚女人”,下列与这个生动的比喻说法相冲突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
B.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
D.不能太胆小怕事而不敢迈开前进的步子。
8.邓小平说“在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中,不搞争论”,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春雨无雷
谢子安
雨,终于来了!春天这个季节的雨,一般发生在晚间。开始,只是阴天,天阴得河似的,不留一条缝儿。看不见,但是感觉到云层像新发的草芽一样细嫩。重要的是,没有起风。农人立在自家院里,夜黑之中,一遍遍伸出手去,担心触摸到什么,没有。这样才好,不然的话,积雨云会被吹散。农人自言自语。掌灯吃过晚饭,一家家的灯被熄灭。也许有灯光,照化云气,怕雨不肯下来。一位年迈的农人,哐哐地大声咳嗽,震颤得山应。夜空,显得他的声音有点厚,音儿带了边,诱发村头一阵驴叫。夜空冲洗声音,偶尔产生的一两种刚刚响完,立刻被水似的夜色冲掉。而后,村庄连同大地,一起入静。
心眼精细的女人,没有入睡。她们点燃一盏玻璃灯或是纸糊的灯笼,拎着在各家的院子里走动。收回浆洗晾晒的衣物,遮盖露天存放的坛罐,还有最重要的,向灶间避储一些干柴。空出院子所有的地面,让它与田野一起,等待落雨。
雨在人们睡去的时候降落凡界,她像一位文静的女儿家,不张扬,不显露,悄悄做事情,滋润干渴的土地。在一个地方聚集得多,滴答滴答落下房檐。沁凉沁凉的雨气,连同滴滴答答的雨声,浸透整座农舍,一点一滴,洇湿农人的梦境。农人醒来,不说,不动,卧在枕上,听窗外春天的第一场絮絮的夜雨,惦记野外土地上的春种秋收。另一个房间里,新生不久的婴儿醒了,用嫩嫩弱弱的声音呜呜哇哇地啼哭,与户外的雨声融做一种和谐的天籁;年轻的母亲搂住婴儿喂奶,唱:哦,哦,睡大觉。后来,嚓,点亮灯,嘴里嘶嘶吹,把住婴儿撒尿。一股细细的水声,在盆里刺喇喇地响。灯灭,婴儿受雨的感染,久久不肯入睡,嘴啃自己的小拳头,咕咕噜噜地说话。雨下得响亮起来,刷刷一片。
一只猫,从窗户进屋,隔炕上柜,碰倒了一样东西。年长的女人呀了一声,忽然记起还有一件怕浇的物件,落在院子里。急忙披衣,拉门,扑进雨中,又一阵风似的扑回来,裹着一身潮气生气进屋。年长的男人也躺不住了,下地,就着黑,从墙上摘下闲了很久的蓑衣和一顶蘑菇似的草帽,穿戴好了,摸黑出门。到院子里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看看夜雨,浇浇春雨。没有风丝,雨顺顺溜溜地泼洒。接在掌中嫩啊,舔在舌尖甜啊,那样足足淋了一个时辰:走走,停停,试试,探探,品品,咂咂……很长时间,不肯归去。回屋的时候仍然不用灯,将蓑衣挂在原来的地方,让淋来的雨水顺墙流到地上,吃透了雨水变得很沉的草帽扣在蓑衣上,一股很浓很重的雨水的鲜味、香气,在屋里漫开,呛人鼻,钻人嗓,入人腹。原来他是取一蓑一顶的春雨,放进屋里,像姑娘们采的一束早开的山花,插在柜上瓶中。农人夫妻嘀嘀咕咕,商议天晴播种的事情,南坡种谷,北坡栽薯,房前屋后,种瓜点豆。嘴中种下各种庄稼,不说苗,不贪绿,只要种子扎下白白胖胖的根儿,拱得心田痒痒,都因为这一场催生春天的喜雨呀。
天明,雨依然在落。早起的农人,三三两两去各自的田间,不踩田脸,踩田边的小路。用棍剜开泥土,查看墒情。隔着白亮的雨帘,这块田与那块田,大声呼唤。众人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讲昨天的雨,说昨夜的闪电雷鸣,故意把雷和雨说得鬼兮兮神道道的,把许多关于春天的话,搀进雨水,点入土地。
9.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春雨的,请从文中找出表现春雨降落过程的主要语句,要求尽量简洁。
10.文章表现了农人怎样的感情?文章主要通过哪种描写手法来表现农人的这种感情?请作具体分析。
11.分别鉴赏文中下列语句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任选其中两句。)
(1)看不见,但是感觉到云层像新发的草芽一样细嫩。
(2)走走,停停,试试,探探,品品,咂咂……很长时间,不肯归去。
(3)把许多关于春天的话,搀进雨水,点入土地。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既写雨,又写人,而以后者为主,对两者的描写有机融为一体,使全文诗意盎然。
B.文末写农人“故意把雷和雨说得鬼兮兮神道道的”,传神地写出了对春雨的特殊情感。
C.文章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词语的活用(如“夜空冲洗声音”“洇湿农人的梦境”等),使语言别有情味。
D.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概括本文所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极为妥帖。
E.文中的春雨既是自然界的雨,又是现实社会的雨,它象征了国家的农村政策深得人心。
二、语言运用
13.依据下文统计数字,为这段文字添一个结束句。
最近,记者考察了本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条街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多达178个,占总数的23.8%。在178个书写不规范的招牌中,共有426个不规范的字;这些不规范的字中,繁体字373个,约占总数的87.6%;乱简化的字21个,约占4.9%;异体字25个,约占6%;错别字7个,约占1.6%。由此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血”应读“xuè”;C项,“侃”应读“kǎn”;D项,“削”应读“xuē”。
答案:B
2解析:A项“慈详”中的“详”应为“祥”,B项“金壁辉煌”中的“壁”应为“碧”,D项“必竟”中的“必”应为“毕”。
答案:C
3解析:遏止: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力量”。遏制:控制,如“遏制怒火”“遏制感情”。谋取:设法取得,是中性词。如“谋取利益”。牟取:谋取名利。是贬义词。如“牟取暴利”。关心:把人或事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注:关心重视。“关心”侧重强调爱护,“关注”侧重强调重视。
答案:D
4解析:A项,“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C项,“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D项,“坐地分赃”指(匪首、窝主)不亲自偷窃抢劫而分到赃物。
答案:B
5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应为“重视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尊重人自身发展的规律”。C项错误有二:一是“学业和作业”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不能并列,可将“作业”删去;二是语序不当,要将“一种”移到“尊重”前面。D项“和对未来的想像与希望”与“理想信念”重复,应删去;“文化”和“文明”重复,删去“文化”;“物化”是多余的,也应删去。
答案:B
6解析:A项曲解原意;B项回答笼统,没有抓住讲话的重点;D项太笼统,基本上没有解释。
答案:C
7解析:A、B、D三项都是说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而C项则相反,且语意表达不完整。
答案:C
8解析:本题回答时要结合语境,不能断章取义,“不搞争论”是理解的难点。虽然没有固定答案,但回答要注意其辩证性。
参考答案:确切地说,邓小平这里是想向改革大潮中的人表达这样一个倾向:现今的改革形势是需要大家打破观念,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的,“大胆地闯”,不搞那些纸上谈兵而又耗费时日却于事无补的“姓资”“姓社”诸如此类困扰了我们多年的争论,在实践中考验我们迈向真理的方向。这里的“不搞争论”绝不是不允许在学术上搞争鸣。
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把握。文中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参考答案:“开始,只是阴天”“雨在人们睡去的时候降落凡界”“雨下得响亮起来”“雨顺顺溜溜地泼洒”“天明,雨依然在落”。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人物情感的把握,从文中一些描写性语句中不难把握。
参考答案:文章表现了农人的欣喜欢乐之情,对春雨的极度喜爱。文章主要通过行为描写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感情。作者写他们先是盼雨,雨降临后则兴奋地听雨,甚至到雨中淋雨、品雨,并想像雨后播种的情景,天明后又冒雨察看墒情,欣喜地谈论雨。这些行为都表现了农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艺术手法的鉴赏和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只要能从修辞手法和对词语的品评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参考答案:(1)使用比喻手法,喻体新颖贴切,活用“细嫩”一词,十分传神,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阴云的喜爱,对春雨的渴盼。
(2)连续使用6个动作性叠词,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农人观察品味春雨的情景,表现了雨中农人的极度喜悦之情。(3)巧妙使用动词“搀进”“点入”,既将抽象的“话”形象化,又与春雨的特点十分吻合,生动地写出了农人关于春天和丰收的种种希望。
12解析:D项中的“随风”与文意不符,文中春雨降落时“没有风丝”;E项牵强附会,文中无此意。
答案:DE
13解析:从“含有不规范字的多达178个”“繁体字373个,约占总数的87.6%”两组数字可以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商业用字很不规范,滥用繁体字的现象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