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怪诞(dàn)
韶华(sháo)
吮舐(shì)
卷帙浩繁(zhì)
B.砧石(zhēn)
毗邻(pí)
酣睡(hān)
不足齿数(shù)
C.熨帖(yù)
摈弃(bìnɡ)
虔敬(qián)
怙恶不悛(quān)
D.嫁奁(lián)
忏悔(qiān)
暴虐(nüè)
爱憎分明(zē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踌躇
厮守
懦夫
惹事生非
B.安详
迷惘
延宕
毛骨悚然
C.祈祷
紊乱
轻蔑
如梗在喉
D.傀儡
意旨
殒落
阴谋诡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这篇社论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支持,不是发出几个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
(2)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的身份。
(3)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_______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A.拥护
契合
遏制
B.拥戴
吻合
遏止
C.拥戴
契合
遏制
D.拥护
吻合
遏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除了你的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了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B.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C.园丁康居工程,确定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本末倒置。
5.课文节选的这场戏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哪个矛盾冲突展开的(
)
A.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因无法沟通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B.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冲突。
C.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D.哈姆莱特与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间的矛盾冲突。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原文中的“奏丹麦进行曲……殿下真是淘气,真是淘气。我还是看戏吧”,完成6~9题。
6.文段开头两句话属于什么 有何作用
7.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说的话有何特点 为什么
8.“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整天吃空气,肚子让甜言蜜语塞满了;这可不是你们填鸭子的办法。”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9.概述演员表演的哑剧的内容。简要谈谈写此的目的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死
火
鲁
迅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我俯看脚下,有火焰在。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疑这才从火宅中出,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
哈哈!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走出冰谷的法子。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打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新烧起,我不久就须死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要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选自《野草》)
10.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冰山和冰谷,有什么作用?
11.从全文看,文中的“死火”和“大石车”有什么象征意义?
12.这篇文章以象征手法表现了“我”思想变化的三个历程,请加以概括。
13.下面对这篇散文诗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在文中,“死火”是作者用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发展历程的主要意象之一。
B.本文以“梦”来构思全文,便于驱遣想像,营造神秘的氛围,体现了鲁迅先生一贯的现实主义风格。
C.文中“我”和“死火”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作者对自己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所经历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形象化展现。
D.文末“我”被大石车碾死在车轮底下,说明脱离民众的个人斗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唤醒民众。
E.本文以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二、语言运用
14.以“爱”为话题仿照下面的语段写一段话。
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它可能是一片大海,让你体会到一片壮阔;它可能是一座雕像,让你感悟到肃穆;它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了伟大和纯粹。在心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熏陶影响,潜移默化,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答案
1解析:B项,“数”应读“shǔ”;C项,“摈”应读“bìn”;D项,“忏”应读“chàn”。
答案:A
2解析:A项,“事”应为“是”;C项,“梗”应为“鲠”;D项,“殒”应为“陨”。
答案:B
3解析: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拥戴,拥护推戴某人做领袖。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遏制,制止;遏止,用力阻止。
答案:A
4解析:B项,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此处仅仅将它理解为
“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C项,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
答案:A
5解析:根据课文节选的这场戏的主要内容判定。
答案:C
6解析:只要了解戏剧的构成就可知道这两句话是舞台说明,舞台说明的具体作用因戏剧不同而有差别。在本剧中我们通过它了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和登场人物。
参考答案:舞台说明。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上场人物。
7解析:领会哈姆莱特这时说话的特点,需要了解哈姆莱特的目的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联系上下文内容。
参考答案: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副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并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弃对王子复仇的警惕。
8解析:“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意思是我像一只变色蜥蜴,因此这句话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和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谈话作用相同。
参考答案:比喻。用这种近似不合逻辑的话回答国王的问题,让国王感到哈姆莱特的确疯了。
9解析:哑剧内容可由描写概括出来,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舞台说明的形式介绍剧情的内容。
参考答案:哑剧再现的是国王受害以及王后改嫁的经过。写此目的是为了揭露奸王的阴谋诡计。
10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为“我”和死火的活动提供了环境;运用象征手法,写出了寒冷阴暗的社会现实。
11解析:联系社会现实分析。
参考答案:“死火”象征“我”被黑暗的社会现实冷冻的政治激情。“大石车”象征凶恶的黑暗势力。
12解析:理解象征手法所表达的内容。
参考答案:陷入苦闷——燃起激情——投入战斗。
13解析:既然是以“梦”来构思全文,就应该是浪漫主义的风格,故B项错;D项偏离主题。
答案:BD
14解析:仿写要注意句式和内容。
参考答案:爱并不是虚情假意的谎言,它是实实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细感受,你就会发现爱本就紧挨着你:它可能是清早母亲挤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让你感受到温馨;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把搀扶,让你体会到温暖;它可能是作业本里老师落下的一根白发,让你感悟到关爱;它可能就是一个微笑,让你理解到宽容和赞赏。在生活中,你有了这种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受到触动感染,激励鼓舞,你就会去掉冷漠,解除封闭,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