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骢(zōng)
蹙眉(cù)
弃掷(zhì)
衰柳长堤(dī)www-2-1-cnjy-com
B.笑靥(yàn)
谂知(shěn)
玉醅(pēi)
衰草萋迷(qī)
C.须臾(yú)
憔悴(qiáo)
霎时(shà)
淡烟暮霭(ǎi)
D.栖迟(xī)
泠泠(líng)
揾做(wèn)
谨赓一绝(gēng)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
(2)却告了相思回避(
)
(3)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
(4)推整素罗衣(
)
(5)一递一声长吁气(
)
(6)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
)
(7)谨赓一绝(
)
(8)顺时自保揣身体(
)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古时进食用的矮脚木盘)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聚相守)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趁程途节饮食(赶)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
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D.一递一声长吁气(交替)
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
4.下列对有关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案齐眉”用的是孟光的典故。传说,东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举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21cnjy.com
B.“望夫石”,是一个古代神话,传说有一个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后来竟变成了石头。后人用望夫石来比喻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21·cn·jy·com
C.“红泪”一典出自王嘉《拾遗记》,传说薛灵芸选入宫时与父母相别,以玉壶承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之泪为“红泪”。www.21-cn-jy.com
D.“伯劳东去燕西飞”,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人常用“劳燕分飞”比喻兄弟姐妹离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名句名段及文学常识填空。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实甫,中国_________________作家,名_________________,大都人。他是位不得志的落破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2·1·c·n·j·y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全文,完成6—8题。
6.下列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21·世纪
教育网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2-1-c-n-j-y
7.下列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时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8.“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21
cnjy
com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出处:21教育名师】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选段)
白
朴
(正末上,云)寡人自幸蜀还京,太子破了逆贼,即了帝位。寡人退居西宫养老,每日只是思量妃子。教画工画了一轴真容供养着,每日相对,越增烦恼也呵!(做哭科,唱)21教育网
【正宫】【端正好】自从幸西川还京兆,甚的是月夜花朝!这半年来白发添多少,怎打叠愁容貌!
【幺篇】瘦岩岩不避群臣笑,玉仪儿将画轴高挑。荔枝花果香檀卓,目觑了伤怀抱。
(做看真容科,唱)
【滚绣球】险些把我气冲倒,身漫靠,把太真妃放声高叫。叫不应,雨泪嚎啕。这待诏手段高,画的来没半星儿差错。虽然是快染能描,画不出沉香亭畔回鸾舞,花萼楼前上马娇,一段儿妖娆。
【倘秀才】妃子呵,常记得仲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带云)寡人越看越添伤感,怎生是好!(唱)【版权所有:21教育】
【呆骨朵】寡人有心待盖一座杨妃庙,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则俺这孤辰限难熬,更打着离恨天最高。在生时同衾枕,不能够死后也同棺椁。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
【倘秀才】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带云)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炒炒。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
【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翩,豆花雨绿叶潇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二煞】咻咻似喷泉瑞兽临双沼,刷刷似食叶春蚕散满箔。乱洒琼阶,水传宫漏,飞上雕檐,洒滴新槽。直下的更残漏断,枕冷衾寒,烛灭香消。可知道夏天不觉,把高风麦来漂。21
cnjy
com
【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前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觑了伤怀抱
觑:看见。
B.凄凄院宇侵帘幕
侵:透过。
C.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
谢:感谢。
D.身漫靠,把太真妃放声高叫
漫:休要。
10.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宋元口语词。
(1)怎生是好(
)
(2)争奈无权柄谢位辞朝(
)
(3)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
)
(4)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
)
(5)今日凄凉厮辏着(
)
(6)斟量来这一宵(
)
11.【滚绣球】一段曲词“这待诏手段高,画的来没半星儿差错。虽然是快染能描,画不出沉香亭畔回鸾舞,花萼楼前上马娇,一段儿妖娆”。有人说看似矛盾,实则写出了唐明皇此刻的复杂心情。请简要说出其中的矛盾和唐明皇的复杂心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在【黄钟煞】一段曲词中,作者借唐明皇之口极力渲染了雨势,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二、语言运用
13.仿照下面第一节诗的形式,在下面的两节诗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诗句。
感
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骢”应读“cōng”;B项,“靥”应读“yè”;D项,“栖”应读“qī”。
答案:C
2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词语的掌握。这些词语不同于现代汉语,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汉语,其中有一些是宋元口语。需要注意识记。
参考答案:(1)央求
(2)恰好
(3)须,该
(4)推托,这里引申为假装
(5)交替,更迭
(6)深切
(7)续作
(8)估量
3解析:C项,“合着”意思是“也算是”。
答案:C
4解析:D项,“劳燕分飞”不是比喻兄弟姐妹离散,而是比喻夫妻离散。
答案:D
5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和对名句名段的背诵,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答案:(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泪添九曲黄河溢
恨压三峰华岳低
(3)元代杂剧
德信
《西厢记》
《丽春堂》
6解析:C项,“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晓来”两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答案:C
7解析:C项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答案:C
8解析:D项的语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答案:D
9解析:C项,谢:辞谢,引申为“离开”。
答案:C
10解析:此题考查对宋元口语的理解。可以结合上下文文意推断出来。
参考答案:(1)怎么才
(2)可惜
(3)料想
(4)不该(5)围绕
(6)思量
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人物的心理的把握,属于对文意的理解,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乎情理的分析即可。【来源:21cnj
y.co
m】
参考答案:先说待诏手段高,画得没有半星儿差错;再说画不出贵妃的“一段儿妖娆”。这些语句看似矛盾。这种矛盾准确体现了唐明皇对贵妃的思念以及内心无法排遣的惆怅。
12解析:在这里“雨”是景,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把握这种关系,结合此时唐明皇的心情,就可以知道这样写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唐明皇的伤悲。
参考答案:雨给人造成了缠绵悱恻、忧愁伤感的意境,准确地体现了主人公的心情。并与泪水交相横流,雨就是泪,泪就像雨。互不“相饶”,撕心裂肺,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峰。
13解析:这是一道仿写题,首先要解读第一节诗的形式特点:转折、对比。还要注意内容,“春风”“春天”这两个词语之间是包容关系,因此仿写时要选择同一范畴的两个概念,如“红叶”“枫林”“浪花”“海洋”。
参考答案:撷起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我了整个海洋